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会馆台东分社

坐标22°45′14″N 121°09′20″E / 22.753816°N 121.155521°E / 22.753816; 121.15552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会馆
中华会馆台东分社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
台东县台东市中正路143号
建成时间1927年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集会堂
详细登录资料

中华会馆台东分社是一间位在台东县台东市中华会馆,也是台湾目前仅存的中华会馆遗迹。

历史[编辑]

1926年6月,台东花莲华侨合组花莲港中华会馆,设台东、玉里等支部。1927年,台东华侨在刘洋郑品聪等十四人倡议另行成立台东中华会馆,由当地华侨出钱出力完成,接受台北台湾中华总会馆领导。台东中华会馆设立之初,会员有115名,会址设于台东街宝町。馆设有同乡会,提供无力谋生者食宿,以及生病或失业者的乡亲医治病及介绍工作。[1]

此馆名义为华侨聚会所,实为抗日的联络中心,为表现对日友好,还插上日本国旗掩饰[2]

1934年3月,日本佛教曹洞宗布教师林德林东台湾宣教,台东中华会馆愿意无条件借用,作为佛教讲演会场。但开讲当日被日本官厅不允许,日本警察要他们用公设的公会堂,说反过来利用他国人的建物是很可笑的事。因移转不及,林德林、林源德、吴普明、曾复妙、韩慧净一行人晚上在会馆对面空地举行,由陈振宗负责闭会辞。[3]

1937年中日战争,日警严密监控在台华侨,并发生中华会馆事件[1]。该年12月,以日警警务官小林松三郎为总指挥,对全台华侨大检举,共两次被检举三百余名。各地中华会馆及直属支部共30余处,凡干部或代表皆被捕;台东会馆发起人之一刘洋也因此被捕、毒打,晚年仅要变天右手就疼痛[2]。郑品聪也被捕入狱,但因证据不明确,被日警无罪开释后加以监视,遂转往中国大陆加入抗战团体[4]

战后,该馆一度改组为台湾省建设协进社台东分社,协助国民政府;但业务不振,两、三年后名存实亡。建筑因缺乏经费,年久失修,经台东县县长蒋圣爱拨款修缮,1986年台湾光复节竣工,是台湾仅存的中华会馆。[1]

2002年,台东县政府公告为历史建筑[5]

当年此馆因地主死亡而无人继承下,1990年台东县政府依《土地法》造册列管。逾15年列管期限后的2015年,台东县政府地政处以此会馆土地是私有地无人继承,移拨财政部国有财产署,由国产署台东办事处负责拍卖。拍卖事被县府及国产署员工及时发现,流程暂停。刘洋孙子民主进步党立法委员刘櫂豪听闻会馆差点被卖,表示这是华侨抗日的最后指标、也是祖父以往工作之所,对自己、对台湾都意义十足,相关单位应要设法留下。[2][5]2016年6月7日,台东县政府表示,就算此土地标售,所有权人依《文化资产保存法》不能够变更或拆除地上的历史建筑;县府计划提供补偿金方式取得土地,一并把此馆和土地都转成公有财产以保存。[5]

建筑[编辑]

中华会馆台东分社背面

为1927年建立的两层楼巴洛克式建筑[2]。面积有150坪[5]

建材为钢筋混凝土加强砖造。一楼口雨遮上嵌台东分社长方形匾额,两侧开方窗。门楣上嵌“台东县台湾省光复运动同志联谊会”长方形匾额,门左侧嵌有1984年“台湾省光复运动同志联谊会台东中华会馆史迹”碑牌。二楼有四扇开弧形拱窗,皆有拱心石。圆形山头有中国国民党党徽与稻穗装饰。[1]

台湾省光复运动同志联谊会台东中华会馆史迹碑文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吴宏声. 台東中華會館年久失修. 《更生日报》. 2016-06-11 [2016-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刘人玮. 全台最後華僑會館 險被國產署拍賣. 《台湾苹果日报》苹果即时. 2016-06-06 [2016-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中文(台湾)). 
  3. ^ 林德林. 〈東臺灣宗教視察紀要(四) 〉. 《南瀛佛教》 (台湾: 南瀛佛教会). 1934-11, 第十二卷 (第十一号) (中文(台湾)). 
  4. ^ 鄭烈 前傳/小傳. 台湾省咨议会. 2016-06-07 [2016-07-31] (中文(台湾)). [失效链接]
  5. ^ 5.0 5.1 5.2 5.3 章明哲. 台東抗日歷史建物 中華會館險遭賣掉. 公视新闻. 2016-06-07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