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钱贵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钱贵(15世纪—16世纪),元抑南直隶苏州府吴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钱贵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选授太常寺典簿,当时太常寺任用道士为高官,他上言秩宗之任是为了典司礼乐、统和神人,不宜任命异类参与,得时人认同;嘉靖初年他弹劾宦官萧敬贪赃枉法,又集合王振曹吉祥刘瑾事迹写下着《三患传》呈上朝廷,不久发生大礼议事件,他曾上奏申明礼数,因此获罪而请求致仕,晋任鸿胪寺丞后归乡,其时他刚满五十岁。在家乡,钱贵每月举行族会,定必申明礼法,即使家贫也尽力赈济缓急,他博学而尔雅,曾和应良邹守益等人游历,年老时亦曾聚集诸生讲学[1]

引用[编辑]

  1. ^ 1.0 1.1 民国《吴县志·卷六十七·列传五》:钱贵,字元抑,弘治戊午乡荐,选太常寺典簿,时太常方用羽流为卿贵,上言秩宗之任典司礼乐、统和神人,不宜以异类参,时论韪之;嘉靖初论劾中官萧敬贪饕不法,又集王振、曹吉祥、刘瑾事,著《三患传》上之,大礼议起,贵因明职掌笾豆之数,乘闲论列,会议礼者皆得罪,遂乞致仕,进鸿胪寺丞归,时年甫艾,即所居旁穿冢治木以待,尽月举善族会,会必申以礼法,或有缓急极力拯之忘,其家之贫也,贵学务综博,文词尔雅,既官中朝,与应良、邹守益诸人游,始从事于性命,老退林下益集诸生讲明其说。 姑苏名贤小纪

参考文献[编辑]

  • 民国《吴县志》·卷六十七·列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