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siloMubizu/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宰-噶哈巫语
Pazeh-Kaxabu
区域台湾 苗栗县三义乡台中市丰原区神冈区新社区后里区南投县埔里镇
族群巴宰族噶哈巫族
语系
南岛语系
文字教会罗马字、巴宰语书写系统、噶哈巫语书写系统(拉丁字母
语言代码
ISO 639-3pzh
濒危程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濒危语言[1]
极度危险UNESCO

巴宰-噶哈巫语(巴宰语:Pazih a kakawas、Pazih a rahan,噶哈巫语:Kaxabu a ahan)是平埔族群原住民巴宰族噶哈巫族使用的台湾南岛语言。巴宰-噶哈巫语有两个主要方言—巴宰语以及噶哈巫语

地理分布与使用情况[编辑]

早期文献与研究[编辑]

18世纪岸里社有许多以汉文写成的政务文书岸里大社文书,这些古文书除了记录了土地产权与开发历史,其中亦有许多契约文件,收录到部分以汉字音译书写的传统人名与地名。

19世纪中后开始有外族学者纪录到巴宰-噶哈巫语的语料,如1873年美国博物学家史蒂瑞(英语:Joseph Beal Steere)[2]、1897年日本人类学家伊能嘉矩[3]来到乌牛栏 (南投县)大湳 (南投县)岸里社三义乡 (台湾)等地接触到当地的族人,并纪录到基本语句、词汇语料。另外还有基督教宣教士宋忠坚纪录到的主祷文、日本人野村氏记录到的传统歌谣。

20世纪,有日本语言学家浅井惠伦在1936年记录长篇传说语料,1981年社会人类学家卫惠林在埔里进行民族研究调查也纪录到了词汇语料。美国语言学家费罗礼(英语:Raleigh Ferrell)在1968年首次对巴宰-噶哈巫语的两个方言进行比较研究,也记录了两种方言的使用者之间的对话。语言学家李壬癸、日本语言学家土田滋在埔里对巴宰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纪录,集结成了《巴宰语字典》、《巴宰族传说歌谣集》。美国语言学家白乐思亦有巴宰语的相关研究。[4][5][6][7]

音韵及书写系统[编辑]

音位库与正写法[编辑]

辅音表
双唇音 舌尖音 舌根音 喉音
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 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 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 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
塞音 p /p/ t /t/ k /k/
b /b/ d /d/ g /g/
鼻音 m /m/ n /n/ ng /ŋ/
擦音 s /s/ x /x/ h /h/ (噶哈巫)

/ħ/ (巴宰)

z /z/
边音 l /l/
闪音 r /ɾ/(巴宰)
滑音 w /w/ y /j/
元音表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 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 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
i /i/ u /u/, /o/
é /e/ e /ə/ o /o/
a /a/

音节结构[编辑]

有 V、CV、VC、CVV、CVN、CVC 等基础音节结构。

部分举例
双音节 三音节
结构 词汇 解释 结构 词汇 解释
V.CV i.na 母亲 V.CV.CV a.ta.pi 扁鱼
CV.CV ri.ma CV.CV.CV na.ha.za
CV.CVC ri.dax 太阳 V.CV.CVC a.ba.san 兄长
CV.CVN da.ran 道路 CV.CV.CVC si.ba.bun 鸭子
CVN.CVC bin.tul 星辰 CVV.CV.CV kii.ki.ta 正在看
CVV.CVN mau.dan 正在下雨 CVV.CV.CVC daa.da.lum 正在养

巴宰及噶哈巫的音韵差异[编辑]

闪音 /ɾ/ 的差异[编辑]

巴宰语与噶哈巫语最明显的音韵差异就是闪音 /ɾ/ 的变化。

出现位置 原始南岛语 巴宰语 噶哈巫语 语意 变化规则与解释
词首 *lahud rahut ahut 下游 /ɾ/ > Ø
词尾
词中

/ɾ/ > /l/ 合流的变化较为少见,以下举例。

共同巴宰-噶哈巫语 巴宰语 噶哈巫语
*rupazeng rupazeng lupazeng
*raulu raulu laulu
*tapuru tapuru tapulu

另外,在蜈蚣仑的噶哈巫语发音人,如潘香、潘阿春那里,也有部分词汇出现 /ɾ/ > /l/ 的现象。

巴宰语 蜈蚣仑噶哈巫语 守城噶哈巫语 翻译
rima lima ima
rapay apay apay 皮肤
karaw kalaw kaaw
paray palay pai


《伊能嘉矩蕃语调查手册》中,/d/ > /z/ 的变化也存在于巴宰语内部。以下表格族语为伊能氏个人手稿中的拼音法,未转换成现代的正写法。

葫芦墩 鲤鱼潭 语意
mupudaha mupuzaha
nahada nahaza
turu-is'id-ada turua-is'idu-azan 三十一

构词法[编辑]

封闭性词汇[编辑]

句法[编辑]

历时音韵[编辑]

参见[编辑]

引用文献与注释[编辑]

  1. ^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UNESCO
  2. ^ Steere, Joseph Beal; Li, Rengui. 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 Taiwan shi liao cong kan. Taipei, Taiwan: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Preparatory Office) https://www.worldcat.org/title/ocm52279210. 2002. ISBN 978-957-671-901-1. OCLC 52279210.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3. ^ Inō, Kanori; Yang, Nanjun. Taiwan ta cha ri ji. Taiwan diao cha shi dai 2 ban. Taibei Shi: Yuan liu chu ban shi ye gu fen you xian gong si https://www.worldcat.org/title/794019750. 2012. ISBN 978-957-32-6895-6. OCLC 794019750.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4. ^ Ferrell, Raleigh. The Pazeh-Kahabu language.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86-, (31-32): 73-97. 
  5. ^ Li, Rengui; Tsuchida, Shigeru. 巴宰族傳說歌謠集. Paul Jen-kuei.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 2002. ISBN 978-957-671-888-5. OCLC 52928609. 
  6. ^ Li, Paul Jen-kuei; Tsuchida, Shigeru. 巴宰語字典.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s series. Number A.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 2001. ISBN 978-957-671-790-1. 
  7. ^ 林鸿瑞(Hong-sui Lim). 噶哈巫語參考語法:一個極度瀕危的臺灣南島語. 暨南大学学位论文. 2022-01-01. doi:10.6837/ncnu20220037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