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斯大林突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1943年中至1944年底苏联所攻占的领土。

十次斯大林突击俄语:Десять сталинских ударов)是一个苏联史学名词,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在1944年内所成功实施的十次战略攻势。这些攻势成功地将轴心国势力从苏联的领土驱赶出去,并造成德意志国防军崩溃。

名称的由来[编辑]

1944年11月,约瑟夫·斯大林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7周年纪念”(«27-я годовщина Великой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的演讲中首次使用该名词。[1]这个名词的出现是当时在苏联国内盛行“个人崇拜”的反射,而不是红军最高指挥部使用的战略术语。依照斯大林在发表演说隔天所发布的命令,当时对1944年的称呼是“十二次胜利之年”,斯大林并指示在12个城市施放24响礼炮以示庆祝, [2] 这些城市包括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彼得罗扎沃茨克塔林里加维尔纽斯基希涅夫提比里斯塞凡堡利维夫[3]

尼基塔·赫鲁晓夫在他的著名演讲《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中公然批斗斯大林,并结束对之的个人崇拜,而该名词也因此不再被使用。

背景[编辑]

自从德国第6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投降后,苏联的攻势及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的结果都显示了局势已经倒向了苏联这一方。整条战线上的苏联军队都已经逐步推进至战争爆发前的边界了。也许是1943年11月3日发布的《元首第51号命令》所致,德军将大部分的人力及物力都集中到西方战线上以对抗即将登陆的盟军部队,从而导致部署在东方的德军与同时期的红军相比装备十分落后,不仅支援部队少得可怜,后备部队也几乎用罄。[4] 虽然在这号命令中,希特勒暗示他可能愿意允许德军撤退,希望以空间换取时间,但他从来没有这么做。[5]上述的情况,再加上希特勒强烈要求德军不计代价地守住每一寸占领的土地,使苏联对1944年的战役几乎是胜券在握。 [6]

1944年1月时德军与苏联兵力的比较
武器/国家 苏联 轴心国
人员 6,500,000[6] 4,300,000[6]
战车 5,600[6] 2,300[6]
野战炮 90,000[6] 54,000[6]
战机 8,800[6] 3,000[6]

十次攻势[编辑]

第一次攻势[编辑]

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攻势(1944年1月14日至3月1日):这次攻势成功地替自1941年9月8日起被围的列宁格勒解围。虽然德军最初的反抗十分激烈,并建立了多重防御阵地,依然抵挡不住红军的猛攻。德军防线一崩溃,红军便迅速推进至爱沙尼亚边界。在斯大林的演说中,这次攻势被称为是“列宁格勒的路障被排除了”。该攻势是由列宁格勒方面军英语Leningrad Front沃尔霍夫方面军英语Volkhov Front所实施的。[7][8]

第二次攻势[编辑]

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1943年12月24日至1944年4月7日):这场攻势是在1943年的平安夜发动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是1944年的第一场攻势,但在斯大林的演说中是第二个被提起的。这场攻势成功地将轴心国势力逐出乌克兰,并孤立了仍被德军控制的克里米亚。在斯大林的演说中,该攻势被称为“乌克兰右岸解放行动”。参与作战的有乌克兰第1、2、3及第4方面军,另外还有第1及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9][10]

第三次攻势[编辑]

敖德萨攻势(1944年3月26日至4月14日):是第三场攻势,并终结于克里米亚攻势(1944年4月8日至5月12日)。虽然以军事的角度来说,敖德萨攻势只是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下的一个子行动,但斯大林在演说中将它与克里米亚攻势一同列举为“敖德萨与克里米亚的解放”。这场攻势扫除了仍占据克里米亚纳粹德国罗马尼亚军队,红军并夺回塞凡堡。克里米亚被围攻时,阿道夫·希特勒拒绝让轴心国军队撤退,并相信只要克里米亚仍在轴心国手中就可以保证土耳其的中立。苏联红军皮里柯普地峡上展开攻击,很快便将德军罗马尼亚军队赶回了塞凡堡塞凡堡也在5月9日时投降。虽然希特勒终于答应让部队撤退,大部分的士兵依然无法及时逃脱而被迫投降。该场战役中罗马尼亚军队承受了相当严重的损失,这也是罗马尼亚稍后于1944年投降的重要因素。敖德萨攻势是由乌克兰第4方面军实施的。

第四次攻势[编辑]

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攻势(1944年6月9日至8月9日):这次攻势主要是针对列宁格勒北方的芬兰军队,最终战略目标是要将芬兰逐出战争[11]该攻势主要是由列宁格勒方面军与卡累利阿方面军实施的。 [10][12] 到了1944年9月19日时,芬兰接受苏联的和平协议并退出战争,成为最后一位向盟军投降的德国盟国。斯大林在演说中称之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联邦解放行动”。

第五次攻势[编辑]

巴格拉基昂行动(1944年6月22日至8月19日):该行动实行的日期与3年前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同一天,并是以一名在拿破仑战争中为俄罗斯帝国作战的乔治亚王子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基昂命名的。这次行动将残存于苏联领土上的德军彻底驱逐,并夺回白俄罗斯。由于德国中央集团军遭受的损失极为严重,因此经常被称为“中央集团军的毁灭”,而也无疑的是德军在整场战争中最大的单一挫败。苏军在越过博布鲁伊斯克-莫吉廖夫-维捷布斯克战线后继续前进,直到华沙附近才停止。大约有30个德军被包围,苏联也重新夺回战前的东普鲁士边界。斯大林在演说中称之为“白俄罗斯行动,解放了立陶宛及盟友波兰的重要领土,并向德国边境前进”。参与行动的有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连同第1、第2及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10][13]

第六次攻势[编辑]

利维夫-桑多梅日攻势(1944年7月13日至8月29日):这次攻势是在同时期巴格拉基昂行动的南方,目标是通过波兰并越过西布格河。即便该行动一开始收效甚微,但最终的结果相当成功,红军重新占领了布罗迪利维夫桑多梅日斯大林称之为“西乌克兰的解放及横渡维斯瓦河”。攻势是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14] 并与巴格拉基昂行动一同造成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崩溃。[15]

第七次攻势[编辑]

雅西-奇西瑙攻势(1944年8月19日至10月14日):这次攻势包含了自8月20日至29日的雅西-奇西瑙攻势本身,以及一路持续到10月的后续行动。该攻势主要是在巴尔干半岛实施的,目标是由德军罗马尼亚军组成的南乌克兰集团军。大约有15到16个德国师连同数个罗马尼亚师在苏联的推进中被包围,并直接促成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投降。攻势对南乌克兰集团军造成了严重伤亡,并使苏联势力得以深入罗马尼亚。在斯大林的演说中,他称这次攻势“迫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退出战争,推进到匈牙利王国边界,并和德军和匈牙利在特兰西瓦尼亚发生冲突并开启了提供南斯拉夫抵抗运动援助的可能性”。攻势由乌克兰第2及第3方面军执行。[10][16]

第八次攻势[编辑]

波罗的海攻势(1944年9月14日至11月20日):苏联重新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包括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及爱沙尼亚。苏军在该攻势中孤立了库尔兰口袋,造成北方集团军中央集团军失去联系,直到战争结束。斯大林称该次行动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解放行动,包围库尔兰的德军,并迫使芬兰退出战争”。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波罗的海第1、第2及第3方面军参与了这次攻势。[14]

第九次攻势[编辑]

东喀尔巴阡山脉攻势(1944年9月8日至9月28日)、布达佩斯攻势(1944年10月29日至1945年2月13日)以及贝尔格莱德攻势(1944年9月14日至11月24日):这三场攻势是1944年的最后攻势,其中布达佩斯攻势在1945年2月13日占领了布达佩斯。1944年12月26日,苏军开始包围布达佩斯,并在经历数周的激烈巷战后被攻克。这三场攻势在苏联的计划中是一场连续性的战略推进,并因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在攻势的最后阶段加入作战而具有相当重大的政治意义。斯大林称之为“横越喀尔巴阡山脉,解放贝尔格莱德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直接援助,同时摧毁了轴心国的布达佩斯集团军”。这三次攻势是由乌克兰第1、2、3及第4方面军实施的。[17]

第十次攻势[编辑]

佩察莫-希尔克内斯攻势(1944年10月7日至29日):这是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大规模的北极地区军事行动,起因是德军并未依照《莫斯科停战协议》的约定在1944年9月15日之前撤出芬兰苏联军队追赶败逃的德军进入挪威,对苏联而言行动相当成功。苏联在攻势后占领了位于佩琴加的镍矿矿坑,该矿坑一直出产对德国战争相当重要的金属。斯大林称之为“除去德军苏联北方货运港摩尔曼斯克的威胁并阻断了德军进入挪威的通道”。该攻势主要是由卡累利阿方面军执行,亦有苏联海军的支援。[18]

注记[编辑]

  1.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я ГОДОВЩИНА ВЕЛИКОЙ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Доклад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 Обороны на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м заседании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Совета депутатов трудящихся с партийными и общественными организациями г. Москвы 6 ноября 1944 года
  2. ^ Приказ Верховного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го 7 ноября 1944 год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И. Сталин о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 М.: Госполитиздат, 1946
  3. ^ Willmott, p. 368
  4. ^ Ziemke, p. 216
  5. ^ Ziemke, p. 217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Pimlott, p. 330
  7. ^ Willmott, p. 369-371
  8. ^ Werth, p. 764
  9. ^ Willmott, p. 372-374
  10. ^ 10.0 10.1 10.2 10.3 Werth, p. 765
  11. ^ Gebhardt, p. 2
  12. ^ Pimlott, p. 343
  13. ^ Pimlott, p. 336
  14. ^ 14.0 14.1 Pimlott, p. 338
  15. ^ McCarthy, p. 232
  16. ^ Pimlott, p. 341
  17. ^ Willmott, p. 391
  18. ^ Willmott, p.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