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1990年代JR时刻表修正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80年代·1990年代JR时刻表修正(日语:1980年代・1990年代のJRダイヤ改正1980ねんだい 1990ねんだいのジェイアールダイヤかいせい)是指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在JR集团内线路中实施的时刻表修正日语ダイヤ改正

有关JR在国铁分割民营化前,其集团前身日本国有铁道于同年代实施的时刻表修正,请参阅1976年-1987年国铁时刻表修正日语1976年-1987年の国鉄ダイヤ改正

1987年(昭和62年)[编辑]

在10月2日,由于进行濑户大桥线工程,予赞本线(当时的称呼)宇多津站被迁移,同时该线的坂出站至多度津站之间电气化。高松站至观音寺站、琴平站之间的普通列车大部分列车均使用电气化列车运行。

1988年(昭和63年)[编辑]

在分割民营化当初,由于确保各JR公司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因此没有实行全国性规模的时刻表修正。在本年3月13日的青函隧道,和4月10日的濑户大桥启用,使JR集团7间公司的路轨连接在一起,并实施在JR成立后首个时刻表修正。以“一本列岛”作为标语,代表JR集团路轨连接在一起。在各JR公司实施了时刻表修正。

以下各JR公司将会使用简称,并省略“JR”两字,例如“东海旅客铁道”会使用“东海”作简称。

7月6日[编辑]

在东日本的山手线的列车中,103系更换为205系的工程完成,随即实施时刻表修正。

同时在东日本线路中,启用了数个新车站,包括同年6月20日的水户线玉户站大和站,8月6日的常磐线逢隈站

7月16日[编辑]

在西日本的福知山地区实施时刻表修正。

第三部门的宫福铁道(福知山站至宫津站之间。现时为京都丹后铁道宫福线)开业,来往大阪站至天桥立站之间的特急“高贵丹后”(日语:エーデル丹後)、急行“宫津”(日语:みやづ)开始运行,京都、大阪方向来往丹后方向的列车有所改善。

9月1日[编辑]

九州上山田线废止,转为巴士服务。

9月19日[编辑]

在北海道中,从6月9日再次复活的青函连络船在昨日(9月18日)正式终止,该航线正式废止,结束了80年的历史。

10月1日[编辑]

在西日本中,北陆本线明峰站启用[1]

10月25日[编辑]

在东日本中,长井线转让至山形铁道花长井线)。

11月3日[编辑]

在北海道中,随着札幌站周边正在进行高架化工程,札幌站至苗穗站之间成为四线铁路,并随即实施时刻表修正[2]

急行“宗谷”和“天北”的使用车辆由14系转为KiHa400系
札幌都市圏日语札幌都市圏的线路中,721系投入服务。
根室本线新大乐毛站启用。
特急“丁香”、“鄂霍次克”的行驶所需时间缩短[2]
特急“超级白箭”所有列车均停深川站[2]

12月1日[编辑]

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2]

京叶线延长至新木场站。之前只有货物列车运行的千叶港站苏我站区间开始旅客运输服务。在京叶线运行形态中,本来由西船桥站至千叶港站之间变更为新木场站至苏我站之间,武蔵野线的列车经西船桥站直通至南船桥站(部分列车为新习志野站)或新木场站。延长后新设新木场、葛西临海公园舞滨新浦安市川盐滨二俣新町各站,特别在舞滨站是建设在东京迪士尼乐园附近。
中央快速线中,于国分寺站新设待避线,使中央线快速的时间表大幅改变。特别快速分为来往高尾站、大月站的“中央特快”与直通青梅线的“青梅特快”,“中央特快”停国分寺站。
横滨线中,引入205系服务。(开始运行日为9月22日)
在修正前后有新站启用。在改正当日,小海线美里站启用,在11月18日,仙山线东照宫站,在12月17日,高崎线北上尾站启用。

12月4日[编辑]

西日本的湖西线小野站启用[1]

1989年(平成元年)[编辑]

3月11日[编辑]

在平成时代中首次实施时刻表修正[3]

新干线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中使用100系开始运行“Grand光日语グランドひかり[3]。东海道区间的“木灵”班次陆续以16卡编成运行,在该区间走的“”大幅改用100系G编成。此外,在早上和晩上来往西明石站的“光”延长至来往姬路站
在来线特急、急行
JR东日本中,开始使用新制的651系行走常磐线特急“超级常陆[3]。此外,田泽湖线特急“田泽湖”增加1往返班次(盛冈站至秋田站之间)至14往返班次[3],所有列车通常的编成数由3卡增至5卡。
JR东海中,开始使用新制的KiHa85系行走特急“飞驒”,使班次大幅提速[3]
JR西日本中,新设特急“超级雷鸟”和“高贵鸟取”(由原来特急“北近畿”列车延长至鸟取站[3]
JR四国中,引入世界首架摆式柴油列车2000系柴油列车试行编成“TSE”,行走临时特急“南风51、52号”和“四万十51、52号”。
JR九州中,开始使用国铁时代改造的柴油列车行走特急“由布院之森[3]。此外,开始783系行走特急“[3]
在“超级常陆”、“超级雷鸟”是首对在在来线中,以最高速度130km运行的列车[3]在来线中,上一次更新记录是在20年半前的“4·3·10日语ヨンサントオ”(1968年10月1日时刻表修正),当时记录是120km。
继续削减急行列车班次。当中,从大阪站经姬新线津山方向的急行“三朝”与“美作”废止。在其他列车均升级为特急列车。九州“虾野”延长运输,把现有的列车提升车辆设备。
卧铺特急(蓝色列车)的卧车引入独立房间。“北斗星”把1往返(3・4号)班次升级为定期列车[3],独立房间的比率大幅提高。“”、“富士”、“北陆”设置A卧铺独立房间(豪华单人房只限于“北陆”)和B卧铺独立房间“Soro”。
普通、快速
东日本
在首都圈的东海道线东京站至热海站之间新设快速“Acty”,中距离电车的快速列车大幅加班。增加211系在东海道线上行走,并在该线中新设2层高的绿色车厢。
京滨东北线根岸线中央·总武线各站停车埼京线川越线(大宫站至川越站之间)、南武线中引入205系。此外,横滨线103系引退,统一使用205系。
在3月29日,足尾线转让至渡良濑溪谷铁道渡良濑溪谷线)。
东海
在东海道线名古屋地区,来往蒲郡站至大垣站之间的新快速开始运行。
关西本线中,引入213系,以换替165系。此外,名古屋站至四日市站之间日间普通列车加班。
在高山线、太多线三重地区日语東海旅客鉄道三重支店中,引入可一人控制的KiHa11形
西日本
在近畿地区都市网络中,引入221系。新快速在早上和晩间加班,往大阪的末班车延迟至晚上11时。所有列车延长至米原站,在日间时段中,每小时来往米原站设有2班,来往草津站设有1班,直通至湖西线设有1班。在JR神户线早上繁忙时间,从姬路出发往大阪方向的外侧快速列车会在东加古川站芦屋站等待新快速通过。草津线的客车普通列车与来往彦根站的柴油列车废止。开设从湖西线、草津线直通至大阪站的快速列车。
嵯峨野线では翌年の电化に先立って嵯峨駅(现在の嵯峨岚山駅) - 马堀駅の复线化が行われ、京都駅 - 亀冈駅间の普通列车の1时间の本数が3本に増発された。
JR宝冢线在日间加设快速列车,在早晩开设来往新大阪站的列车。
学研都市线长尾站至木津站之间电气化,快速列车中,每小时增加至日间3班,黄昏4班列车。往木津站的103系3卡编成分割运行。
大和线路中,日间时段直通至大阪环状线的快速名为“大和路快速”。在黄昏后新设直通至大阪环状线的“区间快速”(大阪环状线内各站停车),大阪环状线的直通班次末班车延长至晚上11时。在奈良线中,日间每小时的班次数目增至2班。
阪和线中,日间增加快速班次,并于日根野站折返。
当日,嵯峨野线太秦站、学研都市线松井山手站和歌山线玉手站启用[1]
冈山地区中,新设快速“太阳快车日语サンライナー”。
九州
引入811系鹿儿岛本线(小仓站至博多站至大牟田站)的快速列车班次加班。当日在九州中,鹿儿岛本线、香椎线筑丰本线日田彦山线大村线丰肥本线三角线日丰本线中14个车站启用,鹿儿岛本线的白木原站改名为大野城站
在4月28日,高千穗线转让至高千穗铁道(现时已废止)。

在4月1日,由于引入消费税,各JR公司的车费和费用有所修定。

5月1日[编辑]

北海道实施时刻表修正。

名寄本线天北线废止(均转为巴士服务),急行“天北”改经宗谷本线并编入至“宗谷”。此外,根室本线的急行“纳沙布”降级成为快速列车。在前日4月30日,标津线废止。

7月9日[编辑]

东海中以名古屋地区为主,实施大幅度的时刻表修正。

金山综合站(金山站)启用,东海道线、中央本线的快速和普通所有列车停站。继前次的时刻表修正新登场的新快速中,引入311系日语JR東海311系電車,使班次大幅提速。另外增加来往米原站和滨松站的直通列车班次。
由于金山综合站启用的关系,也在该处设站的名铁也实施大规模时刻表修正。该时刻表修正也为当年于名古屋市举行的‘世界设计博览会日语世界デザイン博覧会’作好准备。

7月22日[编辑]

西日本、四国实施时刻表修正[4]

JR西日本
超级黑潮”开始使用381系日语国鉄381系電車的改造车[4]。同时,新设了天王寺站内的关西本线阪和线之连络线,部分“黑潮”经梅田货物线前往新大阪站或京都站[4]。在这次的修正中,纪势本线的新宫站至和歌山站之间,除了特急“南纪”外,列车编号与特急编号的上下行逆转。“上行”往白滨、新宫方向为单数号码,“下行”往和歌山、天王寺方向为双数号码,与阪和线看齐[4]
本线系统设有100辆221系。大和线路设有72辆,均行走至和歌山线五条站。随后在11月,221系均行走至近江舞子站、上郡站与备前片上站。
在8月11日,山阳本线(广岛地区)中野东站阿品站启用[1]
JR四国(包括由JR西日本运营的宇野线濑户大桥线
实施大规模时刻表修正,予讃线的急行“伊予”、土赞线急行“土佐”,均升级至来往冈山站特急“潮风”、“南风[4]。来往冈山站的特急增加班次,同时开始设有于多度津站并结与分离列车的作业。在高松站至多度津站之间开设特急接驳快速“接力号”(“Sunport”的前身)。在多度津站换乘特急的时间表改善。引入换乘费用制度(只限于四国岛内的列车及特急费用)。此外,高德线来往冈山站的特急“涡潮”班次中,新设指定席车厢。

10月1日[编辑]

九州中,伊田线、糸田线、田川线转让至平成筑丰铁道,汤前线转让至球磨川铁道

11月11日[编辑]

在这个“1并”之日,西日本大阪市关西本线(大和线路)的东部市场前站启用[1]

12月23日[编辑]

九州中,宫田线废止,转为巴士服务。

1990年(平成2年)[编辑]

3月10日[编辑]

除四国外实施时刻表修正[5]

北海道
由于再会在夏季进行修正,进行小规模修正,特急“北斗”的停车站进行变更,以及从札幌首班车2号的出发时间提早1小时至早上7时,部分特急的时间表变更[5]
东日本
上越新干线部分“朝日”下行列车在连续落斜路段以275km/h运行[5](当到达275km/h会启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TC) ,强制开启制动系统减速,因此实际上与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相同,使用270 km/h 运行)。直至1997年(平成9年),500系希望”登场时才更新日本设录。
东北新干线栗驹高原站启用[5]
在来线中,快捷式的“常陆”改用651系,釜石线急行“陆中”的2往返班次改用KiHa110系。此外使用485系运行“常陆”所有班次均只连结普通车[5]
东北本线中,特急初雁的1往返班次延伸至函馆站,使来往函馆的班次增至3往返班次。
东海道本线中引入251系,开始运行特急“超景踊子号”(4月28日起。当日前只有185系“踊子”号运行)[5]
北上线中引入KiHa100系
在仙台地区中引入首辆由东日本开发的交流形电动列车719系
磐越西线中,455系日语国鉄457系電車的Kuha455-44改造成Kuroha455-1,并运行快速“磐梯”(Kuroha455-1是绿色车厢车指定席与普通车指定席)。
首都圈地区的京叶线全线开业,引入205系并运行新设的快速班次。在繁忙时间中,新设直通列车前往外房线内房线
东北本线上野站黑矶站之间加设别名“宇都宫线”。宇都宫线黄昏的快速“Swift”改变类别为通勤快速,在高崎线黄昏的快速“Town”改变类别为通勤快速。
由于新特急“那须野”客量减少与变更为快速“白兔”的关系,削减1往返班次[5]。使用新前桥电车区日语高崎車両センター185系来往上野站的班次改为使用田町电车区日语田町車両センター185系来往新宿站班次。车辆编成中,绿色车厢的位置(7卡编成的班次中,为6号和4号车厢)也变更。
东海
高山本线特急、急行列车为中心实施时刻表修正。所有急行“乘鞍”升级为特急“飞驒[5]。并新设来往富山站的班次[5]。所有“飞驒”列车均统一使用KiHa85系[5]。特急“北阿尔卑斯”为来往新名古屋站(现时为名铁名古屋站)至高山站之间[5]
新快速的运输区间扩大至来往大垣站至丰桥站之间,并统一使用311系。
新设关西、纪势本线快速“三重”(由来往纪伊胜浦站的特急“南纪”列车降级),来往名古屋站松阪站纪伊胜浦站熊野市站至 纪伊胜浦站之间各站停车),并经伊势铁道线。
西日本
JR神户线中,随着六甲Liner启用,住吉站成为快速停车站。新快速增加班次并提速,往大阪的末班车延至晚上11时20分开出。大部分快速于东加古川站与加古川站等待新快速通过与接续。
JR宝冢线中,在早上和晚上增加快速班次。此外,在日间主要使用117系运行。
湖西线中,日间增加来往近江舞子站的班次,在黄昏繁忙时间也增加班次。在早上繁忙时间使用221系执行坚田站折返班次。
学研都市线中,往木津站的班次以4卡编成。
嵯峨野线电气化,113系引入服务。此外,京都站增加普通班次前往福知山站。
大和线路引入221系,共车辆执行大和路快速班次,使大和路快速提速。直通至大阪环状线的“区间快速”于早上繁忙时间运行时段延长。快速的末班车延后出发。
阪和线中,在早上和深夜从天王寺站折返的快速列车延长至经大阪环状线梅田货物线前往新大阪站。
广岛地区中,急行“千鸟”缩知至备后落合站木次线的优等列车消灭。
四国
德岛地区中,引入1000系柴油列车
九州
增加783系,使快捷型“有明”统一使用783系。另外该车辆开始运行日丰本线的“日轮”,在“有明”“鸥”使用该车辆时,其列车名会冠上“高级”字样[5]
鹿儿岛本线榉木台站长崎本线长里站启用。
在5月1日,久大本线筑后千足站改名为浮羽站

此外,北海道深名线雨烟别站政和温泉站蕗之台站白桦站正式废止。以上各站在毎年12月1日至翌年4月30日之间的冬季会暂停服务或成为临时车站,因此在前年的11月30日为最后服务日。

4月1日[编辑]

以西日本福知山地区为中心,实施时刻表修正[6]

宫津线转让并成为北近畿丹后铁道宫津线,连接京都站与天桥立方向的特急“丹后探索者”登场[6]
山阳新干线博多站至博多综合车辆所之间的回厂线增设旅客服务,名为博多南线(以在来线的方式运营)。
锻冶屋线大社线废止,均转为巴士服务。同日,加古川线与锻冶屋线的换乘站野村站同日改名为西胁市站[7]

此外,四国的宇高连络船日语宇高連絡船一般航班废止,随后的高速船服务也暂停服务。更在翌年废止。

7月1日[编辑]

在北海道,千岁线札幌啤酒庭园车站启用,海峡线的新汤之里号志站改名为知内站(现时为汤之里知内信号场)并开始成为旅客车站。江差线矢不来号志站日语矢不来信号場启用,包括江差线之内的津轻海峡线的运送能力增强[8]

9月1日[编辑]

北海道与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9]

北海道
JR集团首架量产,使用VVVF785系引入服务。其车辆前先行走L特急“超级白箭”,来往带广站的特急改名为“十胜[6]
急行“狩胜”废止,在根室本线泷川站新得站之间只剩下普通和快速列车运行。
在此修正中,伊奈牛站石北本线)与琴平站宗谷本线)废止,随后在10月1日樱庭站留萠本线,即现时的留本线)废止。
东日本
东日本中,由于进行山形新干线改轨距工程,在奥羽本线实施时刻表修正[6]
特急“”削减班次[6]。卧铺特急“”其中1往返班次改经陆羽东线,另1往返班次改经上越线羽越本线,并改称“鸟海[6]。急行“津轻”改经仙山线并改用583系日语国鉄583系電車

此外,在西日本的本地线区中,把旧型柴油列车改用西日本首列新型一般型柴油列车KiHa120形。当日在越美北线率先投入服务(之后在其他线区投入服务)。

10月1日[编辑]

在西日本,山阳本线兵库站至和田岬站之间(和田岬线)的列车,由客车转用KiHa35系日语国鉄キハ35系気動車。另外,在9月27日岩德线钦明路站启用[1]

11月21日[编辑]

四国予赞线伊予北条站伊予市站电气化,随即实施时刻表修正。2000系摆式列车在特急“潮风”、“南风”引入服务,急行“宇和岛”、“足折”升级至特急“宇和海”、“足折[10]。同时,德岛线急行列车中,除了“吉野川”外均被消灭。另外,在此修正中,引入电气化区间的列车7000系

1991年(平成3年)[编辑]

3月16日[编辑]

JR集团实施时刻表修正[11]

东日本
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驶入东京站为前提实施时刻表修正[11]。列车班次有所变更[11]。在同年6月20日,以上新干线线路均开始驶入东京站,以方便乘客换乘东海道新干线[12]
3月19日起,开始运行“成田特快”。在东京站至苏我站之间的特急“细波”“若潮”(内房线外房线)由本来途经总武本线改为京叶线[11]
中央东线中,使用183系、189系日语国鉄183系電車开始运行“八王子号、青梅号列车[11]
常磐线中,2层高的普通车Kuha415-1901在早上与黄昏的中距离电车中引入服务。
行走于常磐线各站停车-营团地下铁(现时为东京地下铁)千代田线小田急电铁的直通运行班次扩展至假日。
相模线电气化。使用车辆由KiHa35系日语国鉄キハ35系気動車改为205系500番台,早上和黄昏部分列车经横滨线驶入至八王子站。在此之后,神奈川县内再没有定期柴油列车行走。
信越本线(新潟地区)皋月野站仙山线葛冈站启用。奥羽本线糠之目站改名为高畠站,大鳄駅改名为大鳄温泉站津轻线三厩站的读法由“みうまや”变为“みんまや”。
釜石线中,夜间运行的急行“银河梦”花卷站釜石站之间开始运行,为釜石线活性化的一环。
东海(在来线)
小田急电铁直通运行急行列车“朝雾”升级为特急列车。车辆方面,使用了新制的371系小田急20000形 (RSE)日语小田急20000形電車 ,互相交替使用。运行区间延长至沼津站[11]
名古屋铁道直通运行至高山本线的直通特急“北阿尔卑斯”使用车辆中,由KiHa8000系日语名鉄キハ8000系気動車更换为KiHa8500系日语名鉄キハ8500系気動車[11]。KiHa8500系可与KiHa85系结并。在多客时期,临时“飞驒”会左美浓太田站以北与“北阿尔卑斯”结并运行[11]
东海道线中,新快速增加班次并增加至夜间班次。此外,在早上繁忙时间,增加从岐阜出发的快速列车。
西日本(在来线)
来往大阪站-金泽站、富山站之间的特急“超级雷鸟”由7卡编成增至9卡编成。
都市网络中,JR神户线于早上繁忙时间增加新快速班次,每小时姬路站→大阪站之间增加1班新快速与2班外侧快速2本。在所需时间分面,大阪至三之宫站确定只需19分钟、姬路站只须61分钟。大部分列车使用221系。117系改在快速运行。日间来往西明石站的快速延长至来往加古川站(西明石站至加古川站之间各站停车:1小时由3班增至4班)。因此,来往加古川站的普通列车缩短至来往西明石站。琵琶湖线栗东站启用。
JR宝冢线增加班次,并改用113系运行。
学研都市线中,在4月30日起,207系F1编成投入服务,行走区间延长至松井山手站。
奈良线增加列车交会设备,新设使用117系行走快速班次,削减直通至樱井线的班次。
濑户大桥线中,“Marine Liner”于黄昏时段增加班次。从冈山站出发,在晚上8时时段前每小时2班。日间部分班次停早岛站
广岛地区中,可部线取消部分来往三段峡站的列车。另外,来往横川站的列车延长至广岛方向。
艺备线急行“帝释峡”缩短至来往备后落合站,广岛站 → 新见站之间没有夜间班次。
四国
前年3月尾暂停的宇高连络船日语宇高連絡船的高速船班次正式废止,宇高连络船结束了81年的历史。
九州
筑丰地区中,KiHa200系日语JR九州キハ200系気動車投入服务,在筑丰本线、篠栗线新设快速班次。吉冢站博多站之间,鹿儿岛本线与篠栗线分离,部分篠栗线来往吉冢站的列车均全部延长至来往博多站。
鹿儿岛本线吉野站启用。

3月19日[编辑]

JR东日本成田线成田站成田机场站之间启用[13]。由于成田新干线中止建设的新东京国机机场地底成田机场站中,开设了JR与京成电铁。连接市中心与成田机场的机场联络轨道系统启用。当时使用新造的253系用作执行连接机场的特急列车班次。“成田特快”开始运行。另外新设驶入成田机场站的不需特急费用列车,使用113系执行直通至总武快速线的快速列车(后来设有别名“机场成田”)。

6月20日[编辑]

在上述提及,东北、上越新干线上野站至东京站之间启用[12]。当时在东京站只有两个站台(12、13号站台),只剩下少量班次仍在上野站出发和抵达外,原则上临时列车均在上野站出发和抵达[12]。另外,北上线的陆中大石站改名为汤田锦秋湖站,陆中川尻站改名为安心汤田站,岩手汤田站改名施汤田高原站

8月27日[编辑]

随着东日本山形新干线工程的有阶段性进展,实施时间表条正[14]

特急“”改经仙山线,并削减班次数目[14]。来往福岛站的“翼”班次改为来往仙台站[14]。来往上野站的“翼”仍然存在[14]。由于经仙山线后,列车所需时间延长,从上野出发往秋田的“翼”中,从上野站的出发时间提早1小时[14]。来往上野站的“翼”班次,其折返班次特急“会津”往会津若松的出发时间延迟约1小时[14]
奥羽本线使用EF71形牵引的普通客车班次消灭。
随着奥羽本线改轨距工程,米坂线急行“红花”降级至快速列车,并米泽烘至山形站之间的运行区间废止。

9月1日[编辑]

JR西日本七尾线津幡站和仓温泉站之间电气化[15]。部分特急“雷鸟”、“超级雷鸟”、“白鹭”从北陆本线直通运行至该区间内[15]。另外,急行“能登路”部分班次改用电动列车。同时,七尾线非电气化区间(七尾站至轮岛站之间)转让至能登铁道,特急“乌托邦和仓”废止[15]

9月14日[编辑]

JR西日本北陆本线坂田站长滨站之间架空电缆改为使用直流电。来自京都、大阪方向的新快速驶入该区间,米原站至长滨站之间制定别名:琵琶湖线,并成为都市网络其中之一。湖西线来往近江盐津站、敦贺站的普通列车由柴消列车改由与北陆本线共用的交直辆用电动列车,因此这些班次被提速。所需时间中,近江今津站至近江盐津站之间为18分钟,至敦贺站为32分钟。同时,所有普通班次均停坂田站与河毛站。而坂田站站台向米原一方迁移。

11月1日[编辑]

北海道的根室本线实施时刻表修正。开设来往带广站的故乡银河线直通列车班次。

在10月22日,随着建设泷里大坝,野花南站岛之下站之间的走线改变,中途的泷里站废止。

11月5日[编辑]

东日本的山形新干线中,奥羽本线福岛站至山形站之间改为标准轨。719系5000番台开始执行普通班次。

11月21日[编辑]

随着四国有更多2000系柴油列车引入服务,实施时刻表修正[16]。特急“南风”“四万十”各增加1往返班次,“足折”设有3往返班次[16]。此外,在濑户大桥的最高时速由65km/h提升至95km/h[16]

12月1日[编辑]

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东日本
山手线引入新制的6门车Seha204。在列车编成中,所有编成陆续由10卡编成增至11卡编成。
相模线中,早晩班次延长运行区间。在非电气化时代遗留下来,取消来往厚木站的列车。
中央·总武线各站停车中,直通至营团地下铁的东西线班次,由部分7卡编成统一至10卡编成。
武藏野线中,部分列车由6卡编成改至8卡编成。并开始使用205系行走班次。
吾妻线中,长野原站改名为长野原草津口站,川原汤站改名为川原汤温泉站
西日本
207系量产车投入服务,扩大学研都市线全线运行区间。在11月21日起,更多221系投入服务,大部分新快速均以8卡编成。

12月14日[编辑]

东海东海道本线丰田町站启用,同时实施时刻表修正。

1992年(平成4年)[编辑]

3月14日[编辑]

各JR公司实施时刻表修正[17]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
东海道新干线东京站至新大阪站之间之新设使用300系运行希望[17]。“希望”的最高时速为270km/h,在这区间中“”所需时间最短为2小时52分(部分为2小时49分),但“希望”只需要2小时30分[17]。早上往新大阪的“希望301号”在新横滨站停站,并通过名古屋站京都站[17](在中京圈中称为跳过名古屋日语名古屋飛ばし),这个停车站方式引起了话题。在黄昏增加“”班次。
北海道
夜行急行“大雪”整合至特急“鄂霍次克”[17]
东日本
东海道线快速“Acty”与“湘南快车日语湘南ライナー”的部分列车改用两层高车辆日语2階建て車両215系。(215系正式运行日期为4月20日)
京滨东北线根岸线中,901系(后来为209系900番台)投入服务(正式运行日期为5月7日)。
吾妻线小野上温泉站启用,京叶线的千叶港站改名为千叶港站(日语:千葉みなと駅,“港”由汉字变为平假名),读法相同。
釜石线运行的临时急行“银河梦”废止。
东海(在来线)
特急“南纪”开始使用KiHa85系,在日本非电气化区间,以特急列车为基础的车辆KiHa80系日语国鉄キハ80系気動車定期运用消灭。
西日本(在来线)
在都市网络中,新快速统一使用8辆以上编成。来往长滨站的班次使用8卡编成。使用117系运行新快速只在来往大阪站至京都方向之间的早晩列车(与奈良线快速共同运用)。姫路出发往大阪方向的外侧快速会在大久保站等待列车通过。另外,等待新快速通过的车站方式有两个规律,一为东加古川站及芦屋站,另一为大久保站。在日间普通前往西明石与前往神户的顺序切换。于三之宫站,新快速与来往西明石站的普通可互相换乘。在晚间增加快速班次,从西明石出发往姬路,以及从京都出发往野洲的末班车延迟。JR宝冢线在早上繁忙时间,部分普通变为快速,也延迟了末班车。学研都市线中,大部分列车使用207系运行,103系不再驶入木津站。阪和线中,黄昏的区间快速班次改为快速班次,前往凤的普通列车延长区间。另外,在深夜时段增加快速班次。
在北陆地区中,增加特急“光辉”增加班次,也加设来往和仓温泉站的班次[17]。特急“白山”2往返班次中1班分割成两段,分别由上野站至直江津站的“浅间”与长冈站至金泽站的“光辉”[17]。另外,途经小滨线的急行“若狭号列车”废止。
广岛地区于3月19日,吴线吴波多比亚站启用[1]
山口地区中,急行“长门”废止。
冈山分社、广岛内社内的普通列车全面禁烟。
四国
1000形柴油列车于高知地区投入服务。
九州
为配合长崎荷兰村豪斯登堡于3月25日开幕,大村线豪斯登堡站启用,早岐站至豪斯登堡站电气化(以上改更于3月10日实行)。新设特急“豪斯登堡”(当初为临时列车)[17]。在博多站至早岐站之间与“绿”结并运行,在博多站至肥前山口站之间与“绿”、“”与“豪斯登堡”3列车结并。“电动列车与柴油列车的协调运输日语協調運転”成为话题的KiHa183系“荷兰村特急”于3月24日结束运行[17](车辆与随后后述的“由布院之森”进行改装)。

4月1日[编辑]

高德线把剩下使用客车列车的1往返班次改用柴油列车,JR四国再没有使用客车行走定期普通列车班次。

7月1日[编辑]

北海道、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18]

北海道
随着新千岁机场站启用实施时刻表修正[18]。在之前来往札幌站至千岁机场站(改正后改名为南千岁站)、苫小牧站之间的快速列车“机场快车”改为来往新千岁机场站,并改名为“机场”。千岁线西之里号志站日语西の里信号場启用。此外,在新开业的南千岁站至新千岁机场站之间的车费需额外加上140日圆(截至2014年4月还在继续中)。
急行“宗谷”2往返班次中的1往返班次改名为急行“佐吕别”(运行区间相同)。
东日本
日本首条迷你新干线新在直通运行新干线与在来线直通运行)山形新干线福岛站山形站开业,使用400系行走“”,共设有14往返班次[18]。在来线特急“翼”改为往来山形站并改名为特急“驹草”[18]
在来线特急“翼”于来往上野站的折返班次行走特急“会津”使用车辆中,由南秋田运输所(现时为秋田车辆中心日语秋田車両センター)485系9卡编成变为胜田电车区(现时为胜田车辆中心日语勝田車両センター)485系7卡编成。同时,485系“常磐”的1往返班次再次连结绿色车厢指定席[18]
山形新干线的线路中,奥羽本线福岛站至山形站之间设有别名“山形线”。在山形线中,上之山站改名为上山温泉站,北上之山站改名为茂吉纪念馆前站
奥羽本线陆羽西线的急行“月山”降级为快速列车。

7月15日[编辑]

九州实施时刻表修正[19]

鹿儿岛本线行走的特急“有明”来往西鹿儿岛站(现时为鹿儿岛中央站)的列车使用新制的787系,并使用新的列车名称,名为特急“[19]。“燕”的爱称曾经在东海道本线中使用。
急行“火之山”升级至特急“阿苏”,急行“由布”升级为特急“由布”,并从JR四国购入KiHa185系日语国鉄キハ185系気動車并运行以上两特急班次[19]。另外,在同年3月“荷兰村特急”曾使用的KiHa183系翻新,并在“由布院之森”中行走,与一直使用中的KiHa71系使“由布院之森”最多可行走2往返班次[19]
日丰本线中,特急“日轮”来往下关站的班次废止[19]
丰肥本线平成站启用。

7月23日[编辑]

四国中,予赞线观音寺站新居滨站之间,与今治站伊予北条站之间电气化,增购7000系电动列车[20]。在同年秋季开始使用8000系电动列车日语JR四国8000系電車试行编成(3辆)行走临时特急“潮风”(冈山站至新居滨站之间)、“石锤”(高松站至新居滨站之间)。

10月22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奈良线六地藏站启用[1]城阳站成为快速停车站。日间设有来往宇治站的班次,并可互相接续。

12月3日[编辑]

东日本中,随着成田机场第2大楼启用,成田线(与京成电铁本线)的机场第2候机楼站启用[21]

1993年(平成5年)[编辑]

3月3日[编辑]

九州中,福冈市营地下铁1号线博多站至福冈机场站之间启用,与其互相直通的筑肥线实行时刻表修正。

3月18日[编辑]

全国实施时刻表修正[22]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
希望”的运行区间延长至山阳新干线博多站,每小时增加1班[22]。在西日本中,新干线300系(3000番台/F编成)投入服务。
东日本
由于特急“成田特快”的指定席经常爆满而不能购入指定票,新制中间车辆,以6卡基本编成运行[22]。部分往来横滨站的班次延长至往来大船站
八高线中,寄居站至高崎站之间部分使用KiHa110系
夜行急行“妙高”整合至夜行急行“能登”而废止。“能登”由14系客车(座席车+B卧铺车)转为489系(西日本车辆)。
随着KiHa110系投入服务,羽越本线新津站至酒田站之间使用客车的普通列车消灭。
大船渡线中,快速“室根”改名为快速“超级龙”。
在4月1日,中央本线(山梨地区)石和站改名为石和温泉站,胜沼站改名为胜沼葡萄乡站,初鹿野站改名为甲斐大和站,别田站改名为春日居町站
西日本
在都市网络中,假日早上的新快速班次于高槻站与芦屋站停站。同时段的快速班次在高槻站至京都站之间各站停车。普通列车于高槻站折返。在黄昏时段,姬路方向的第2班外侧(列车线)快速等待通过芦屋站,等待前往西明石站的快速进行换乘。
JR宝冢线的207系投入服务,开始行走于大阪站至新三田站之间。另外,快速的末班车延迟,于晚上11时时段从大阪出发的班次增加。增加207系于学研都市线上行走。
在3月14日,纪国线(纪势本线)广川海滩站启用。
山阴地区中,特急“矶风”来往博多站改为来往小仓站[22]。另外,山阴本线米子市内的东山公园站启用[1]。知井宫站改名为西出云站,神西站改名为出云大社口站(现时为出云神西站[7]
北陆地区中,于西日本内首列在来线新制特急车辆681系试验车投入服务,并执行于前年12月26日的临时“雷鸟”班次上。
国国
予赞线高松站至伊予市站之间电气化,8000系日语JR四国8000系電車正式投入服务,特急“潮风石锤”中,除了宇和岛站直通班次外,均使用电动列车(为四国首条定期特急列车使用电动列车)。四国的KiHa181系不会执行定期班次[22]。予赞线的特急列车中,基本上于松山站分开两区间[22]。同时,松山站至宇和岛站之间的“宇和海”上下行增加17班,同时使用2000系运行[22]
九州
日丰本线787系投入服务,并开始执行“日轮喜凯亚”班次[22]。另外,新型柴油列车KiHa125形日语JR九州キハ125形気動車投入服务,在3月14日起于唐津线上行走(随后增设在其他线路中行走)。

另外,部分使用客车运行的夜行急行均升级为特急列车。北海道中,急行“球藻”升级为特急“大空”。九州中,急行“开闻、日南”升级为特急“梦燕、梦日轮”[22]。来往东京站的卧铺特急中,所有餐车暂停营业。在东海、西日本普通列车中均全面禁烟。

4月10日[编辑]

东日本东京地区实施时刻表修正。

中央快速线中,在平日早上时段往新宿、东京方向新设“通勤特快”。“青梅特快”于国分寺站停站。
京滨东北线根岸线南武线,三线引入209系(在开始运营日期中,京滨东北线、根岸线是3月1日,南武线是4月1日)。

7月2日[编辑]

东日本房总地区实施时刻表修正[23]

新型特急车辆255系“Boso View Express”投入服务。特急“细波”和“若潮”部分改为“景观细波”和“景观若潮”,并由183系改用255系[23]

另外,于东北地区的干线中使用客车、柴消列车的班次均改用701系。在6月21日该列车开始于秋田地区日语東日本旅客鉄道秋田支社运行。

8月1日[编辑]

东海实施时刻表修正[24]

关西本线富田滨站至四日市站之间成为双线铁路。快速“三重”开始使用KiHa75形[24]

10月1日[编辑]

四国实施时刻表修正[24]

予赞线坂出站至丸龟站之间成为双线铁路[24]。高松地区普通列车的运行时间表有所变更。土赞线的特急列车中,统一使用2000系[24]

12月1日[编辑]

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25]

由于高速巴士的发展,使卧铺夜行列车使用人次减少并大幅削减班次。当中经常磐线的卧铺特急“夕鹤”、经羽越本线的卧铺特急“出羽”、经东北本线的急行“八甲田”、经仙山线奥羽本线的急行“津轻”均废止或变为临时列车[25]。随着“夕鹤”废止,卧铺特急“白鹤”增加1往返班次至2往返班次(起使用583系电动列车日语国鉄583系電車[25]。除了上述列车外,大部分急行列车也废止。
东北本线的特急“初雁”定期列车中,统一使用485系。583系不再执行日间特急班次[25]
上野站出发,跨越黑矶站的唯一日间特急“会津号列车”废止。替代服务为来往郡山站东北新干线接驳列车“Viva会津”[25]。同时,485系“常陆”所有列车再次只有普通车厢[25]
常磐线中,北千住站不再有特急班次停站。
中央本线中,摆式列车E351系于特急“”投入服务[25](在翌年12月开始使用摆式功能)。从新宿站直通至甲府的普通班次全部取消。
东海道线中,增备215系,并执行于部分快速“Acty”、“湘南快车日语湘南ライナー”班次,该列车也开始执行“湘南新宿快车日语湘南ライナー”班次。此外,藤沢駅于货物路轨的快车专用站台落成并开始使用。
高崎线中,在平日黄昏时段新设行走于新宿站至高崎站之间的“Home Town高崎”。
青森地区中,东北本线、大凑线的快速“宇曾利”改名为快速“下北”,使用车辆由KiHa40系改为KiHa100系津轻线中,青森站至蟹田站之间使用柴油列车的普通,大部分转用701系。八户线使用客车的普通班次废止。
秋田地区中,由于拥有一定数量的701系车辆,因此本来使用客车的普通列车大部分改用701系。同时新设“雪洞”、“白神”与“子吉”三种快速列车,行走所需时间有所缩短。而特急“小町”来往青森站的1往返班次缩短至来往秋田站,使来往青森站的“小町”由3往返班次改至2往返班次。

1994年(平成6年)[编辑]

3月1日[编辑]

北海道、九州实施时刻表修正[26]

北海道
摆式列车Kiha281系开始投入服务,行走特急“超级北斗札幌站函馆站之间。使该区间的所需时间缩短最多约2小时[26]。同时,当使用特急乘越札幌站至长万部站之间(经千岁线室兰本线)并没有中途下车时,适用于该路段的车费、费用计算特例(以经函馆本线(俱知安站小樽站)营业距离计算)在此改正后废止。将会改为按实际乘车路俓计算车费与费用[26]
在5月16日,函馆本线砂川站上砂川站之间(通称:上砂川支线)废止,转为巴士服务。
西日本
207系(1000番台)在JR神户线、京都线的普通列车中投入服务(运辆区间为西明石站至京都站之间。部分列车会驶进加古川站及琵琶湖线草津站)。另外,201系开始驶入湖西线。4月1日,223系于阪和线投入服务。
九州
福冈地区中,813系投入服务。
日丰本线延冈站宫崎站之间提速,所需时间缩短10分钟,平均66分钟行毕该区间,最快列车只需60分钟[26]
部分特急“”使用787系[26]大村线引入KiHa200系日语JR九州キハ200系気動車
香椎线舞松原站长崎本线高田站启用。

6月15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关西机场线暂定开业,行走于天王寺站至关西空港站之间的“关空快速”开始运行,使用车辆为223系。实施中该列车是把来往日根野站的快速列车延长至来往关西机场站。

7月1日[编辑]

九州实施时刻表修正[27]

“鸥”增加班次使用787系,“有明”统一使用783系[27]。由于“有明”最低限度使用5卡编成,因此使用柴油机车牵引往丰肥本线水前寺站(熊本站至水前寺站之间为普通列车)终止[27]

7月15日[编辑]

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28]

为了增强新干线的运输能力而开发的E1系Max日语Max_(鉄道車両)”开始于东北、上越新干线运营[28]

8月20日[编辑]

西日本(广岛地区)实施时刻表修正。

可部线中,与ASTRAMLINE的换乘站大町站启用[1]绿井站新设列车交会设备,于古市桥站折返列车延长至绿井站。
另外,为了准备于10月举行的亚洲运动会中的铁路接驳要求,各线加设临时列车(在可部线的临时列车中,在亚洲运动会完结后,多数临时列车继续运行)。另外在10月1日,吴线安艺长滨站启用[1]

9月4日[编辑]

西日本的都市网络实施大规模时刻表修正[29]

随着关西国际机场启用,使用281系行走的特急“”开始运行[29]。在日根野站中,来往和歌山方向的所有快速列车与部分南纪方向的特急列车开始停站。而“黑潮”、“超级黑潮”新宫方向的运行时间表延后约20分钟[29],天王寺方向则提早约10分钟。另外,随着关空快速正式运行,其快速开始直通至大阪环状线,223系不再驶入和歌山站(直至后来,在1999年5月10日‘纪州路快速’才再次驶入和歌山站)。
和歌山线的221系开始驶入和歌山站。
在日间JR神户线的快速中,来往加古川站的班次与来往姬路站的班次出发顺序掉转。JR宝冢线的早晩列车延长至来往新三田站、篠山口站。在星期六及假日,207系开始驶入至草津站。
大部分线路的星期六时间表整合至假日时间表。但是,由于部分区间与南海机场线共用的关系,阪和线、大和线路、大阪环状线还暂时不可把两时间表整合。
凑町站改名为JR难波站,叡山站改名为比叡山坂本站,嵯峨站改名为嵯峨岚山站[7]。琵琶湖线南草津站启用[1]

12月3日[编辑]

以东日本、东海、西日本为中心,JR各公司实施全国性时刻表修正[30]。只限此站,由每年3月实施的全国时刻表修正改为12月[31]。当年的全国时刻表修正是在12月,使1995年的全国时刻表修正不见了。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
东京站在晚上10时正出发前往名古屋的临时“光”(中途不停站)改为临时“希望”(同样中途不停站),在名古屋站到达时间提早约15分钟[30]
JR北海道
函馆本线把剩下使用客车行走普通列车的1往返班次(行走小樽站岩见泽站)改用电动列车。50系51形客车日语国鉄50系客車的一般规格车与ED76形500番台电力机车不再运行普通列车班次。
JR东日本
E351系开始运行“超级梓[30]
横滨线所有列车统一使用8卡编成,并开始连结6门车辆。
E217系横须贺线总武快速线投入服务。
东北本线盛冈站一之关站之间,使用客车运行的普通列车均改用701系电动列车,奥羽本线增加使用701系的班次。
常磐线、磐越东线平站改名为磐城站山田线浪板站改名为浪板海岸站只见线的会津桧原站的“”字写法改为“”。
西日本
第三部门铁道智头急行智头线开通。新设特急“超级白兔、白兔”来往新大阪站至鸟取站仓吉站之间,途经智头急行线,车辆使用HOT7000系KiHa181系[30]。同时,途经播但线的特急“滨风”中,1往返班次变为临时列车,使定期列车由3往返班次减至2往返班次[30]
伯备线的特急“八云”中,把连结瞭望车的绿色车厢改名为“超越八云”[30]
在都市网络中,由于各线路已于9月4日实施大规模时刻表修正,因此此时刻表修正没有大变动。
四国
特急“潮风”“石锤”“宇和海”各增加1往返班次[30]
所有普通列车均全面禁烟。
予赞线高濑大坊站改名为三野站
夜行列车
九州卧铺特急“瑞穗ほ”与“朝风1、4号”(所谓“博多朝风”)的1往返班次变为临时列车。来往大阪站新潟站之间的卧铺特急“”变为临时列车[30]。“博多朝风”成为临时列车后而释出的“朝风”(客车)编成使用在青森方向的卧铺特急“白鹤”,使583系日语国鉄583系電車减少于特急运用。

12月27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在早上时段,“阪和线”来往天王寺站的关空快速1往返班次延长至来往天王寺站,当中直通至“大阪环状线”行整一圈。在京桥站至天王寺站之间为各站停车。

1995年(平成7年)[编辑]

于1月17日发生阪神大地震,因此东海道、山阳本线(JR神户线)运行停止。随后每次路段重开时实施时刻表修正。这些时刻表修正参阅“日语“JR神户线”重开时序一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月16日[编辑]

北海道实施时刻表修正[32]

函馆本线星见站启用,札沼线(学园都市线)太平站篠路站之间成为双线铁路[32],东篠路站改名为拓北站,釜谷臼站改名为爱之里公园站,大学前站改名为北海道医疗大学站

4月1日[编辑]

阪神、淡路大地震的修复工程完成,JR神户线再次全线开通。在早上繁忙时间中,新快速临时增加班次,117系再次驶入姬路站。另外,已经停止使用的神户站1号站台重开,该站台只在早上时段中,快速和新快速停站等待时使用。大阪方向的外侧快速班次中,不再于大久保站等待列车通过。207系不再驶入草津站。

在4月8日,山阳新干线新大阪站至姬路站之间修复工程完成,东海道、山阳新干线同日起全线重开。

4月20日[编辑]

由于阪神大地震而进行修复工程关系,于西日本、九州的时刻表修正顺延至此日实施[33]

西日本
北陆本线中,新制的681系运行新设的特急“超级雷鸟(雷鸟〈Thunderbird〉)[33]
山阴本线中,翌年园部站至福知山站之间将全段电气化前,绫部站至福知山站率先在今天电气化。
JR神户线中,部分往神户方向的快速停尼崎站
JR宝冢线中,207系开始驶入篠山口站。
阪和线中,“关空特快翼”登场。
九州
日丰本线中,新设使用883系运行的“音速日轮[33]。另外,“日轮”来往西鹿儿岛站的班次消灭,并新设来往宫崎站至西鹿儿岛站之间的特急“雾岛[33]。卧铺特急“彗星”改为来往南宫崎站[33]。日丰本线吉富站启用。

同日,东海的383系电动列车的原型车投入服务,于4月29日开始运行临时“信浓”。

6月12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在早上和黄昏时段,快速列车加停神足駅(现时为长冈京站)。

9月1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整合JR神户线的临时新快速班次。当中,黄昏时段大阪站 → 姬路站之间的新快速班次在15分钟增加2班。长冈京站(当日从“神足”站改名[7])在平日成为快速停车站,尼崎站增加快速停车班次。在星期六及假日,新快速加停高槻站和芦屋站。在本线系统中,48辆223系(1000番台)投入服务。在平日行走于安土站至上郡站之间,在星期六及假日行走于米原站至网干站之间(实际开始营业日在同年8月12日)。JR宝冢线中,部分列车从新大阪出发改由吹田出发(新大阪站 → 吹田站之间为不载客列车)。

また、九州では普通列车が全面禁烟となった。

9月4日[编辑]

北海道深名线废止,改由巴士服务。

9月30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大和线路中,日间来往柏原站的班次延长至来往王寺站。

10月1日[编辑]

东海实施时刻表修正[34]

身延线中,急行“富士川”升级至特急“富士川”,并改用373系[34]。同时,该线部分列车时间表进行变更。

12月1日[编辑]

以东日本为中心实施大规模时刻表修正[35]

新干线中,由于东北新干线东京站至宇都宫站之间的利用率增加,加设东京站至那须盐原站之间的各站停车班次“那须野”,“山彦”的停车站规则大幅重整,使仙台、盛冈方向的班次更快到达与减轻拥塞程度。这是修正是东北新干线在1982年启用以来最大规模的改动[35]。另外,“翼”增加1辆中间车厢在编成内,使由6卡编成增至7卡编成[35]
在来线中,由于新特急“那须野”与新干线列车名重复,因此改名为新特急“Home Town栃木”(下行)和新特急“早安栃木”(上行)[35]
东北地区中,增备701系,使使用客车的普通列车改用电动列车。当中,磐越西线再没有使用客车行走普通列车。特急“田泽”中,来往东能代站的1往返班次缩短至来往秋田站。奥羽本线(秋田地区)井川樱站启用,花轮线汤濑站改名为汤濑温泉站,陆中花轮站改名为鹿角花轮站
新潟地区中,E127系日语JR東日本E127系電車投入服装。米坂线玉川口站花立站在这次修正中废止(在东日本内,除转为第3部分铁道线外,于1987年4月成立至今首两站废止)。
首都圈中,横须贺线总武快速线开始引入E217系,开始取缔一直使用中的113系,在房总地区中,设有空调的113系取代非空调的113系。在常磐线中,东日本内首列交直流一般型电动列车E501系投入服务。京叶线葛西临海公园站海滨幕张站加设待避线,以方使提速。
西日本中,JR神户线2班临时新快速延长至高槻站、草津站。

1996年(平成8年)[编辑]

3月16日[编辑]

主要在首都圈以西各地实施时刻表修正[36]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
增加300系投入服务,在拥塞率高的周未黄昏时段为中心,增加“希望号”班次,使东海道区间的班次分布为“2-7-3”(即是每小时设有2班“希望”、7班“光”、3班“回声”班次)。增加的“希望”班次中,会加在定期下行“希望”班次后,定期上行“希望”班次前。因此除了早上外,东京站没有在正点出发的定期列车[36]
在夜间时段,上下行各1班“希望”加停新横滨站[36]
米原站停站的“光”也加停岐阜羽岛站[36]。同时,东京站至新大阪站之间半数“回声”缩短至来往名古屋站[36]
东日本
八高线八王子站高丽川站之间电气化,开始直通运行至川越线青梅线中央线快速103系201系209系3000番台于电气化区间投入服务。在高丽川站把系统分离。在东京都内再没有定期柴油列车运行。非电气化区间(高丽川站至高崎站之间)统一使用KiHa110系
埼京线延伸至惠比寿站
京滨东北线根岸线中,随着更多209系投入服务,205系引退。
鹤见线大川支线中,武藏白石站的专用站台撤走,鹤见站的直通运行形态变更。在JR中,使用唯一存在的17米级旧形国电日语旧形国電Kumoha12形之定期班次终结。
陆羽东线有备馆站启用,使方便乘客前往有备馆日语有備館
东海
使用165系行走来往静冈站的急行“东海”均改用373系并升级为特急[36]。来往大垣站的夜行普通列车改用373系,除了部分区间外,均升级至全车指定席的快速列车,并名为“月光长良号列车[36]。另外,于饭田线的临时急行“伊那路”改用373系电动列车并升级为定期特急[36]
西日本
山阴本线园部站绫部站之间,京都丹后铁道宫福线全线均电气化,使用柴油列车的特急“朝潮”、急行“丹后”与“宫津”均废止。新设来往京都站电动列车特急“城崎”、“桥立”、“丹波”,以及来往新大阪站的电动列车特急“文殊[36]。这些特急运行区间的特急费用中,由A费用变为B费用,实际上是减价。山阴本线鍼灸大学前站启用[1]。殿田站改名为日吉站[7]
OCAT日语大阪シティエアターミナル启用,同时JR难波站地底化。增加来往JR难波站的关空快速班次(但是,连结指定席与行李车厢于4月才正式开始服务)。增加“关空特快翼”班次。另外,驶入关西机场站的非223系班次大幅减少。关空特急“遥”于早晩的临时班次,以及来往京都站的临时班次均成为定期班次[36]
新快速的东边运行区间延长至长滨站与近江今津站。在湖西线非特急班次中,再次设有通过车站。在早上和黄昏的临时新快速班次变为定期班次。新设前往播州赤穗的新快速班次。长冈京站的快速停车站中,扩展至毎日所有快速列车。在黄昏繁忙时间,往西明石的快速班次延长至姬路方向,在这时段增加列车待避情况。207系编成中,统一为8卡车厢,并主要在早上、黄昏及来往京都站的班次中使用,同时207系不再驶入湖西线以及加古川站。在大阪于晚上9时出发的时间表编排中,以15分钟为一循环。使新快速、快速各增加至4班,普通增加至8班。新快速开始以12卡编成运行。
湖西线中,在早上繁忙时间增加快速列车班次,在黄昏设有从大阪出发的外侧(列车线)快速班次。
JR宝冢线中,从福知山出发前往大阪的首班快速列车变更,增加了普通列车从新三田出发。西宫名盐站成为快速停车站。另外,从大阪出发往丰冈、城崎的普通列车废止。
大和线路中,日间驶入和歌山线高田站与来往奈良站的普通列车增加班次。大和小泉站郡山站的停站班次增加。
播但线中,急行“但马”整合至特急“滨风”,急行“但马”废止。“滨风”回复3往返班次,停车站方面增加福崎站寺前站,使再没有播但线内不停站班次。
广岛地区中,可部线的加计站首班车延迟出发(早上4时至6时时段取消)。艺备线来往志和口站的列车中,随着取消夜间停泊,列车起延长至来往三次站。
四国
德岛线中,特急剑山开始运行,部分班次直通至土赞线高知站[36]
在4月26日,6000系电动列车开始投入服务。
JR九州
更多883系投入服务,使运行车辆运用整理[36]。不再使用783系运行“”、“日轮”,不再使用787系运行“鸥”。“燕”统一使用787系,“鸥”统一使用783系[36]

在修正前,于同年1月10日JR北海道、JR四国、JR九州3公司进行车费调整。是在1989年4月1日引入消费税而影响车费外,JR成立后首次车费调整。在国铁时代一直延续,6间JR旅客公司共用的车费体系崩塌。特别是在包含新下关站至小仓站至博多站之间之内,使用新干线(JR西日本)与使用在来线(JR九州)的情况下,车费会有所不同。而JR四国中,包含濑户大桥在内,本四备赞线、儿岛站至宇多津站之间的车费需额外增加100日圆(截至2014年4月还持续中)。

3月30日[编辑]

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37]

由于建设秋田新干线田泽湖线暂停运营1年。盛冈站大曲站之间开设替代巴士服务[37]。同时开设经北上线的替代特急列车秋田接力”,设有11.5往返班次,使用KiHa110系的特急规格车辆运行[37](使用B特急费用)。而本来于田泽湖线上行走的特急“田泽”则改为来往秋田站至青森站之间,共设有2往返班次[37]
东北本线盛冈站青森站之间使用客车的普通列车班次均改用701系。使东北本线中再没有客车运行普通列车班次。

4月27日[编辑]

东叶高速铁道东叶高速线启用,开始与中央线各站停车、营团地下铁(现时为东京地下铁)东西线互相直通运行(已经在3月16日时刻表修正中进行变更)。

7月18日[编辑]

九州实施时刻表修正[38]

宫崎机场线启用,“日轮”部分班次开始驶入该线[38]。同时,日南线南宫崎站至宫崎机场线分支点电气化[38],在分支点的田吉站启用。另外,下行“梦燕”于博多站的出发时间是在跨日后,以方便最尾一班“希望”可换乘“梦燕”[38]。随着宫崎机场线启用,宫崎站至宫崎机场站(南宫崎站)之间的特急列车(卧铺特急“彗星”除外)中,只需普通乘车票便可使用。此外,是次启用的宫崎机场线中将收取额外120日圆的费用(截至2013年6月还在实行)。

7月20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JR神户线中,日间于神户站折返的普通列车延长至于须磨站折返。使大阪站至须磨站之间的各站停车班次设有每小时8班以上。另外,207系再次驶入草津站,但是还未再次驶入湖西线。

7月25日[编辑]

东海实施时刻表修正。

特急“信浓”由使用381系日语国鉄381系電車改由新制造的383系,以提升速度[39]。在此日后,于东海出发的特急列车均冠上“广宽视野”(日语:ワイドビュー,Wide View)[39]

7月31日[编辑]

西日本中,纪势本线(纪国线)引入新型摆式特急车両283系。使用381系日语国鉄381系電車运行的“黑潮”中3往返新宫站班次均变为“超级黑潮 海洋飞箭”[39](时间表上没有转变)。同时381系的运用上有所改变,定期“黑潮”所有列车均连结绿色车厢指定席。

9月1日[编辑]

北海道富良野线中,绿丘站启用。

10月1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JR神户线甲南山手站启用[1]

10月5日[编辑]

西日本在部分都市网络线路中实施时刻表修正。

阪和线大阪环状线大和线路的星期六时间表整合至假日时间表。

12月1日[编辑]

东日本中,以首都圈为中心实施时刻表修正[40]

各线的星期六时间表整合至假日时间表。
中央线快速中,快速运行时段大幅延长。
武蔵野线中,所有列车统一8卡编成,并不再使用201系
外房线中,东浪见站长者町站之间成为双线铁路。
特急“若潮”、“细波”部分区间的最高时速提高,使所需时间缩短数分钟[40]
东海中,383系正式执行“(广寞视野)信浓”班次,381系的定期运用废止[40]。另外来往大阪站的“信浓”与急行“高山”加停新大阪站

1997年(平成9年)[编辑]

3月8日[编辑]

西日本的都市网络实施时刻表修正[41]

JR东西线启用,途经该线路,开始运行直通运行班次来往JR神户线、JR宝冢线至学研都市线[42]。日间时段中,设有普通列车来往高槻站至尼崎站、须磨站之间,与松井山手站至西明石站之间(须磨站至西明石站之间只可使用207系)。同时,在JR京都线中使用207系的班次大幅减少,不再驶入京都站,但再次驶入加古川站。在早上高槻站→大阪站之间的班次加密至约4分钟一班。从吹田出发的班次延长至从高槻出发,103系再次驶入高槻站。在JR神户线的尼崎站中,所有新快速、快速均停站。高槻站中,所有新快速均停站。另外,早上前往大阪、高槻的新快速班次延长至京都方向。另外,44辆223系(1000番台)投入服务,日间快速班次统一使用221系,新快速开始与221、223系连结运用。
学研都市线中于早上繁忙时间新设快速班次。而日间每小时设有8班(快速、普通各4班,而京桥站至四条畷站之间区间每小时设有6班)班次,来往木津站的班次增加至每小时2班。另外,使用车辆方面统一使用207系7卡编成。
JR宝冢线中,日间直通至JR东西线的快速班次以宝冢站为终站。黄昏设有较快捷的快速班次,在这个时段中,普通前往新三田的班次延长至篠山口。
湖西线中,黄昏设有快速班次从京都出发,同时永原站的末班车延迟出发。
嵯峨野线中,早上增加1班班次。京都站换乘新干线的换乘时间改善(换乘时间缩短)。在黄昏繁忙时间设有快速班次前往福知山站。
大和线路水,久宝寺站升级为区间快速停车站。在日间来往加茂站的列车与直通至和歌山线来往高田站的列车均增加班次。来往王寺站的2班普通延长至来往奈良站。使日间大部分时间,JR难波站至奈良站之间所有车站每小时最少6班班次。在上述提及更多223系投入服务,使部分221系转移至在大和线路上行走,日间的大和路快速、区间快速使用221系运行。
和歌山线、樱井线中,新设列车来往奈良站-高田站-和歌山站之间。(以往起来往王寺站,不会驶入樱井线)
今宫站中,新设大阪环状线专用站台,使今宫站成为大阪环状线与大和线路的换乘站。
学研都市线中,旧式自动闸机翻新。在都市网络中,各线路也开始引入自动闸机。
赤穗线中,早上和黄昏的快速班次改为新快速班次。另外,直通至JR神户线的列车增加1往返班次。
当日起,JR东西线的7座车站启用(新设所有中途站),奈良线JR藤森站启用[1],学研都市线上田边站改名为JR三山木站,田边站改名为京田边站[7]。随着JR东西线启用,学研都市线京桥站至片町站之间废止。
超级雷鸟(Thunderbird)”改名为“雷鸟”(Thunderbird,日文名字使用了雷鸟英文译音),“超级黑潮(海洋飞箭)”改名为“海洋飞箭”[42]

3月22日[编辑]

各JR公司实施时刻表修正[43]

新干线
东日本第二条迷你新干线,秋田新干线启用。新设使用E3系运行的“小町”列车,来往东京站至秋田站之间,共设有13往返班次(当中1往返班次以仙台站为终站)。“秋田接力”完成使命随即废止。东北新干线中,E2系投入服务,在执行班次时最高时速达275km/h[42]
在西日本方面,山阳新干线“希望”中引入新造的500系。该车辆执行“希望”时最高时速达300km/h,为当时日本营业列车中最高时速记录[42]
JR北海道
摆式列车Kiha_283系投入服务,并行走于札幌站至钏路站之间的特急“超级大空”,路轨等铁路设备改善使列车大幅度提速[42]
札幌都市圈中,继前年12月引入731系后,本次修正中引入Kiha201系。在电气化区间中,两系列车结并运行,成为“电动列车与柴油列车的协调运输[42]
在4月1日,留萠本线改名为“留本线”。留萠站改名为“留”站石北本线相之内站改名为相内”站。东相之内站改名为东相内”站
JR东日本(在来线)
东日本继续淘汰卧铺特急,经东北、陆羽东、奥羽本线的“”改经上越、羽越线(同时与“鸟海”合并)[42]
关于秋田新干线的改轨距工程,被停止运营并设置代行巴士的田泽湖线重开,除秋田新干线的列车外,设有普通列车并使用701系5000番台[42]
来往秋田站至青森站之间的特急“田泽”改名为特急“羚羊[42]。在通常时期,编成数由5卡减少至3卡。
磐越西线中,中山宿站废除之字形轨道。而陆羽东线中6个车站改名,气仙沼线中大谷站改名为大谷海岸站
横滨线中,八王子南野站于4月1日启用。
JR西日本(在来线)
第三部门铁道北越急行北北线开业。成为东京与北陆地方最短线路的一部分,为了上越新干线换乘而设,主要行走于越后汤泽站至金泽站之间,使用485系681系行走的特急“白鹰”开始运行,当时设有10往返班次[43]。同时,设长冈站换乘的特急“光辉”完成使命而废止[42]
来往米原站的特急“闪耀”整合至“加越”[42]
山阴本线(米子地区),使用客车的普通列车“大仙”中,除了快速运输区间外均取消。同时,特急“八云”提早首班车时间与延迟末班车时间,不再设有来往松江站班次,统一来往出云市站[42]
广岛地区中,艺备线于日间时段来往广岛站至下深川站之间每小时增加至2班。急行“千鸟”备后庄原站 → 备后落合站之间变为普通列车。在此修正前后,大幅削减使用Kiha58系于艺备线行走的班次。
在4月1日,美祢线南大岭站大岭站 (日本)之间(通称“大岭支线”)废止。
九州
来往博多站至大分站之间途经小仓站的特急名称统一为“音速”,每小时设有1班[42]日田彦山线一本松站启用。

在此修正中,东日本所有普通列车均全面禁烟。而主要在普通列车、都市圈列车中设置的银色座位改名为“优先座”。(优先)使用对象由长者扩展至伤残、受伤人士、孕妇与陪同婴儿人士,在车厢内使用新的标记。

在4月1日,日本消费税由3%增至5%。同时随着引入特别地方消费税,各公司的车费与费用进行修正。

9月1日[编辑]

西日本的都市网络实施时刻表修正。

尼崎站站内的改善工程完成,使JR神户线(内侧线)与JR宝冢线可以互相直通运行。来往尼崎站的普通与来往大阪站至新三田站之间的普通列车合统(同时,201系开始驶入JR宝冢线)。JR京都线中,增加使用207系的班次,并再次驶入京都站。在星期六及假日再次驶入草津站。103系再次驶入京都站(该列车站冢本站)。于福知山线行走的特急列车和急行“大山”加停尼崎站。JR宝冢线直通至JR东西线的1班普通列车改为直通至湖西线。在早上时段1班从福知山前往大阪的列车改变为快速列车,同时增加从新三田出发的普通列车。
新快速中,平日早上5时时段从姬路出发前往大阪的班次将会在7时时段折返往姬路。在晚上于晚上11时时段增加从大阪出发前往姬路或野洲的班次。在早上繁忙时段,增加从加古川出发的普通列车(从2班增至5班)。随着京都站新大厦全面落成,JR京都线在日间来往京都站的普通列车复活,此车站每小时最少设有8班或以上班次。高槻站至京都站之间增加各站停车与快速班次(除了黄昏从大阪出发的外侧快速外),新快速8班停车的时段延长至晚上9时时段。
学研都市线中,首班、末班车由长尾站均延长至松井山手站。
大和线路中,久宝寺站的待避线(只限JR难波方向,奈良方向于1998年3月14日完成)启用,使该站可以让区间快速和普通列车互相换乘。
奈良线中,日间来往宇治站的班次延长至城阳站。
从天王寺站出发的首班车,并行走大阪环状线一圈的列车定为关空快速。
在关西机场线水,只限部分日子提早首班车。

10月1日[编辑]

以东日本为中心实施时刻表修正:

新干线
为准备于4个月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陆新干线高崎站长野站之间“长野新干线”(后来该区间通称长野新干线)开业,使用E2系行走“浅间”东京站至长野站之间最快只需1小时19分钟(比在来线特急快一半)。同时,信越本线碓冰峠区间,横川站轻井泽站之间废止(转为JR巴士运营)(为在JR东日本成立以来,除转为第3部分铁路外,首条废止的线路(区间))。而轻井泽站至篠之井站之间转让至第三部门铁道“信浓铁道”。
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的列车名称改为按速度与目的地分辨,“青叶”、“朱鹭”均整合至“山彦”和“朝日”,“青叶”与“朱鹭”消灭。上越新干线东京站至高崎站、越后汤泽站(在冬季期间为Gala汤泽站)之间的区间列车名为“谷川”(同时,在来线特急的“新特急谷川”改名为“新特急水上”)。
在东京站新干线站台(20、21号站台)扩展至2面4线站台(由12、13号站台改编号为22、23号站台),使1991年6月20日东北新干线延长至东京站后,还在上野站出发的定期列车均延长至东京站。
JR东日本、西日本的在来线
随着北陆新干线(高崎站至长野站之间)先行开业,特急“浅间”、“白山”废止。而“能登”再次改经上越线
长野站至直江津站之间中,“浅间”的替代列车由北陆新干线的接驳列车代替,包括普通列车快速“信越接力妙高”(后来改名为“妙高”)。而来往长野站至新潟站之间的急行列车“赤仓”整合至特急列车“丰收”。
常磐线中,引入E653系。上野站至水户站、胜田站之间的特急“新鲜常陆”登场,使用485系的班次激减。而“超级常陆”、“新鲜常陆”、“常陆”列车编号由各自列车编排,改由3列车共用编排。
随着在来线特急“浅间”、“白山”废止,高崎线、宇都宫线增加班次。在日间时段的时间表规律化。中央本线的特急“”、“甲斐路”的车辆升级至较新的车辆(从旧“浅间”车辆)。
信越本线(长野地区)今井站五能线秋田白神站启用。在同年12月27日,上越线上越国际滑雪场前站启用。
新特急“水上”、新特急“草津”部分列车改变为在大宫站至深谷站之间不停站(通过熊谷站)。上牧站所有“水上”、“草津”列车均通过。
东海
在名古屋地区的中央本线中,增加来往名古屋站至多治见站之间的快速列车班次。夜行急行“筑摩”由客车(12系座位车 + 14系B卧铺车/西日本车)改由383系(在大阪站后改为执行“信浓”班次)运行。
四国
土佐黑潮铁道宿毛线中村站宿毛站之间)开业,土赞线部分来往中村站的特急“南风”、“四万十”、“足折”延长至来往宿毛站。

11月29日[编辑]

西日本一方实施时刻表修正。

新干线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中,500系开始驶入东京站。“跳过名古屋”而闻名的“希望301号”(往新大阪)与后续“希望1号”(往博多)整合(于东京站的出发时间提早至早上6时,并停新横滨站),使“希望301号”废止。于新横滨站停站的“希望”由3班增加至16班。另外,“光”引入300系以提升速度。而新岩国站东广岛站成为“光”的通过站。
在来线
来往东京站,九州方向卧铺特急的运行区间缩短。当中,“”缩短至来往熊本站,“富士”缩短至来往大分站
在1995年7月发生豪雨(7.11水灾日语7.11水害)而不能通行的大糸线中,南小谷站至小泷站之间重开,大糸线于同日全线再开。
在冈山地区中,新设来往冈山站至鸟取站之间,经智头急行线的特急“因幡”。途经津山线因美线的急行“砂丘”废止。同时,津山线大部分快速变更为“寿”,剩下1往返班次行走急行“津山”(使用半车厢为绿色车厢的Kiroha28于2003年废止)。
广岛地区中,艺备线末班车延迟至晚上11时,使末班“希望”可换乘艺备线末班车前往志和口站。

1998年(平成10年)[编辑]

3月14日[编辑]

实施西日本、四国时刻表修正。

东日本
在京滨东北线、根岸线中,更换209系的工程完成。
横滨线快速加停相模原站
武藏野线东松户站常磐线常陆野牛久站、东北本线(盛冈地区)紫波中央站启用。
中央本线中,由于在前年10月发生大月站列车相撞事故日语大月駅列車衝突事故使E351系受损,其替代编成在制造新车前设有暂时措置。当中,特急“超级梓”的2往返班次使用183、189系运行并改名为“梓”(编号不变。为E351系“超级梓”运输日)。
西日本
JR神户线中,随着明石海峡大桥启用,舞子站成为快速停车站(只限使用电车线的快速列车),所有外侧快速均停西之宫站(现时为西宫站)。在早上2班从大阪出发前往姬路方向行的快速列车改从野洲出发(在京都站起为快速列车:在早上4时时段一直设有列车前往京都方向,在早上5时时段新设班次)。在星期六及假日晚上10时时段增加1班新快速。
增加直通至播州赤穗站的新快速班次,赤穗线每日都会有223系行驶。另外,在平日中午前,增加1往返班次,在大部分时段设有2班。
播但线姬路站寺前站间电气化,在早上和黄昏增加班次。电气化区间使用103系的改造车辆(3500番台)。
JR宝冢线延迟末班车,末班车由前往宝冢延长至新三田。东西线的末班车由前往尼崎延长至宝冢。
草津线中,晚上于贵生川站折返的班次延长至柘植站
大和线路中,久宝寺站两方向均可互相换乘。在晚上增加区间快速班次。直通至和歌山线的1班区间快速改为前行五条,使和歌山线的221系不再驶入和歌山站。
关空特急“遥”加停日根野站
四国
高德线中,部分特急“涡潮”由使用2000系柴油列车改用改良型号通称“N2000系”,并以130km/h运行。同时的橘镇站启用。
德岛线中,特急“剑山”部分班次直通至牟岐线。而急行“吉野川”的车辆改用特急型车辆KiHa185系柴油列车。

7月10日[编辑]

由东海与西日本共同开发的卧铺电动列车285系电动列车引入服务,行走特急“出云”1往返班次与“濑户”,该车辆设有爱称“日出特快”(日语:サンライズエクスプレス),因此列车爱称中均改名为“日出出云”和“日出濑户”。“日出出云”由于运行车辆动力关系,由本来途经山阴本线改为途经伯备线。而使用客车的“出云”1往返班次中,由来往滨田站缩短至出云市站。使在JR四国内使用客车的定期旅客列车消失。

10月3日[编辑]

西日本实施时间表条正。

新干线
更多“希望”使用500系。
在来线
JR神户线中,日间来往须磨站折返的普通列车延长并统一来往西明石站。使大阪站至西明石站之间各站每小时最少设有8班以上列车停站。在毎日早上时段设有于大久保站折返的普通列车。改善琵琶湖线车站的换乘情况。在JR宝冢线中,从吹田出发的列车改从高槻站出发,来往新大阪站的班次延长至来往高槻站。学研都市线中,从长尾出发前往京桥的列车延长至冢口
阪和线中,223系付属2卡编成的连结位置由大阪一方改为关西机场一方。加设于天王寺出发于大阪环状线上运行一圈的关空快速班次。
在广岛地区中,延迟可部线的末班车。在艺备线中,急行“帝释”的时间表提早,使可以换乘广岛站的“希望”。

12月8日[编辑]

北海道、东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44]

增备Kiha283系。在“大空”1往往班次改为“超级大空”,“北斗”1往返班次改为“超级北斗”[44]
秋田新干线小町”所使用的E3系,由5卡编成增至6卡编成[44]
赤羽站附近的高架化工程完成,东北货物线(现时为湘南新宿线行走的其中一段线路)成为双线铁路。宇都宫线高崎线实施时刻表修正。两线中,早上上行增加1班班次前往池袋,该列车在到达池袋站后,使用前往新宿的同一个站台,以便换乘。同时在“成田特快”中,3班前往成田机场的班次延长至从大宫出发,另外2班的终点站延长至大宫。
中央·总武线各站停车中,209系500番台投入服务[44]
常磐线中,随着增备E653系,使用485系运行“常陆”均变为使用E653系运行“新鲜常陆”[44]。因此,来往上野站的485系定期特急列车消失[44]。“清爽常陆”、“Home Town常陆”的爱称废止,“回家快车土浦”废止。
大糸线中,E127系100番台日语JR東日本E127系電車投入服务[44]
特急“白鹰”在北北线内的最高速度起升至150km/h[44]

1999年(平成11年)[编辑]

2月7日[编辑]

西日本(广岛地区)实施时刻表修正[45]

吴线水尻站狩留贺滨站启用[1]川原石站迁移并新设列车交会设备,增强运送力[45]。同时,本来只在日间行走的快速列车增设于繁忙时间行走,使吴站以东至广岛站以西的所需时间缩短[45]

3月13日[编辑]

各地实施时刻表修正[45]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
700系开始引入服务[45]厚狭站加设新干线站台,该新干线车站只有“回声”停站[45]
东日本
随着山形新干线延长至新庄站的工程进行中,奥羽本线在山形新干线延伸线路山形站新庄站之间暂停服务,开设替代巴士服务。同时特急“驹草”和快速“月山”废止。
磐越西线中,本来在新潟县内静态保存的C57 180日语国鉄C57形蒸気機関車180号機复原,并开始运行来往会津若松站新潟站之间的快速“SL磐越物语日语SLばんえつ物語号”,主要在日本黄金周与圣诞节的星期六及假日运行。
昨天3月12日,两毛线前桥大岛站启用。
西日本
加古川线的时间表调整,使班次间隔较均等。
山阴本线中,于1993年3月18日时刻表修正中从神西站改名为出云大社口站,在这些修正中再改名为出云神西站[7]
四国
德岛线急行“吉野川”整合至特急“剑山”,使四国内所有急行列车废止(在JR6间旅客铁路分司中为首间)[45]高德线的特急“涡潮”不再直通至牟岐线[45]。牟岐线中,新设直通至高德线或德岛线的特急“室户[45]。另外,“Marine Liner”在下午3时以后前往高松的班次均停妹尾站。
九州
佐世保站长崎站之间新设日本首列以人名命名的特急列车“西博尔德[45]。来往博多站至熊本站之间的“有明”增加班次,使日间该特急每小时设有3班[45]。来往博多站至大分站之间的“音速”提速,最快的班次只需1小时59分[45]

4月1日[编辑]

西日本中,随着日本环球影城(USJ)兴建中,樱岛线安治川口站樱岛站之间的走线变更,并实施时刻表修正。该区间的营业距离增加0.1公里。

5月10日[编辑]

西日本的都市网络实施时刻表修正。

更多223系2000番台投入服务,新快速于早上繁忙时间的最高时速提升至130km/h。该时段中需待避的车站增加御着站土山站和大久保站。外侧快速不再使用113系运行。于安土出发的新快速班次中,直至草津站都是各站停车。
奈良线、湖西线均延迟末班车,以方转让新快速换乘以上两线末班车。
樱岛线再没有班次来往京桥站,缩短编成并增加班次。
学研都市线中新设区间快速。在日间来往京桥站至四条畷站之间的班次改以4卡编成。
阪和线中,新设直通至大阪环状线的纪州路快速,该列车与关空快速于日根野站进行结并与分离列车。同时,“关空特快翼”废止,而“关空快速”不再设有班次编号。三国丘站成为快速(包括关空快速、纪州路快速和B快速)停车站(同时,来往天王寺站至凤站之间由“区间快速”变更为“快速”)。纪伊站六十谷站成为快速(包含纪州路快速)停车站。随着运行形态变更,由7抽223系(0番台)2卡编成、9抽6卡编成改为9抽3卡编成和9抽5卡编成,由于车头不足,因此4架223系2500番台投入服务。
纪国线(纪势本线)来往御坊站与来往纪伊田边站的班次互相出发。

7月2日[编辑]

九州中,鹿儿岛本线枝光站至八幡站之间的走线变更,新线路中太空世界站启用。在走线变更后该区间的营业距离缩知1.0公里,而并行的山阳新干线小仓站至博多站之间的营业距离也同样缩短。

7月16日[编辑]

来往上野站札幌站之间的卧铺特急仙后座”开始运行。取而代之卧铺特急“北斗星”的3往返班次中的1往返班次变为临时列车

10月1日[编辑]

九州实施时刻表修正。

随着丰肥本线熊本站至肥后大津站之间电气化,特急“有明”再次驶入丰肥本线。熊本、大分地区开始加设一人控制班次与815系电车引入服务。

10月2日[编辑]

东海、西日本实施时刻表修正。

新干线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中,使用300系来往博多站的“希望”均改用700系。100系X编成不再行走新干线所有班次。
在来线
随着舞鹤线电气化,新设来往京都站至东舞鹤站的特急“舞鹤”,而柴油列车急行“若狭”升级为快速,列车爱称废止。特急列车进行大幅重组,“丹后探索者”改为来往新大阪站,“丹后发现”改为来往京都站,同时不会与“北近畿”结并。“高贵鸟取”、“高贵北近畿”均废止。
夜行急行“大山”的使用车辆中,由客车(12系座位车 + 14系B卧铺车)改为KiHa65形柴油列车(高贵类型)。
增加1班新快速运行130km/h。在日间从大阪出发的JR宝冢线快速,出发时间进行变更。纪国线中,从新大阪单向前往新宫的末班夜行列车(通称・太公望列车)缩短至前往纪伊田边。

12月4日[编辑]

主要为东日本、东海实施时刻表修正。

新干线
山形新干线山形站至新庄站之间开业,E3系1000番台投入服务。
东北新干线增备E2系,使“山彦”提速。特别在“小町”与“山彦”的所有班次中,“山彦”均使用E2系。
东日本(在来线)
由于改轨距工程,从同年3月13日起暂停服务及使用巴士代行的奥羽本线山形站至新庄站之间重开,除新干线班次外只有普通列车运行。701系5500番台投入服务,与719系5000番台共同行走奥羽本线。而“山形线”爱称从福岛站至山形站之间扩展至福岛站至新庄站之间。山形线樱桃东根站启用,楯冈站改名为村山站蟹泽站日语蟹沢駅同日废止。
连接新庄站的陆羽西线陆羽东线所有列车均改用KiHa110系。陆羽西线设有别名“奥之细道最上川线”,陆羽东线也设有别名“奥之细道汤烟线”。陆羽东线中3个车站改名,而快速“出汤”改名为“汤烟”。
新设奥羽本线来往新庄站至秋田站之间,使用701系电动列车运行的快速“驹草”,共设有3往返班次。
磐越西线中,包含Kuroha455-1的455系日语国鉄457系電車S40编成不再行走。所有快速“磐梯”所有列车均只有一种车等(只有普通车自由席)。
北上线中,快速“北上”降级为普通列车,该列车爱称废止。
总武线快速、横须贺线中,所有班次均更换至E217系,以提升列车速度。
横滨线中,由于更新地面设备,各站的通过速度制限解除,增加快速列车班次,而所需时间也缩短。
常磐线各站停车、地下铁千代田线中,千代田线的ATC翻新工程完成,209系1000番台投入服务,在繁忙时间增加班次。
东海(在来线)
来往大阪站飞驒古川站之间的急行“高山”升级至特急“飞驒”(并与名古屋站出发的班次(当时为3号和14号)于岐阜站结并和分离车厢),使“飞驒”的定期班次中,由8往返班次增加至10往返班次。名铁直通至高山本线的特急“北阿尔卑斯”于美浓太田站至高山站之间与飞驒7号和18号结并运行。
急行“春日”的使用车辆方面,由KiHa58、65形改用KiHa75形,上行前往名古屋的班次延迟约40分钟,使增加在奈良的停留时间。
名古屋近郊中,313系投入服务,同时增备KiHa75形。使名古屋地区的在来线中实施大规模修正。东海道本线的快速班次提速,新设特别快速,并增加直通武丰线的快速列车班次。快速列车于岐阜站至大垣站之间新增中途停车站:西岐阜站穗积站。同时,大部分普通列车设岐阜站折返。大垣站至米原站之间每小时增加2班列车。中央本线增设收费指定席快速“中央快车日语セントラルライナー”。由于新型车辆投入服务,使JR东海的地方线路之一人控制运行区间大幅增加(在名古屋地区中,包括武丰线关西本线中央本线中津川站以北区间)。
西日本(在来线)
姬新线因美线于日间加设暂停服务时段。冈山地区的快速“太阳快车”改为一人控制。
九州
久大本线使用客车的普通列车消失
卧铺列车
九州卧铺特急削减服务,“日语さくら (列車)”来往佐世保站的编成废止,并于鸟栖站与“”结并运行。

注脚[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データで见るJR西日本20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日本旅客铁道)P.80-81
  2. ^ 2.0 2.1 2.2 2.3 ‘特急10年’ 39页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特急10年’ 40-46页
  4. ^ 4.0 4.1 4.2 4.3 4.4 ‘特急10年’ 47-48页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特急10年’ 49-53页
  6. ^ 6.0 6.1 6.2 6.3 6.4 6.5 ‘特急10年’ 53-54页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データで见るJR西日本20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日本旅客铁道)P.82
  8. ^ ‘特急10年’ 54页
  9. ^ ‘特急10年’ 55-56页
  10. ^ ‘特急10年’ 57页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特急10年’ 57-62页
  12. ^ 12.0 12.1 12.2 ‘特急10年’ 63-64页
  13. ^ ‘特急10年’ 62-63页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特急10年’ 64-65页
  15. ^ 15.0 15.1 15.2 ‘特急10年’ 65页
  16. ^ 16.0 16.1 16.2 ‘特急10年’ 66页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特急10年’ 67-71页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特急10年’ 71-74页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特急10年’ 74-76页
  20. ^ ‘特急10年’ 776页
  21. ^ ‘特急10年’ 78页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特急10年’ 79-85页
  23. ^ 23.0 23.1 ‘特急10年’ 86-87页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特急10年’ 87页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特急10年’ 88-91页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特急10年’ 92-93页
  27. ^ 27.0 27.1 27.2 ‘特急10年’ 93-95页
  28. ^ 28.0 28.1 ‘特急10年’ 95页
  29. ^ 29.0 29.1 29.2 ‘特急10年’ 96-97页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特急10年’ 98-106页
  31. ^ 弘济出版社“JR时间表”1994年12月号时刻表修正概要页
  32. ^ 32.0 32.1 ‘特急10年’ 106-107页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特急10年’ 107-112页
  34. ^ 34.0 34.1 ‘特急10年’ 115-116页
  35. ^ 35.0 35.1 35.2 35.3 ‘特急10年’ 117-121页
  36. ^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36.10 36.11 36.12 ‘特急10年’ 123-130页
  37. ^ 37.0 37.1 37.2 37.3 ‘特急10年’ 130-131页
  38. ^ 38.0 38.1 38.2 38.3 ‘特急10年’ 132-133页
  39. ^ 39.0 39.1 39.2 ‘特急10年’ 133页
  40. ^ 40.0 40.1 40.2 ‘特急10年’ 135-136页
  41. ^ ‘特急10年’ 137-139页
  42. ^ 42.00 42.01 42.02 42.03 42.04 42.05 42.06 42.07 42.08 42.09 42.10 42.11 42.12 JR3月ダイヤ改正 詳報. 铁道杂志日语鉄道ジャーナル (铁道杂志社日语鉄道ジャーナル社). 1997-03, 31 (3): 84–90. 
  43. ^ 43.0 43.1 ‘特急10年’ 139-147页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鐵道雜誌. 铁道杂志日语鉄道ジャーナル (铁铁道杂志社日语鉄道ジャーナル社). 1999-02, 33 (2). 92、94-95页
  45. ^ 45.00 45.01 45.02 45.03 45.04 45.05 45.06 45.07 45.08 45.09 45.10 45.11 1999.3.13ダイヤ改正の概要. 铁道杂志 (铁道杂志社). 1999-04, 33 (4): 78–79.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