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凯达格兰大道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公路专题 (获评初级极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公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公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极低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低重要度

凯达格兰大道上的建筑[编辑]

北一女中并不在凯达格兰大道上。

正确来说应该是在总统府与东门之间。

北一女与总统府前的南北向道路为“重庆南路”,总统府前东西向道路才是凯达格兰大道。凯达格兰大道一号就是台北宾馆,二号是外交部。此外好像没有别的建筑了。总统府的地址是在重庆南路一段122号。

怪不得我在书店街可以看到总统府了... 原来总统府也在重庆南路... 下次我一定紧记,到北一女门外看美眉。 :-p --石添小草 17:15 2004年5月11日 (UTC)
美眉就给你写了!还有,北一女的美眉大多并不好看,但也有国色天香的,你得慢慢等。--richy

二二八纪念馆的门牌是凯达格兰大道三号

民众必须低头而过[编辑]

早期中华民国总统府前曾经有严肃的气氛时,民众曾经必须低头而过。

哈,是法例规定还是什么? --Lorenzarius 11:55 2006年3月10日 (UTC)

不是法律规定。以往升降旗时行经当地的人车都要停下来呢,不知现在还有无这种规定?不过升降旗时都会有一堆观光客在看就是了。--Ellery 15:20 2006年7月1日 (UTC)

已经改名为反贪腐民主大道[编辑]

“凯达格兰大道”已经于5月22日由台北市政府表决改名为反贪腐民主大道了,为何要封锁改名呢?—agostinho 2007年5月22日 (二) 11:46 (UTC)[回复]

台北市政府没有易名,只是“加注”,参见http://w105.news.tpc.yahoo.com/article/url/d/a/070521/2/eo52.html 。—Iflwlou [ M {  2007年5月22日 (二) 12:01 (UTC)[回复]

加注并不代表它有两个名字吧?—Jerrypp772000 2007年5月23日 (三) 01:29 (UTC)[回复]
台北市政府说是易名,而非“加注”,另外路牌也改了。—AG0ST1NH0 家彦新闻 (留言) 2007年12月8日 (六) 11:23 (UTC)[回复]

介寿路[编辑]

“介寿”本意便是“祝寿”,早已用了两千年,虽不知此路之命名是否有向蒋公祝寿之意,但直接把它当成“向介石祝寿”削头去中而得出“纪念前总统蒋介石的寿辰而命名”的结论是否有点奇怪?—风凌正 2007年6月26日 (二) 13:18 (UTC)[回复]

介寿路”不适当重定向[编辑]

除了以前台北的介寿路(即今凯达格兰大道)外,台湾其他地方(如:三峡、左营、桃园、大溪……),也有介寿路。惟现今,“介寿路”被重定向到此条目。不知应否修正?--约从 - (讨论页2008年2月18日 (一) 03:15 (UTC)[回复]


关于大型集会跟请愿定义[编辑]

我想补充一些在凯道上举办但不是那么为人所知的活动,但是有些比较不确定参与人数多寡的,放在大型集会好像也怪怪的,有没有更适合的分类? Alane留言2013年9月5日 (四) 01:1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