跳转到内容

李成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成虎(1811年—1855年),号镇岗,直隶安平县人。清朝将领。武进士出身。

李成虎少即勇力过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甲辰科二甲第七名武进士。授官三等侍卫。咸丰元年(1851年),出署泗州都司,擢署宿州营游击。南河堤决口,成虎奉命抗洪有功,补授庐州营都司,赏戴蓝翎。不久,迁宿州营游击。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陷南京,淮河一带捻军大盛,安徽形势危急。巡抚周天爵檄李成虎防守临淮关,敌将张凤山在关下围攻,李成虎怒马驰入敌阵,斩杀三人,从此以英勇闻名诸军。此后率军收复重镇俞家湾,李家军之名,威震远近,李成虎获赏换花翎,升甘肃花马池参将,加副将衔。当时,给事中袁甲三淮上之军,李成虎与臧纡青并称名将。俞家湾克复之后,李成虎进军和州官渡,夺卡数十座,唯有芝蔴港、老曹庙坚守不下。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十五日,李成虎与诸路友军约定应援,亲自率领大队进军,三战三捷,抵达霸王庙,遇伏,所约援军却无一前来,李成虎身受数创,阵亡,年四十五岁。朝廷按例赐祭葬,谥忠勇,入祀昭忠祠。《大清畿辅先哲传》有传。[1]

注释[编辑]

  1. ^ 《大清畿辅先哲传第九·名将传二》页三二〇~三二一:李成虎,号镇岗,安平人。少勇力过人,能挽三百钧。道光二十四年武进士。咸丰元年,由侍卫出署泗州都司,擢署宿州营游击。会南河堤决,檄成虎防护,有功,补授庐州营都司,赏戴蓝翎,寻迁宿州营游击。粤匪陷江南,淮上被捻扰,土匪应之。周天爵檄成虎防临淮关,悍贼张凤山扰关下,战辄执旗挥众,无反顾。成虎怒马驰入,斩三人,贼大披靡,自是以勇名诸军。俞家湾者,江南北重镇也。贼久踞,攻之莫能下。成虎行抵贼巢六七里,天阴,夜昏黑,下令筑垒,列枪炮垒上,以盾覆灯,蛇伏其下。夜三鼓,贼果出,噪而前,枪弹戛墙过,兵伏不稍动。俄贼摩垒而呼,垒中鼓角起,撤盾悬灯,万枪齐发,贼大惊溃。是役破贼万众,而成虎兵仅千人。于是,益逼贼巢为营,增筑炮台,昼夜攻之,死伤相枕藉,卒拔其巢。李家军之名,震于远近。捷闻,赏换花翎,升甘肃花马池参将,加副将衔。当是时,给事中袁甲三淮上之军,李成虎、臧纡青并为名将。俞家湾既克,进兵和州之官渡。官渡,古乌江地,贼之自安庆而东也,官渡适当其隘,沿江上下,贼多设卡防我军。成虎毁卡数十座,独芝蔴港、老曹庙坚守不下。成虎分兵三,左右挟火弹伏卡下,而亲率中路诱贼战。战方酣,卡中烟焰起、风烈,火大作。贼窜伏芝蔴港,港池滨江,多稻田,沟洫纵横,人马不易进。五年四月十五日,成虎约诸路应援,躬督大队,五更蓐食疾驱,遇贼三战三捷,抵霸王庙。葭苇中伏贼起,成虎受数创,所约援军无一至者,遂殒焉,年四十五。赐祭葬如例,谥忠勇,入祀昭忠祠。
    成虎为人笃勤,防河时阴雨兼旬,方兴钜工,设十三厂贮物料。成虎每夜手一灯,从二三健卒,周行巡视,时有“风雨十三厂,厂厂见将军”之谣。成虎在宿州,贼每迂道避之,曰毋犯此铁臂将军。行军驭下有方,秋毫无犯,然遇之甚厚。乌江之役,濒行赐军士酒曰:俟得贼酋,再与诸君痛饮耳。既战没,和、滁、全椒等郡县,万余人寻其元,得之,建祠全椒城西南隅。子昌吉,武举人,袭云骑尉世职。其时,同属武强死难者,惟于昌麟为最烈。

参考文献[编辑]

  • 《大清畿辅先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