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希雨
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央视特约国际战略评论员
任期
2008年8月至今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67-01-09) 1967年1月9日57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
籍贯上海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学历
经历
著作

杨希雨(1967年1月9日)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央视特约评论员、外交部朝鲜半岛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现任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

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英语系,1988年获国际关系学院硕士,2005-200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任客座学者。2017年12月曾预言半岛局势可能戏剧性地走向缓和,后金川会接着两国间接同意中国三年前提出的“双暂停方案”,预言成真。[2]

理论[编辑]

杨希雨认为世界2008年后出现明显的民粹化和反全球化潮流,主因在于国际治理机制跟不上全球化的步伐,例如富豪与大企业可以利用全球跨国手法逃避大量税金,造成各国政府可用资金都减少,但国际却没有够强的跨国联盟防堵,甚至有小国以帮人逃税当收入来源产业。同时电脑和机械开始取代更多就业机会,发达国家还额外面临劳动产业外移大难题,造成当地中等与低层教育者已经数十年赚不到钱,却要与富豪面对同样幅度的物价和房价涨幅,自然走向愤怒和民粹化,意图在非传统政治人物身上寻求改变。[3]

但好处是讯息传播的全球化,尤其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扩展,人历史上第一次有机会透过非战争手段,而是全球大讨论的方式改变国际治理,若有一群国家领导人能挺身而出利用全球化的好处来解决全球化的坏处,那人类还有迈向光明未来的可能。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學者錄.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2. ^ 環球時報-杨希雨:半岛局势可能戏剧性地走向缓和.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3. ^ 鳳凰-杨希雨:知识传播成为全球化新兴的强大动力.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