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龚起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龚起凤(16世纪—16世纪),瑞周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1][2]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龚起凤曾用名周江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举人,四十一年(1562年)中会试副榜,复本名后授定州学正,朝廷降任的知州讥讽他,他为免得失对方没有回应,负责河南乡试时又曾和御史争论,升大理寺司务,例应捐纳免役钱,大理寺卿王篆向他征收没回音,王篆怒而鞭笞其仆役,他也鞭笞对方仆役遭弹劾,贬谪为严州教授

隆庆三年(1569年),龚起凤改官杞县知县,审讯狱中囚犯三百人,释放大部分含冤入狱者,剩下十二人继续囚禁;归德府的李豪杀人后贿赂知县而免除死刑,监司征召他前往审讯,未到二十里知县派下属私下拿着千金前来迎接,他极为生气,用钱囊掷向吏员,对方流血披面而去,李豪最终被治罪。县内有马夫五百金例入知县私财,他就拿来兴建仓库供驿递往来,而余下费用都归公帑,每天只吃蔬菜一盘,仆人都不胜困苦逃归,他却处之泰然;某御史到杞县巡视,他因为供给不令对方满意,而在考察中被评为不及而遭罢官。杞县习俗会由父老率领子弟,盛大的带领贤明知县走遍大街小巷才送别,他离任时县人争相聚集在县庭请求带领游历,他不能推却,于是自县斋出门,人们都欢呼唱歌、手持瓣香向导前行,数日不止。离去时众人再凑钱三百金给他送行五百里,使者说:“君郎不念家,只行路吗?”他回答:“劳苦了父老,我独行可没有恐惧。”周王朱在铤听闻其贤行也送赠他厚礼,他也力辞,说:“罢吏感谢王爷,愿留金钱惠及百姓。”回乡后以种韭菜为业,乡民给钱就可以到田里收割,人称“龚公韭”,四年后去世,女婿却因为自己曾冒充受金钱被他厌恶,准备棺材时就愤怒的说:“即管亲近蝼蚁吧,不要弄污我。”友人张振之出资处理后事,他的尸体才能下葬,王锡爵为他写下墓志铭[1][3][4][5]

引用[编辑]

  1. ^ 1.0 1.1 民国《太仓州志·卷十九·人物三》:龚起凤,字瑞周,始冒周姓名江,嘉靖三十七年举人,复姓名授定州学正,时知州由中朝左迁讽起凤,拜持不可,曰:“无两失也。”应聘典中州试,数与御史争,寻擢大理寺司务,胥例纳免役钱,正卿王篆属起凤征不应,篆怒笞其役,起凤亦笞篆役被劾。谪严州学正,迁知县,见囚三百人多冤滥悉纵去,留十二人;归德府李某杀人贿令脱死,上官移起凤讯,未至二十里令欸迎惟谨,至则私致千金,起凤叱退穷治伏罪。县故有马价,夫价金五百,起凤以归官,日蔬菜一簋,仆不胜困皆逃归,则日给小史银二分具饮食;御史行县供帐俭,率监司谓曰:“按君严重,奈何令坐折脚床?”起凤曰:“琐事安问此?”监司匿笑:“亡何以不及论罢县为罢市?”既行,泣送者万人,又醵三百金请曰:“使君郎不念家当顾行路?”起凤曰:“劳苦父老,我单行可无恐。”郤去周王以百金,赆亦郤不受,曰:“罢吏谢王,愿留惠百姓。”既归灌园,园惟种韭,里中持钱往则开园韭刈,若不知为官,时人称龚公韭,如是积年乃卒。卒时婿为具棺,先是婿尝冒受金为起凤所恶,至是张目云:“即亲蝼蚁,毋污我。”友人张振之合钱治后事,始得殡云。
  2. ^ 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八·选举表二》:嘉靖三十七年戊午科(举人)……龚起凤 瑞周,榜姓周,太仓籍,杞县知县,见政绩
  3. ^ 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二十五·政绩》:龚起凤,字瑞周,从父瑾以贡授曲江诸县,有清廉名;起凤以太仓籍举嘉靖戊午乡试,壬戌中乙榜,授定州学正,清强有守,应河南聘为考官,以荐入为大理司务。寺卿王篆属征免役钱甚急,起凤弗与征,篆怒笞其隶,起凤亦笞篆役被劾。谪严州教授,迁杞县知县,狱内有囚三百人多冤者,讯得遗之留十二人,归德府李豪杀人贿其令脱死,监司檄起凤往讯,令使吏持千金以进,起凤大怒以囊掷吏,流血披面而去,卒伏豪辜。县故有马夫值金五百例入令,起凤贮库供驿递往来,费俸薪所余悉归公帑;御史某行县,衔其无所供,坐以不及罢,既归居荒圃中,课小学数人,灌园自给,园惟种韭,人称龚公韭,年五十一卒,无以为殓,同年生浙江副使太仓张振之倡捐以殓且葬之新塘里,同年生王锡爵志其墓。
  4. ^ 乾隆《杞县志·卷九·职官志》:龚起凤,太仓州人,隆庆三年以举人知杞县,性狷介慈仁,人称“龚佛子”,在任不携眷属,布衣脱粟仅仅自给而已,时里甲负累则极力挽之,即权要过杞亦传厨不供,以此获戾上官,垂橐而去,邑人称其清介第一云。
  5. ^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卷六百四十九·县令部名臣列传四》:按《明外史循吏传》:“起凤,字瑞周,昆山人。嘉靖三十七年举于乡,为杞县知县。一意爱民,诸所兴革,直行己志。狱囚三百,讯问多冤者,止留十二人,余悉纵遣,即上官勾捕,执弗与。所颁令有不便者,辄格之。商丘大猾,恣睢杀人,贿其令为脱罪。监司檄起凤覆谳,未至二十里,令出迎甚恭,嘱起凤毋竟。至县,密遣人致千金,起凤大怒,举囊提其额,流血被面,竟穷治伏辜。县有马夫价五百,或谓令得自取,起凤贮之库,以供邮传资,自月俸外,毫厘无取,官舍萧然,两苍头不胜困,先后逃去,夜自阖门而寝,处之晏如。御史按部至,供张陋甚,寒夜罏火勿继,衔之,出俸金自市,起凤亦不顾。监司召谓之曰:“按君严重,可令坐折足床耶?”对曰:“此琐事,令安从知?”监司为掩口。御史怒,故久于杞,欲伺其阴事,竟不可得。乃檄开封长吏,尽集杞考核以疲之。事竟,语之曰:“吾知若廉,但不任治剧,吾为若移之。”对曰:“令即不可,荷一肩行李去耳,何移为?御史?”竟注不及当调,遂治行。杞故事:有贤令去,父老率其子弟盛仪从,拥令游衢巷,乃听去。至是争集县庭请游。起凤辞不得,从之县斋,不扃而出,万众欢呼,各手瓣香,行歌前导,即委巷无不至,如是屡日不休。既去,醵白金三伯,追五百里送之。周王闻其贤,亦有厚遗,皆力辞不纳。归四年卒。乡人共殡殓之。

参考文献[编辑]

  • 民国《太仓州志》·卷十九·人物三
  • 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八·选举表二
  • 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二十五·政绩
  • 乾隆《杞县志》·卷九·职官志
  •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卷六百四十九·县令部名臣列传四
官衔
前任:
武邦翰
明朝定州学正
嘉靖年间
继任:
曹鸣鹄
前任:
林相
明朝严州府教授
嘉靖年间-1569年
继任:
韩博
前任:
王象坤
明朝杞县知县
1569年-1570年
继任:
黄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