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释怀空(705年—787年)[1],俗姓,河阳人(今中国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2],为唐朝安陆定安山沙门,为唐代禅门北宗神秀大师的弟子,禅宗高僧[3]

生平[编辑]

怀空法师生于富贵人家,幼年严肃庄重,稍长辞别双亲,依大都山广福院大明禅师出家禅师知其器度不凡,教诵群经。怀空法师学成之后,便前往京都洛阳,参礼神秀大师请示决疑。之后行至安陆定安山时,忽遇一老叟,老叟劝怀空法师如能住持此川,则我等可霑大利。于是怀空法师便结茅蓬安住在定安山中,老叟即当地土地神所化[3]

之后有村民因驱逐老虎而入山,见到怀空法师心生欢喜的说:“这山中多猛虎,使村落不得安宁,愿请和尚修持息灾之法。”怀空法师说:“猛虎也是众生,如若屠害它,因果必报,由此碾转因果相互偿报,岂有终止的一天!”老僧会为各位设法祈祷消灾、免于虎患。村人便问:“我等无知,请和尚指示设坛之法。”怀空说:“你等先回去虔心陈设法会道场,我前来修法。”修法当日傍晚,有一猛虎来到草庵门前闭目静伏于地。禅师便呵斥它:“一报未灭,更增宿殃,噬人伦也,天不见诛,死当堕狱,吾悯汝哉!”虎被训责后,便回头离开。隔日法会结束法师上山,见到老虎与虎子一共七只来到法师庵前,法师将法会剩下的斋食喂给老虎,众虎将斋食吃毕后,法师领众虎忏悔,七虎相续死亡,百姓知道此事后非常欢喜,便说:“从师居此俗无疵疠。”稻谷收成时便来供养怀空法师,以为致谢[3]

当时的州牧大夫张辽,派遗府吏慕容兴前往恭请怀空法师入州,但法师谢病不起,于是府吏便领着工匠为法师兴建一座禅寺。工程完毕时,怀空禅师便圆寂而终,世寿八十三岁,时为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阇维 [注 1] [4]后收取舍利入塔供奉[3]

法嗣[编辑]

师长[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宋代 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十九[5]

注释[编辑]

  1. ^ 阇维也作耶维、荼毘,译为焚烧,也就是火化的意思,印度佛教僧人死亡多行火化。

参考来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