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村 (屏东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田村
旧称:北路廍
地图
坐标:22°46′42″N 120°29′11″E / 22.778201°N 120.486348°E / 22.778201; 120.486348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屏东县
乡镇市区里港乡
政府
 • 村长黄国华
面积
 • 总计1.7402平方公里
人口(2023年10月)
 • 总计4,072人
 • 密度2,339.96人/平方公里
 • 户数1,346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3090001
毗邻里港乡过江村、大平村、潮厝村、塔楼村

玉田村位于台湾屏东县里港乡西南方。作为屏北平原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玉田村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雍正初年蓝鼎元家族的垦殖[1]:93。今玉田村东侧已并入里港市中心,玉田路横贯其中,新建楼房林立,人口拉力高,由2000年的2,970人[2],增长为近4,000人,已超过载兴村为里港第一大村。

历史[编辑]

里港乡溪南地区,尤其于阿里港街附近的开垦,与清朝治台官吏蓝鼎元蓝云锦父子有密切关系。蓝鼎元出身于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的书香世家,朱一贵事件期间(1721年)随南澳总兵,堂兄蓝廷珍来台平乱。事件过后,麾下宗族、兵士共百余人未返,留在里港地区开垦[1]:93[3]:26[4]:36。蓝鼎元长子蓝云锦也约于雍正年间来台,经过数世经营,后代成为有名的里港蓝家。开发初期,里港地近番界,陆路、水运甚为方便,发展快速。雍正11年(1733年),清廷派兵驻防,为“阿里港汛”,并于乾隆年间形成阿里港街[5]:73

清朝时期,里港一带为糖业重镇,玉田村旧名“北路廍”,并有“廍后”等地名,皆与糖业息息相关。由里港双慈宫所藏之石碑能看出,嘉庆年间,里港地区的糖业已经十分发达[2]:256。事实上,里港蓝家也是以经营糖、米等事业发迹[6]:115。道光12年(1832年)闽粤械斗后,众乡绅基于安全的理由而兴建里港城,其中西门座落在玉田村蓝家古厝偏西一带[1]:10,但城墙已于日治时期间完全拆除。

日治时期,玉田村大部分地区皆被划入阿里港街的范围,先属阿猴厅港西上里,后改隶高雄州屏东郡。虽然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新式糖廍,并获得蓝高川、蓝高全、龚阳等地方糖业经营者的支持[1]:470,但随着西部纵贯线台糖屏东总厂皆设立于阿猴(今屏东市),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阿里港街逐渐没落[3]:29

战后蓝家鼎出任首届里港乡乡长(1945-1950),因蓝家为里港主要望族,意寓子孙出贤才,亦有以“蓝田种玉”与漳浦原乡总祖祠“种玉堂”相呼应之意,至民国39年(1940年)行政区域调整后正式定名为“玉田村”,此为里港乡玉田村名之由来[6]:68。其族弟蓝家芳里港乡乡长任内(1968-1973),玉田村许多地方被纳入城市规划用地,推动了今日玉田村的发展。民国91年(2002年),里港乡玉田国小动土,隔年正式成立。随着社会变迁,今日玉田村不再以蓝姓为绝对多数。且因村内仍有大片农业用地,而形成农、住、商并存的特色[7]

信仰中心[编辑]

教育[编辑]

聚落[编辑]

  • 下庄仔
  • 廍后
  • 街仔尾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里港乡公所。"里港乡志"。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系统。2003。。
  2. ^ 2.0 2.1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采集组。"台湾地名辞书(卷四)屏东县"。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系统。2001。
  3. ^ 3.0 3.1 庄景雅,《一个家族三个时代:里港蓝家的政经发展》, 2013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69221/1/800101.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简佳华,〈里港地区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之研究〉,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2009。
  5. ^ 朱明璞,《清代里港地区的开发》,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
  6. ^ 6.0 6.1 蓝惠宜,《屏东里港蓝鼎元在台家族的发展》, 长荣大学台湾所, 2013
  7. ^ 玉田村发展协会-社区简述 http://sixstar.moc.gov.tw/blog/yt8146/communityAction.do?method=doCommunityVie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