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V系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汽车内的42V系统是1990年代末期提出的电压标准,在车内增加42伏特的电压,目的是让车内可以有更多的电子驱动装置,也减轻车内的线束英语wiring harness。当时有提出将电动机用在动力转向或是其他设备,减少安装需要的体积,也避免传动皮带或是大电流导线的重量。传统的车内辅助电压是12伏特,42V系统电压超过原来的三倍。较高的电压一方式可以在配线及设备上有较大的功率输出,而且小于50伏特,在避免电击危害指引的最大电压以内。欧洲车厂戴姆勒为此标准命名为42V。

虽然许多多的车厂预测会切换到36V(锂离子电池)/42V(充电用电压)的电压系统,不过此一转换后来没有发生,此计划也已经取消[1]。高效率马达的出现、新的配线技术及数位控制、而且着重使用高压启动器/发电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取代了切换车辆辅助电压的需求[1]。以往认为需要较高电压的应用(例如动力转向),已可以用12V的电压实现其应用。[1]。因为车辆中使用的白炽灯在12V系统下运作良好,要切换到42V系统反而比较难,42V系统只用在少数的车辆应用中[1][2]

中度混合动力汽车中有配合 48伏特的电压系统,用电子的方式辅助推进,并且在刹车时可以回生能量,有助于省油[3]

历史[编辑]

美国–先进汽车电气和电子系统联盟[编辑]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提高汽车电压的议题[4]

1994年时在戴姆勒公司的提议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的电磁及电子系统实验室(MIT/LEES)发起了第一届的汽车配电系统先进体系结构研讨会(Workshop on Advanced Architectures for Automotiv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s),目的是定义未来汽车电力系统的架构。一开始的参与者有车辆配件的供应商,以及戴姆勒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车厂。

1995年9月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利用工具MAESTrO比较了几种电子系统的架构,同年12月时,研究的结论是定义未来汽车电压的标准大约会是40 V

在1996年初,成立了先进汽车电气和电子系统联盟(Consortium on Advanced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Systems),随后的研讨会中,确定未来的汽车电压标准是42V。

IEEE Spectrum在1996年8月时[5]有一篇论文《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circa 2005》。

1996年10月在,MIT的John G. Kassakian博士在底特律的IEEE汽车电子技术研讨会(IEEE Workshop on Automotive Power- Electronics)中,发表了“车用电子系统的未来”(The Futur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的演讲。

戴姆勒公司在1997年3月24日,在MIT发表了“42V/12V双电压车辆电子动力系统的规格草案”(Draft Specification of a Dual Voltage Vehicl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42V/14V)。

欧洲[编辑]

戴姆勒在1994年时,也有在欧洲提出相同的计划,之前SICAN GmbH在汉诺威针对德国的车厂举办了第一次的Forum Bordnetz(车辆电子系统论坛)。也是邀请汽车零件供应商在很早期就加入,和所有欧洲的车厂一同参与。

1996年2月15日订定了介绍性论文Bordnetzarchitektur im Jahr 2005(2005年的汽车电子系统架构),BMW在1996年6月4日提出了Tabelle heutiger und zukünftiger Verbraucher im Kfz(电动车辆目前及未来的负载列表)以及42V/14V-Bordnetz(42V/14V PowerNet)。

同年的9月13日在巴登-巴登举办了第七届的国际汽车电子技术会议,MIT的Richard D. Tabors博士提出的论文Neue Bordnetz- Architektur und Konsequenzen(新的汽车电子系统架构及影响),引起了许多的关注。

1997年3月6日BMW在汉诺威发表了Spezifikationsentwurf für das Zwei-Spannungsbordnetz 42V/14V(双电压汽车车子动力系统 42V/14V规范草案)。

SICAN GmbH的所作的,对BMW戴姆勒的合作有正面的影响,由他们联合定义欧洲的2005年负载列表,以及联合提出双电压汽车车子动力系统 42V/14V规范草案即可看出。

2011年时,不少德国车厂同意在电子车的电压系统中增加48V的电源系统,辅助现有的12V系统,并且引入Combo plug(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的通用电子接头)[6]。2018年时,许多量产的车辆已使用48V系统,例如保时捷宾利的SUV,而沃尔沃集团奥迪计划在2019年的车辆导入48V的标准[7]

电压的选择[编辑]

6-cell的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输出的电压约是12.6 V,对应的汽车交流发电机在充电时可以输出13.5 V至14.5 V的电压[1]。42V的电压大约近似新标准充电系统的输出[2]。标称电压12 V的车用电池在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约13.8 V,因此用14 V来近似。文献中42 volt的电力系统常常是指用6 cell铅酸蓄电池,标称电压14V作为能量来源的系统。依运作条件不同,现今车辆电力系统的电压可能介于6.5 V 至 16 V之间,中间也可能会出现电压涟波。

在许多的准备工作后(所得结果在《2005年的汽车电子系统架构》中),在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会议中,透过MAESTrO工具,将各车厂的汽车电力系统在以下几个规格之间选择(12 V12 V/24 V DC12 V/48 V DC12 V/60 V AC)。研究的结论是选择可行范围内,最大的直流电压。

直流电压的限制因素是60 V电击保护的限制,就算在极端条件下产生了电压晃动,其电压也不能超过此数值。此限制条件让车用系统的电压不能是48 V,因为在低温下充电时,车池电压可能会超过60 V。而价格、重量以及电池体积也会影响电池数量,因此需将电池数量维持在最小值。

42 V/14 V 的powerNet的新电池技术,无法在车用市场上降到一般人可以负担的价格。铅酸蓄电池价格很低,其充电放电特性符合规格。因此,铅酸蓄电池若要针对能量以及使用寿命优化,会将其电压降低,若要针对的功率优化,需要将其电压提高。

另外一个新架构的重要准则,是要允许渐进的进行调整,以此例来说,是要渐渐的有需要较高电压负载的需求。

42 V/14 V系统中,14 V的电源不会用在大功率的负载上,使用范围的限制也会比较多。 在汽车领域中,电力电子越来越重要,是未来汽车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选择最适合的电压准位时,此一准则特别的重要。

在主要半导体供应商的密集讨论后,认为大约40 V的电压是比较合适的。在《Intelligente Leistungshalbleiter für zukünftige Kfz-Bordnetze》(针对未来车辆电力系统的智能功率半导体)论文中有列出许多的论点[8][9],此论文是由以前的西门子半导体(现在的英飞凌科技)在1997年6月在慕尼黑的第十七届Elektronik im Kraftfahrzeug会议中所提出的。

其他有关较高电压的论点包括可以减少线材重量,提升稳定性,也减少电压降。电压变为原来的三倍,电流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导线截面积也可以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而相对的电压降也可以降到三分之一。因此42 V变成车用电源的第二种选择。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Mike Allen.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42-Volt Car?. Popular Mechanics. October 1, 2009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2.0 2.1 Holt, D. (编). The Forty-two volt electrical system.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2003. ISBN 0-7680-1297-X. 
  3. ^ Tracy, David.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Upcoming 48-Volt Electrical Revolution In Cars. Jalopnik. January 13, 201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4. ^ Randy Rundle. The Coming 42-Volt Electrical System (PDF). Electrical Rebuilder’s Exchange. March 2002 [2010-05-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15). 
  5. ^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Circa 2005. [201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6). 
  6. ^ Hammerschmidt, Christoph. German carmakers agree on 48V on-board supply, charging plug. eeNews Automotive. June 16, 2011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7. ^ Mayersohn, Norman. To Power the Future, Carmakers Flip on 48-Volt Systems.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8, 2018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8. ^ Intelligente Leistungshalbleiter für zukünftige Kfz-Bordnetze (PDF).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8-27). 
  9. ^ Intelligent Power Semiconductors for Future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PDF). [2011-12-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8-13). 
  • Alfons Graf: The New Automotive 42V PowerNet. expert-Verlag, Renningen-Malmsheim 2001, ISBN 3-8169-1992-8.
  • Daniel J. Holt: The 42-volt Electrical System.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2003, ISBN 9780768012972.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