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Dumb Ways to Di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umb Ways to Die是由 墨尔本地铁在制作的一个广告影片,以歌曲的形式宣传铁路安全。该影片于2012年11月发布,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并成为迷因,并且被制作成手机游戏系列。

介绍[编辑]

该活动是由广告公司麦肯.艾莉森设计,在报纸、当地电台和墨尔本地铁网络的室外广告中出现,并在Tumblr上播出。[1]

麦肯公司的执行创意总监约翰·梅斯卡尔(John Mescall)表示:“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吸引那些真的不想听任何安全信息的观众,而我们认为Dumb Ways to Die可以实现这一点。”[2] 麦肯公司表示,他们估算在推出的两周内,该活动除了产生了至少价值5000万澳元的收入,还获得了超过700条媒体报导,而制作这个电视广告的成本相比带来的收入来说“可以忽略不计”。[3] 根据墨尔本地铁公司的说法,这个活动使铁路事故的数量比去年平均数减少了20%,[4] 或者相对于2011年11月-2012年1月的同一时间,从每百万公里13.29次事故减少到2012年11月-2013年1月的每百万公里9.17次事故。[5]

动画影片[编辑]

Dumb Ways To Die的影片由帕特里克·巴伦(Patrick Baron)负责设计,动画由朱利安·弗洛斯特(Julian Frost)和辛纳蒙·达瓦尔(Cinnamon Darvall)负责制作, 由Tangerine Kitty演唱,歌词由约翰·麦斯考尔和派崔克·巴罗填词,音乐由the Cat Empire的奥利·麦吉尔制作。[2] 它在2012年11月14日上传到YouTube,并在两天后设为公开。

该影片中出现了一群被称为“豆子”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名字,如“Numpty”、“Hapless”、“Pillock”和“Dippy”等。(视频中出现的前四个豆子,按照出现的顺序列出)。他们都在影片中因自己的愚蠢行为而死亡(例如自己把头发点燃或激怒一只灰熊等);而在视频中展示的最后三个豆子,名为“Stumble”、“Bonehead”和“Putz”,则因在火车站和/或铁路上不安全行为而死亡。影片将这些豆子的行为称为“愚蠢的死法”。

这个动画视频有两个官方版本,分别是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西班牙文版则名为“Formas Tontas de Morir”。截止2024年5月,该影片在Youtube上观看数超过3.07亿。

评价和反应[编辑]

正面[编辑]

澳大利亚媒体《先驱太阳报》的一位写手西蒙·克雷拉尔则写道:这首歌“朗朗上口的合唱是继PSY的《江南Style》之后最吸引人的...”[6]艾莉丝·克拉克在《太阳先驱报》中将这部视频描述为“可爱却可怕”,并称维多利亚州的公共交通宣传终于停止制作了“一连串糟糕的宣传广告”的记录。[7] 黛西·杜马斯将其描述为一个“黑暗中的可爱,且令人深感吸引”的影片,并称合唱部分为“立即就会令人上瘾”的作品。[8]

米歇尔·斯塔尔在CNET中将这个活动描述为达尔文奖与小说《The Gashlycrumb Tinies》的结合,并将这首歌描述为“以Feist风格为主的可爱独立流行歌曲”。[9] Gizmodo的Logan Booker将其描述为“借鉴了《欢乐树友》的一页,将可爱与可怕融合在一起”。[10] YouTube Australia的凯伦·斯托克斯表示,这个视频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在移动设备上观看的观众数量很高。[11] 他认为这个迷因成功于“他简洁的标题、令人难以忘怀的曲调、容易理解和完美定位的宣传讯息”。[11] 《Sunshine Coast Daily》将它比喻为“火车安全宣传版的《江南Style》”。[12] 《国际财经时报》的阿琳·帕雷德斯表示,这部视频{在吸引观众注意力方面非常出色,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可爱的公益广告之一。[13]

批评[编辑]

这个活动受到了一些批评,因为自杀是铁路灾害最有影响力的原因之一,而该广告重新强调了地铁和火车的致命性如同正面宣传一种“可靠的自杀方法”。[14][15]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8 July 2017. 2013年2月,维多利亚州基建设施部门的一名前雇员在评估有关安全改进的主张时表示“(该影片)所谓的将火车事故风险行为减少 20% 的说法是‘社群媒体上的狗屎胡扯。’”[16]

2012年11月25日,澳大利亚媒体《先驱太阳报》的写手Susie O'Brien批评这则广告与其传达有效的铁路安全信息,反而将“严重受伤的情节和广告商的自我放大”放在了首位。[17]

参考来源[编辑]

  1. ^ McCann's dumb ways to die. Australian Creative. 2012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9日). 
  2. ^ 2.0 2.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C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Aussie viral video, 'Dumb Ways to Die', lives on. The Age. 2012年11月29日 [2012年11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8日). 
  4. ^ Dumb Ways to Die viral 'leads to 20% drop in dumb behaviour at Melbourne train stations'. Mumbrella. 2013-02-07 [202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4) (美国英语). 
  5. ^ Stephen Cauchi. No dumb luck: Metro claims safety success. The Age. 2013年2月14日 [2013年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8日). 
  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S1910201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 ^ How we've cornered the market in terrible advertising. Herald Sun. 2012年11月26日. 
  8. ^ Dumas, Daisy. Being dumb is almost cool with surprise advertising hit.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2年11月19日 [2020年4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8日). 
  9. ^ Starr, Michelle. Metro Trains PSA details dumb ways to die. CNET. 2012年11月19日 [2012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8日). 
  10. ^ Booker, Logan. Adorable, Yet Horrifying Metro Trains Safety Video Quietly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Gizmodo. 2012年11月19日 [2012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8日). 
  11. ^ 11.0 11.1 Stocks, Karen. Mobile devices help 'Dumb ways to die' become the fastest spreading Australian viral brand video of all time. mUmBRELLA. 2012年11月19日 [2012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8日). 
  12. ^ Dumb ways to die video the Gangam Style of train safety. Sunshine Coast Daily. 2012年11月20日 [2012年1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8日). 
  13. ^ Viral Video with 8M Views: "Dumb Ways to Die" Melbourne Metro Ad - Cute, Twisted, Brillia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3年1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25日). 
  14. ^ Dumb Ways To Die – A Strange Sense of Succ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5. ^ Dumb Ways To Die – A Strange Sense of Success
  16. ^ Karalee Evans. Dumb Ways To Die and social media bullshit. Mumbrella. 11 February 2013 [9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9 November 2013). 
  17. ^ O'Brien, Susie. Ego trip a dumb way to tackle rail safety. The Herald Sun. 2012年11月25日 [2013年9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