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耿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耿𣲗(736年—787年),字洪源河东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生平[编辑]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出生。[1]宝应二年(763年)进士,授任左卫率府仓曹参军,广德二年(764年)前后,因第五琦推荐为周至县尉,与古之奇友好,[2]作诗“不深琢削”。大历八年(773年),奉使江南检括图书。[3]此行在浙江还曾与严维秦系等诗人唱酬。 [4]约大历十一年(776年)归朝。[5]王缙荐擢左拾遗[6]任大理司法。大历十二年(777年)坐元载王缙事贬为许州司仓参军;量移郑州司仓参军。建中三年(782年),在河中府任兵曹参军;后又转京兆府功曹参军,贞元三年(787年)十一月,卒于任上,享年五十有二。工于诗,作品多反映出安史之乱后,长年战乱的荒凉情景,如:“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尽管在朝为官,耿氏也一再提到贫病交迫,如“贫病催年齿,风尘掩姓名”,“贫病休何日,艰难过此身。”作品于后世影响深远。[7]有诗集二卷。

注释[编辑]

  1. ^ 闻一多在《唐诗大系》中,选耿𣲗诗歌八首,将其生年定为734年,但没有给出任何依据。新出土的《耿𣲗墓志》可以补充耿𣲗的生卒年、家世和历官。
  2. ^ 唐才子传》卷四:“耿𣲗,河东人也。……与古之奇为莫逆交。”
  3. ^ 李端有《送耿拾遗漳使江南括图书》,卢纶亦有《送耿拾遗漳充括图书使往江淮》。
  4. ^ 严维有《酬耿拾遗题赠》云:“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儒。明日公西去,烟霞复作徒。”(《 全唐诗》卷二六三)
  5. ^ 梁肃《送耿拾遗归朝廷序》(《 文苑英华》卷七二五)
  6. ^ 《极玄集》载:“宝应二年进士,官至左拾遗。”《郡斋读书志》谓“宝应元年进士,为左拾遗。”《新唐书·艺文志》说为右拾遗。
  7. ^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云:“唐拾遗耿𣲗《下邽喜叔孙主簿郑少府见过》诗云:‘不是仇梅至,何人问百忧。’苏子由作绩溪令时,有《赠同官》诗云:‘归报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穟欲蚕眠。’盖用𣲗语也。”

参考书目[编辑]

  • 新唐书·艺文志》
  •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耿𣲗考》
  • 胡可先:《新出土“大历十才子”耿𣲗墓志及其学术价值》,载《文学遗产》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