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时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时荐(1598年—1666年),字仲升,号贤甫直隶钜鹿(今河北省巨鹿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编辑]

顺治三年,登进士,授山东聊城县知县。顺治十五年,升任兵部主事、兵部郎中。顺治十八年,担任山东乡试副主考,后处理盐务。升任鸿胪寺卿、宗人府丞,官至左副都御史。后升任兵部右侍郎[1]。康熙五年去世。

参考文献[编辑]

  1. ^ 《熙朝新语》:是科会试,首题: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次题: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三题:王道之始也。会元即李奭棠,三艺浑穆,蔚然开国气象。二甲七十七人,三甲二百九十三人。国初诸大老皆出此科。大学士四人:傅以渐、李霨、魏裔介、冯溥。尚书八人:沙澄、高景、傅维鳞、冀如锡、朱之弼、艾元征、魏象枢、刘楗。督抚三人:袁懋功、朱之锡、林起龙。左都御史一人:刘鸿儒。侍郎十五人:李奭棠、石厥、张尔素、陈协、王天眷、胡兆龙、梁清宽、梁清远、田六善、杨时荐、于嗣登、朱裴、李棠馥、杨运昌、王度。左副都御史一人:董笃行。右副都御史一人:张汧。通政使二人:晋淑轼、刘士兰。大理卿一人:王景祚。内院学士一人:夏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