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十年日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年日本
十年 Ten Years Japan
基本资料
导演早川千绘
木下雄介
津野爱
藤村明世日语藤村明世
石川庆日语石川慶
监制是枝裕和
制片高松美由纪
福间美由纪
水野咏子
Jason Gray(ジェイソン・グレイ
主演川口觉日语川口覚
国村隼
杉咲花
池胁千鹤
太贺
配乐斋见泰正
主题曲佐野观日语Kan Sano《I'm Still In Love》[1]
制片商分福
吉本兴业
十年电影工作室
朝日新闻社
Free Stone Productions(フリーストーンプロダクションズ
片长99分钟
产地 日本
语言日语
官方网站《十年日本》官方网站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日本
  • 2018年11月3日 (2018-11-03)
香港
  • 2018年11月22日 (2018-11-22)
发行商日本 Free Stone(フリーストーン
香港 高先电影
预算6,500万日圆

十年日本》(日语:十年 Ten Years Japan)是2018年11月上映的日本电影,由早川千绘木下雄介津野爱藤村明世日语藤村明世石川庆日语石川慶五位新晋导演制作[2],并由是枝裕和担任执行监制[3]。本电影为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十年》的日本版本[4],属《十年》制作团队所展开的“十年国际计划”之一部分,该计划与日本、台湾泰国电影人合作制作各地版本的《十年》电影[5]

故事[编辑]

本电影由五个短篇电影构成,以“十年后的日本”为主题贯通全片[6],每个短篇电影片长约二十多分钟[7],各自有不同的导演和演员班底[8]

第一个短篇电影《75终老计划》(“PLAN75”)由早川千绘编导、川口觉日语川口覚主演[8],讲述日本高龄化问题严重,政府遂决定推出奖励政策,鼓励高龄人士接受安乐死[5]

第二个短篇电影《恶作剧同盟》(“いたずら同盟”)由木下雄介编导、国村隼主演[8],讲述一间位于“国家战略IT特区”内的乡村学生必须接受人工智能耳机的监控,以灌输划一的道德标准,但一些学生在学校一只老需要被人道毁灭时展开了一系列被视为恶作剧的拯救行动[5]

第三个短篇电影《数码遗产》(“DATA”)由津野爱编导、杉咲花主演[8],讲述日本政府在未来会收集国民在网上遗留的足迹交给遗属,一名女高中生找到已故母亲的“数码遗产”后本以为可以认识母亲,但却发现母亲可能曾发展婚外情[5]

第四个短篇电影《无色的空气》(“その空気は見えない”)由藤村明世日语藤村明世编导、池胁千鹤主演[8],讲述因核污染而要被逼搬入地底生活的一家人,被母亲禁止到地面上去的十岁女童对地上生活产生好奇心,一次她的闺蜜突然消失更令她决心奔向地上世界[5]

第五个短篇电影《美丽的国》(“美しい国”)由石川庆日语石川慶编导、太贺主演[8],讲述日本自卫队重启征兵制,负责宣传策划征兵制度的渡边被逼将一张海报下架,但在向该名海报设计师道歉时得悉设计背后隐藏反战信息[5]

制作与发行[编辑]

担任本电影执行监制的是枝裕和

2015年,日本监制高松美由纪远东电影节中看过香港电影《十年》后,决定联络香港制作团队制作日本版,同时希望借此提拔新晋导演,培育“日本四K”导演(是枝裕和、河濑直美黑泽清北野武)以外的新血[3]。是枝裕和认同高松美由纪培育新血的理念,遂答应担任本电影执行监制[9]。制作团队邀请一些日本活跃中的新晋导演,要他们在二十分钟内为十年后的日本撰写原创故事,部分获选人士被安排与是枝裕和面谈,最后总计选出五位新晋导演参与本电影的制作[7]。五位导演为本电影创作了三十多个剧本,最后由是枝裕和选出当中五个故事拍摄[9]。是枝裕和在制作期间亦就五位导演的剧本和剪接工作提出不少意见,例如给出“这个镜头是不是可以不要”一类的提议,但也尊重导演的决定[7]

由于本电影涉及政治讯息,在筹集资金期间曾遇阻滞,多间电影公司拒绝注资[9],最后获得吉本兴业朝日新闻香港“十年电影工作室”出资,以及是枝裕和、高松美由纪两人的公司分担成本[3]。本电影总制作费为6,500万日圆,当中3,500万日圆为制作费,每个短篇电影获分410万日元,另外3,000万日圆拨作宣传费[7]

本电影在2018年10月7日于第2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同年11月3日在日本各地先后上映[10]。在香港,本电影于11月10至11日在香港亚洲电影节先行上映[11],同月22日于香港各戏院上映[12],共上映34日,票房为220,009港元[13]

评价[编辑]

正面[编辑]

香港01》报导认为相对于香港和泰国版本,日本版内容明显较为天马行空,全作五个故事都有《黑镜》的感觉[4]。《好莱坞报道》评论认为本电影的演员和技术均在五个短篇故事中一致地强,而《无色的空气》在技术上尤其突出[14]。《Screen Daily》评论认为本电影没有炫耀一些华丽的执导技巧,各个故事互相调和,虽然故事内容是典型的科幻主题,但其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使得电影产生贴身性和吸引力。评论又指日本版电影叙事手法较含蓄,使得电影较难像具政治争议的香港版般制造同等程度的话题性。[15]日本时报》评论认为本电影颇像日本版的《黑镜》,每段故事主题鲜明且到位,以多段式电影来说质素异常地稳定和高,并给予本电影四星(五星满分)[16]。《明周文化》评论认为本电影题材“直入核心”,“剧情露骨程度在近代日本电影鲜见”,又指日本观众反映电影“调子太灰”[9]。《南华早报》评论认为本电影最成功的一个故事是《美丽的国》,又指电影“各个具警示性的故事视觉丰富,总结了一代人的恐惧”,并给予本电影四星(五星满分)[17]。《Cinema Escapist》评论认为本电影相比香港版《十年》可怕绝望的感觉,日本版相对隐含希望;电影透过描绘五个反乌托邦现实,鼓励观众发掘更好的未来[18]

负面[编辑]

香港独立媒体》专栏评论认为本电影探讨的问题显得“老调重弹”,例如《75终老计划》是《楢山节考》的未来版,又可比《死亡预告》,《无色的空气》则是《雪国列车》的压缩版[19]。《am730》评论认为本电影“太像大学生短片比赛作品”,认为几个故事“都像是模仿《黑镜》的劣作”,“没有拍出年轻人应有的愤怒”[20]。《幕迷影评》评论认为本电影虽然名气大,但故事整体质素一般,风格平实含蓄,节奏较快且完结得稍为突然,除《75终老计划》和《美丽的国》外其余故事较缺乏感染力[21]

参考文献[编辑]

  1. ^ 是枝裕和・総合監修「十年」日本版の特報映像公開 エンディング・テーマはKan Sanoが担当. CDJournal. 2018-06-11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日语). 
  2. ^ 是枝裕和監修!『十年 Ten Years Japan』初映像. シネマトゥデー. 2018-06-08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日语). 
  3. ^ 3.0 3.1 3.2 【是枝裕和監製】日本版《十年》導演題材敲定 涉政治議題一度集資困難. 立场新闻. 2018-09-19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中文(香港)). 
  4. ^ 4.0 4.1 胡剑威. 杉咲花主演日本《十年》5個爭議性故事 人口飽和勸老人家安樂死. 香港01. 2018-05-04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中文(香港)). 
  5. ^ 5.0 5.1 5.2 5.3 5.4 5.5 是枝裕和監製!《十年日本》的五個故事!!. Chillmeh. 2018-11-18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6) (中文(香港)). 
  6. ^ 是枝裕和監督、パリからビデオメッセージ「十年 Ten Years Japan」初日を祝う. 映画.com日语映畫.com. 2018-11-03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日语). 
  7. ^ 7.0 7.1 7.2 7.3 是枝監督が映画「十年」に積極関与した背景. 东洋经济. 2018-09-19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9) (日语). 
  8. ^ 8.0 8.1 8.2 8.3 8.4 8.5 映画『十年 Ten Years Japan』総合監修に是枝裕和、杉咲花や國村隼ら出演. Fashion Press.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日语). 
  9. ^ 9.0 9.1 9.2 9.3 关震海. 《十年日本》一灰到底:現實與劇情雙軌推進的低壓想像. 明周文化. 2018-11-16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中文(香港)). 
  10. ^ 是枝裕和が監修したオムニバス「十年」、釜山映画祭でワールドプレミア決定. Natalie. 2018-10-03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日语). 
  11. ^ 日本版「十年 Ten Years」、香港でも上映へ オムニバス5作品. 香港経済新闻. 2018-10-26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日语). 
  12. ^ 《十年》日本版 11 月 22 日香港上畫. 立场新闻. 2018-11-09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中文(香港)). 
  13. ^ 2018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 (PDF). CreateHK. 2018 [2020-05-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7) (中文(香港)). 
  14. ^ 'Ten Years Japan': Film Review | Busan 2018. 好莱坞报道. 2018-10-08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英语). 
  15. ^ Wendy Ide. 'Ten Years Japan': Busan Review. ScreenDaily. 2018-10-08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 (英语). 
  16. ^ Mark Schilling. 'Ten Years Japan': Chilling and sharp, these five shorts are a must-see for fans of 'Black Mirror'. 日本时报. 2018-10-24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 (英语). 
  17. ^ James Marsh. Review | Ten Years Japan film review: anthology about how country will be in 10 years. 南华早报. 2018-11-19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英语). 
  18. ^ Emily Hsiang. Review: “Ten Years Japan” Pictures Dystopia With Hopeful Undertones. Cinema Escapist. 2019-01-09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4) (英语). 
  19. ^ 《十年日本》 - 簡約地拍多套十年,問題未曾改變. 香港独立媒体. 2018-11-24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中文(香港)). 
  20. ^ 二少. 《十年日本》是枝裕和監製 質素平平. am730. 2018-11-26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中文(香港)). 
  21. ^ 林兆彬. 《十年》國際計劃:預視未來,折射當下. 幕迷影评. 2019-01-31 [2020-05-04]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