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两栖突击舰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军事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军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军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工作组图标
本条目由海军主题提供支援。
船舶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船舶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船舶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well deck vs. 两栖突击舰[编辑]

传统上,两栖突击舰的一个特征是要具备井围甲板well deck,来定义到底是两栖突击舰还是一般的运输船。但是因为现代化战争型态的改变,很多时候两栖作战不见得真的要沾到水,而是改用直升机或V-22之类的设备作为载运士兵的工具,所以陆续出现一些没有well deck的两栖船舰。例如美国的America-Class Flight 0,就是完全没有well deck,但仍然是用LHA的船舰分类。日本的日向跟出云是没有well deck的船舰,日本因为历史与政治因素将它们称作(与驱逐舰定位类似的)护卫舰,但一些西方媒体与军事网站认为它们是直升机航空母舰,而直升机航空母舰又通常被视为是两栖舰艇的一类,所以它们到底能不能算是某种特化的两栖突击舰是有解释上的模糊空间存在(而且我相信日本军方是故意要制造这种模糊地带、不会愿意解释清楚)。根据这网站说明有提及虽然官方因话题敏感的理由不肯透露,但日向号有可以容纳约350名登陆作战士兵的空间能力,而运兵能力通常是两栖登陆舰艇另外一个重要的必备功能。以这样的观点来说,或许日向与出云还是可以列在两栖突击舰的类别中,只是需要特别附注说明它们并不具备100%传统两栖突击舰的功能性。--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8月18日 (一) 07:41 (UTC)[回复]

然后美利坚级Flight 1又把well deck装回去,代表你讲的东西在老美实验过后发觉不实用;之所以要取消well deck是因为未来航舰可能减少,所以海军陆战队可能得负担更多的传统空中任务,所以才出现注重飞行作业能力的特异舰种。
增加的飞行能力是为了操作更多的F-35B,而不只单为V-22设计
未来有没有例外,这可能还要再看,但是现在来说,没有例外,尤其海自的船更是这样。海自之前买进AAV-7之后,发现大隅级虽然有两栖甲板,却没有专业的车辆甲板,所以不适合使用两栖车,到最后只能回头找真正的LHA。光这点就可以反驳你的推论
现在的全通甲板军舰很多都负担救灾等非传统军事任务,所以会额外增加一部分人员运输空间好在国会中方便讲话;这不是什么模糊地带,而是因应政治环境需求才不务正业的作法。
而且像日向级后来还有问题是她的升降机装不下V-22,这叫做LHA?太牵强了吧--Darkmoon0715留言2014年8月18日 (一) 11:33 (UTC)[回复]

  1. Flight 0的设计的确不太合两栖作战的需要,所以在Flight 1时又改回去,但这并不能改变Flight 0仍然被分类为两栖突击舰的事实,顶多只能说是摸索的过程中不小心做出的错误尝试。
  2. 大隅级还是可以收纳与操作LCAC,并没有规定两栖作战只能用AAV来进行吧?
  3. 日本因为战后宪法的关系不能拥有攻击性武力,但国际法上两栖突击舰乃至于航空母舰通常被视为是攻击性武力的一类,所以为了避免其他国家乃至于日本国内反战人士的非议,当然要想尽办法用一些啥救灾需要之类的借口来掩饰这些军舰真正的用途,这才是真正的事实吧?如果不是为了这理由,当初怎会将明明长得像、功能也像是轻型航空母舰的这些船只跟一般的船舰混在一起,用“护卫舰”的名义含糊带过,然后一律用直升机驱逐舰的“DDH”来编号?明眼人都知道这几种新的DDH跟以前白根级之类的DDH,根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吧……
  4. 升降机装不下V-22可以停在甲板上,而且,纵使不用V-22也可以靠直升机进行登陆战。
不过以上这些都只是个人的意见而已,但如果是针对条目内容的话,当然还是要有可靠参考来源才算数。我昨天查了一些英文的军事媒体后发现还是有不少人是用两栖突击的角度或甚至直升机航空母舰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定位模糊的混种新船只。所以我倾向还是以特例的方式将这些日本船舰在条目内文中提及,但也没有斩钉截铁地说它们一定就是两栖突击舰无误,而是将事实状况叙述一下,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要不要将它们当作是两栖突击舰就好。--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8月19日 (二) 04:2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