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布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隆布敦长老

隆布敦长老(英语:Phra Ajaan Dune Atulo,1888年—1983年),又译阿姜敦-阿图罗、阿姜顿、隆普敦、隆波敦,是尊者阿姜曼最早期的弟子之一,泰国林居传统传承,继尊者阿姜曼之后为近代泰国公认的阿罗汉,与尊者阿姜查,为阿姜曼尊者成就最大的两个弟子。

生平[编辑]

隆布敦于1888年10月4日出生在泰国素辇府乡村。在兄弟姐妹5人(二男三女)中排行老大,他从小就养家谋生,早年曾经当过府城剧院演员。22岁时就想出家,但家里不想失去这份劳力和收入来源,在其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有条件的答应,如果他出家,必须像他的祖父一样做到住持。1910年,隆布敦于素林省詹蓬素塔瓦寺出家,经过6年的修行,尊者对城市比丘的无知失望透顶,决定去自行去寻找真理,这时他便前往乌汶府一所研经寺院修学数年,在乌汶府结交了阿姜辛-堪提迦摩,于是在法宗派重新受戒。不久两人遇见了阿姜曼。当时阿姜曼多年游方之后刚回泰东北,在附近一所寺院里度雨安居。两人前去听他说法,深受其教导与举止的影响,于是放下经典研习,成了阿姜曼最早的两位弟子,隆布敦曾在其老师阿姜曼指导下在泰国与高棉的山林间行头陀19年。后来因为当时隆布敦长老已极其有名,很多人去拜见他,请教他,但他雨安居留住的偏僻寺院往往交通不便。隆布敦长老接到僧团上座的指示,领导素辇府一座研经与禅修并重的寺院,于1934年接受了这个座落于市中心的布拉帕寺住持职务。并那里直到1983年圆寂。[1][2]

著作[编辑]

隆布敦长老的开示少之又少,这是因为他从来不作正式的讲演和长篇谈话。他只传授禅定、训诫弟子、解答疑问、或者与其他长老谈论佛法。他的话简短、谨慎、中肯。 尽管隆布敦长老平时不愿说,尽可能少说,他的表达方式敏捷、锐利、从不失准头。他的言辞简短,富有内涵,每句话讯息完整。好似他对听者施了催眠术,迫得他们用自己最深的明辨久久思索他的微言。和佛陀一样,尊者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尊者唯一流传下来的开示被整理成册,书名《法语微言》。 本书诸段落所包含的教导,有的平凡、有的幽默、有的寓涵至高的清净真谛。[3]

参考资料[编辑]

  1. ^ 卡玛拉·堤雅瓦妮特《森林回忆录 : 二十世纪泰国云游僧传奇》
  2. ^ 隆波敦尊者. 台湾四念处学会. [202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1). 
  3. ^ 法語微言(繁體版) 作者|隆普敦 泰譯英|坦尼沙羅尊者 英譯中|良稹. 云书坊 - 静虑林. [202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