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一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一志(1914年—?),原名王俊德,号狮山散人山东诸城人,中华民国情报人员,到台湾后,晚年在苗栗县南庄乡狮头山劝化堂居住,成为登山家。

生平[编辑]

王一志原名王俊德[1],1914年生于山东诸县[2]哈尔滨法政大学就读一年级后和表哥到日本求学[1],1938年回国参加抗战[3],为立志抗日而改名“一志”[1],因精通日语而担任情报员[4],为戴笠部属[5],奉派上海从事敌后工作[3]。期间,王一志曾遭遇日本宪兵队求刑[3],由汪精卫政府救出[4]。王一志于1949年从青岛转进到台湾[6],留在中国大陆的家人则在大跃进期间遭害[3]

狮头山登山口

1979年[1],王一志以六十五岁退役[2],最后服役地是苗栗团管区[3],官至上校[3][6]。该年他开始以客卿身份居住于在狮头山劝化堂[1],自号“狮山散人”[1][2],在此庙到担任文书及对外连系工作[2],并在狮头山爬山结识山友张致远[5]。1992年据媒体报导,王一志除常去南庄乡加里山鹿场大山外,也已登过玉山南湖大山马拉邦山奇莱山中央尖山大坝尖山雪山秀姑峦山大武山[3]。王一志对台湾五岳行程中属于较长的南湖大山未登而遗憾,于是1994年12月16日八十二岁的他与该年才远征圣母峰的张致远等一起登山[6]。到2000年时,王一志依然还是攀登南湖大山最高龄的人[1]。此外,他也曾捐款协建加里山、马拉邦山的避难小屋[3]。如加里山距山顶还有三分之一路程、海拔1650米处的避难小屋,正是他改建[7]

2000年5月19日,因王一志已身体不佳,由朋友陪伴巡视劝化堂周遭景物后,难过不舍下去大湖乡鸿福山庄养老[2]。约2004年,王一志住进新竹荣家,张致远、文史工作者陈运栋、劝化堂董事长黄锦源等人会来看望他[5]。2015年8月25日,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董翔龙至新竹荣民之家,颁发中华民国抗战胜利纪念章给已过一百岁的王一志[8]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张强. 老兵的故事)二 王一志創文明病藥救人助己. 中国时报. 2000-05-2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刘荣春. 山岳界老前輩王一志 告別獅頭山 台灣百岳爬過五、六十座 馬那邦山爬過上百次 山友昨陪同走過紫陽門101階石梯. 民生报. 2000-05-20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涂敏恒.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王"將軍"老矣 登山一把罩. 民生报. 1992-10-24 (中文(台湾)). 
  4. ^ 4.0 4.1 郭芝函. 抗戰勝利70周年. 中国时报. 2015-08-26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王慧瑛. 憂不及說再見 生命音樂會 讓人瑞掃陰霾 102歲榮民 身體微恙 鬱鬱寡歡 乾兒媳決為愛唱歌的他 邀至親好友、榮家伯伯同樂 及時把愛說出來. 联合报. 2015-01-21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张铭隆. 82歲王將軍再登南湖. 民生报. 1994-12-22 (中文(台湾)). 
  7. ^ 廖奎荧. 《趴趴走》南庄加里山 沁涼好登山. 中国时报. 2003-08-19 (中文(台湾)). 
  8. ^ 洪美秀. 獲抗戰紀念章 新竹榮家21老兵憶往事. 自由时报. 2015-08-25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