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监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学堂监督,简称学监,旧时官名,乃清代监督的一种,当代概念校长之古称。

简介[编辑]

清朝末年,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相继在各地建立起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大清战败于日本,更是促进了维新派改革的呼声,虽光绪二十四年发生了戊戌政变导致改革中止,但是由于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的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慈禧太后不得不进行改革,中、小、大学堂逐步在各省兴办,学堂负责人被称作监督,学堂监督也简称“学监”。光绪三十四年1904年,张亨嘉京师大学堂第一任总监督,也即中国国立大学的首任监督。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学堂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

相关文学记载[编辑]

——

逢之 进堂以后,幸喜本堂监督,早奉了太守之命,派他暂充西文教习。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