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茅并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茅并基(?—1453年),惟扬以字行浙江宁波府慈溪[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茅惟扬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举人,次年(1415年)联捷进士[2],获授行在广西道监察御史,改任四川道监察御史,都察院的奏疏及谳狱的不确定处都由他裁择,宣德六年(1431年)陞四川按察司佥事[3]正统七年(1442年)转为山西按察司副使[4],十四年(1449年)回任四川按察司佥事[5]

之后茅惟扬历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四川按察使景泰四年(1453年)被兵部右侍郎李贤弹劾年老而致仕[6],回乡时行李没有羡金,县人钱源写诗赞美他:“四十二年簪獬豸,曾无寸地起楼台。”同年去世[7],儿子茅蓁是景泰元年举人,孙子茅光著则是弘治三年进士[1]

引用[编辑]

  1. ^ 1.0 1.1 光绪《慈谿县志·卷二十六·列传三》:茅维扬,字维扬 雍正志名并基,以字行 ,资性峭深有智计,永乐十三年进士,初拜行在广西道监察御史 雍正府志杨士奇当国,其姻属有犯法者,维扬按如律 ,寻改四川道 雍正志维扬按士奇姻属罪,上知之亟称曰:“此御史可用,改四川道。” ,台中奏疏及诸道谳狱当否皆出其裁择,擢四川佥事,转河南副使、四川按察使,所至有廉名,归田之日囊无羡金,邑人钱源以诗美之,有曰:“四十二年簪獬豸,曾无寸地起楼台。” 嘉靖府志 子蓁,景泰元年举人,福建布政使理问,孙光著,宏治三年进士……雍正志
  2. ^ 光绪《慈谿县志·卷二十·选举中》:举人……永乐十二年甲午科……茅并基 乙未进士。按成化志本作茅惟扬,嘉靖通志、府学提名碑同,碑惟作维;天启志本传茅维扬名并基,以字行,据碑录正作茅并基,是署榜仍以名也,今依嘉靖志改;又按《浙江通志》茅并基作慈谿人,末又别出茅惟扬作鄞人殊误。……进士……永乐十三年乙未科陈循榜……茅并基 廉使。按成化志本作惟扬,与举人表同,今并依碑录改,有传
  3.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八十四》:(宣德六年十月)庚申陞……四川道监察御史茅惟扬为四川按察司佥事……
  4.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九十四》:(正统七年七月)辛酉陞……茅惟扬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5.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七》:(正统十四年四月)己未陞……茅惟扬为四川按察使佥事……
  6.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三·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一》:(景泰四年九月庚辰)命四川按察使茅惟扬致仕,以兵部右侍郎李贤考察其昏耄也。
  7.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六·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四》:是岁(景泰四年)致仕云南左布政使应履平、山西左布政使使王瑛、四川按察使茅惟扬卒……惟扬浙江慈谿县人,由进士历监察御史,四川按察佥事、河南副使、四川按察使致仕,为人廉慎寡欲,但乏风纪之才。

参考文献[编辑]

  • 光绪《慈谿县志》·卷二十·选举中
  • 光绪《慈谿县志》·卷二十六·列传三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八十四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九十四、卷一百七十七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三·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一、卷二百三十六·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四
官衔
前任:
陈泰
明朝四川按察使
1450年-1453年
继任:
张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