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头检验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是一款由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作为TK-1单像管英语Monoscope的一部分于1939年发明的黑白电视检验图。它得名于检验图中出现的印第安人头像。

电视广播[编辑]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在1947年以后逐渐为美国战后婴儿潮一代所熟知,它通常会在电视收播后跟随着美国国歌出现。印第安人头检验图也曾在加拿大使用过,同样是在深夜收播后伴随着加拿大国歌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其他已知使用过印第安人头检验图的国家还包括委内瑞拉瑞典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在电视上十分常见:除了在一天收播后出现之外,在早晨6点开播前也会短暂出现在电视上;甚至会在早间出现在一些通常于10或11点才开始播出午间地区节目的低预算电视台信号里[1]

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这款检验图的出现频率开始降低;因为新型电视广播设备所需要的检修次数变少了,从而使得这款检验图有机会播出的时段——如收播和开播前的短暂时间——更为缩短。

在印第安人头检验图时代趋近结束之时(大约1970年代后期),一些电视台不再播出检验图,而是在收播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直接关闭电源;如此一来,在一天的节目结束后,取代印第安人头检验图及其正弦波背景音的是俗称为“雪花”或“虫子”[注 1]的电视噪声[注 2]。电视噪声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音频与视频类比讯号载体的缺失。一直到数字电视的出现,电视才有了噪声屏蔽功能。

系统工具[编辑]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细部隔行扫描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的主体部分并非实际存在的卡片,而是由TK-1单像管摄像机直接产生的单色视频信号。

RCA TK-1单像管摄像机是一个安装在19英寸机架内,上面包含了一套置于钢制抗磁化屏蔽层内部的操作阴极射线管[1]所必须的电子电路的基座[2]。而其中的阴极射线管部分就是被称为单像管的电视摄影机真空管,它因只能显示一张静态的检验图像而得名。单像管内置一张比例经过精确调整的,由碳作油墨印刷于铝制靶板上印刷图案而成的检验图实体[注 3]。这块比例准确的检验图实体使得节目制作室使用的显示器或家用电视能够调整任何如圆形变成卵形等可能出现的图像扭曲。当显示器或电视机通过检验图正确调整后,显示的图像长宽比将会是4:3。4:3的标准是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所制定,其目的是为了与电影图像相适应,因为16毫米与35毫米胶片都采用此比例[注 4]

在显示器通过印第安人头检验图调试完后,电视节目制作室将会用摄影机拍摄一张通常是固定在支架上的印有检验图案的硬纸板,然后再根据单像管摄像机在显示器上所成的像对摄影机进行调试。

检验图同样会通过电视讯号传播到一般电视观众与电视维修工处[1]。为此,检验图中还加入了各式各样的图案以辅助进行焦距、对比度以及分辨率的调整。例如检验图中心与四角上的靶状图案就能够帮助对偏转线圈与振荡器振幅做出调整以修正图像的中心点,枕形失真,以及图像大小。

检验图通常伴随着频率为400或1,000赫兹正弦波背景音播出,该声音讯号可以用来测试电视的声音系统是否在正常工作[注 5]。如果该声音讯号没有出现杂音,则电视接收到的其他音频讯号也不会出现扭曲。400赫兹的正弦波相较1,000赫兹的更为柔和,适合需要经常调试电视声音系统的技工使用[3]

文化符号[编辑]

一台使用印第安人头检验图作为壁纸Linux电脑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的实体虽然在电视系统调试时只起到次要作用,但却经常被保存下来作为纪念品。不过,大部分单像管尚未打开就随着里面的检验图实体被丢弃。

印第安人头检验图的原稿在1938年由一位名叫布鲁克斯的艺术家创作。原稿在1970年代拆除RCA工厂时由一位拆迁工人无意间发现。这位工人将其保存了近30年,最终通过互联网将其卖给了一位电视检验图收藏家[4]

目前,大部分的电视台都不再于夜间停止广播,转而播放电视购物节目、深夜新闻节目、老电影等等。但是印第安人头检验图作为一段历史的象征始终被保留着,一些商家甚至将其制作成夜灯的形式出售(如1997年至2005年间Archie McPhee英语Archie McPhee公司销售的夜灯)[注 6],让人们缅怀过去在深夜节目前睡着、随后又在伴随着印第安人头检验图出现的正弦波嘈杂下惊醒的往昔岁月。

内文脚注[编辑]

  1. ^ “雪花”的名称是来自于采用正极性调制的电视系统所显示的黑色背景上的白色闪烁点。而采用负极性调制的电视系统(例如美国与日本等地采用的NTSC系统)显示的图案则更像是白色背景上的黑色闪烁点,“虫子”因此得名。
  2. ^ 电视的“雪花”噪声与“白噪音”无关。“雪花”噪声是因其形似夜晚雪花飘落而得名,白噪音则是因其功率谱与白光光谱相似而得名。
  3. ^ 系统用被称为阴极射线的电子束扫描靶板。当电子束击中碳图像部分时,碳会阻碍电流通过,从而产生黑色视频讯号。而当电子束击中金属部分时电流则能无阻的通过,从而生成白色视频讯号。
  4. ^ 并不包括宽银幕电影镜头35毫米宽荧幕胶片,这种格式的电影无论在早期电视还是在后期的类比电视播放的带黑边的宽屏电影中都很难见到。偶尔会发生电视台使用标准的电视电影机播放宽频电影的事件,从而在屏幕上产生又高又瘦,格雷考式的人像。而在播放演职员名单时又会使得屏幕两端的字幕无法显示,这通常会违反电视台播放电影的合约。
  5. ^ 类比电视单声道音频的传输信号与FM广播的单声道音频信号几乎一样。但是两者的立体声信号则完全不同。
  6. ^ Archie McPhee公司的印第安人头检验图夜灯和其他两款电视检验图夜灯一起出售:RCA TK-1印第安人头(1950年代),SMPTE色彩检验图(1960年代),以及冷战时期紧急广播系统(EBS)的信号测试图案(“这是测试!这只是一个测试!”)。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Kay, M. S. The Television Test Pattern. Radio & Television News (Ziff-Davis). January 1949, 41 (1): pp. 38–39, 135–136.  "Every television station, prior to its actual broadcasting period, transmits a test pattern for the purpose of permitting set owners to adjust their receiver controls for optimum reception." The article also states that television programming (in 1949) was only a few hours each evening. The "Indian Head" test pattern was built into the RCA "Monoscope" tube, a 2F21, which acted as a complete replacement for the TV camera.
  2. ^ 存档副本. [201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3. ^ 1,000 Hz is the standard 0dB (0 decibel) reference point for analog-NTSC TV aural 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 measurements, but for simple line-reference 0dB audio level setting, preference for hearing 400 Hz is commo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mong broadcast and audio technicians. "From the factory the frequency of the reference tone is configured to be 400 Hz. This is a nice alternative to the more typical 1 kHz, a frequency which can soon become very annoying to a listener’s ears. In most cases 400 Hz will be perfectly acceptable, and actually preferred." - Model 742 Audio Mixer User Guide, Issue 2, May 2005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10 - Studio Technologies, Inc.
  4. ^ 存档副本. [201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