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病中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病中吟原名《安适》[1]。 ,刘天华第1首二胡作品,可说是中国第1首近代二胡独奏曲。刘氏在失业及父亲去世的双重打击下写成,此曲暗示作者欲摆脱过去的困境,努力奋斗挣扎的意味,并表达作者苦闷心情,并非指作者生重病,病中呻吟之意。

这是1首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基础上,采用西方带再现的3部曲式结构原则创作的乐曲。

结构[编辑]

本曲可分3个段落和尾声:

  1. 第1段(第1-32小节;慢板):由连绵不断的长乐句组成,其中6度、7度及8度的大跳,表现了不安的情绪。
  2. 第2段(第33-48小节;较前段略快):较多分割和停顿,一连串短乐句过后,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把乐曲推至高潮。
  3. 第3段(第49-56小节;慢板):将第1段的主题再现并稍加变化。
  4. 尾声(第57-64小节;快板):情绪再次激烈,旋律推至最高音时突然出现12度的下行滑音。
  1. ^ 沈亚明《刘天华的“病中吟”还有一个名字》,《乐器》2022年第6期;第78-80页.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