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Rungus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古斯族是马来西亚婆罗洲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在古达,人口约六万人左右。他们有独特的语言,服饰,建筑,风俗和口头文学。

龙古斯族
龙古斯族的渔夫
总人口
60000 (2010 est.)
分布地区
马来西亚 : 沙巴, 古达
语言
龙古斯语马来语
宗教信仰
泛灵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编辑]

民族分布[编辑]

龙古斯族分布在马来西亚沙巴古达,位于婆罗洲,紧邻文莱[1]

Rungus位于沙巴的古达省

人口[编辑]

1960年时约有一万人,1990则有两万五千人,2009年约有五万五千人,2010增加到六万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File:龙古斯人口变化图.jpg
龙古斯人口变化

语言[编辑]

主要语言为龙古斯语、杜顺语和马来语及其他方言。约有90%的龙古斯人为多语言使用者,大部分的人主要使用沙巴区的马来语沟通,某部分的人会用标准马来语,少部分的人分别使用客语、埃瑞纳语、托布鲁语……等。[2]

地理环境[编辑]

婆罗洲地形图

龙古斯族分布在婆罗洲的西北部,地势较低。婆罗洲位于赤道上,因此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1至隔年3月尤多,7、8月较少,年降雨量约3800毫米;即使是较干燥的地区,年雨量仍高达1600毫米以上,西部降雨量多于东部,内陆降雨量多于沿海,平均气温约为25℃。 婆罗洲因气候的缘故,主要环境为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极高,拥有许多珍贵物种,如大王花、犀鸟、婆罗洲象等。尽管生物多样性很高,但婆罗洲的土壤却很贫瘠,只有少部分火山地区因有火山灰覆盖而土壤较肥沃。[3]

历史沿革[编辑]

婆罗洲的人民很早就直接或间接地被中国影响,16世纪时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的贸易者传到婆罗洲沿岸,龙古斯族受到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和其他穆斯林团体的经济影响。他们会给龙古斯族的领导者一些荣誉头衔,并让他们处理一些穆斯林无法解决的争执,这验证了龙古斯族领导人在当地的政治地位。英国人则在穆斯林后来到古达省。 中国人将英国的烟草种植技术带入龙古斯地区,在 20 世纪初的那些种植园灭亡后,中国又持续种植各种农作物,包括水稻橡胶椰子。由于中国所带来的农作物利益,使得部分原为龙古斯族的土地为中国所控制。在英国人进入沙巴后,许多欧洲传教士也跟着进入。英国政府和传教士借由引进经济型作物来影响当地人民的社会经济型态。[1]

社会、家庭与婚姻[编辑]

社会[编辑]

龙古斯族主要的社会组织就是家庭长屋村庄。村庄在口头上和实质上都被认为是企业,不同于家庭的是,村庄不是社会的经营实体,它没有进入经济体系或累积资产的能力。[1]

家庭与婚姻[编辑]

当儿子要娶老婆时,家中会从积年累月的财产中提供丰厚的彩礼,送礼品项取决于女方的家人,经过长期谈判后,基于男方家中的财富决定彩礼的数量。龙古斯族的婚姻为多为一夫一妻制,婚后大多入赘到妻子的家庭和村庄。只有当一个富有的男人与妻子的未婚姊妹通奸时,才被允许娶两、三个妻子。新婚夫妻会在娘家住一段时间,直到下一个农季开始,他们会建造另一个新住所。[1]

产业与生活[编辑]

产业、生活[编辑]

龙古斯族的文化和大多数的婆罗洲土著民族一样,与水稻有关;然而,使他们能有现金收入的却是椰子香蕉。妇女会用传统织布机织布,并用藤蔓珠饰制作容器。现今龙古斯人大多在城市里工作,并放弃了长屋从而过着现代马来西亚人的生活。[1]

长屋[编辑]

龙古斯族被认为是沙巴最传统的民族之一,大部分的族人都住在长屋。在长屋里,有一个共同的大厅,此外,每个家庭都有单独房间。在公共大厅的边缘有一个独立的、通风良好的平台,提供给人们社交和完成工作。龙古斯族的长屋屋脚并不高,离地面只有三到五英尺,屋顶偏低,墙壁向外倾斜。在过去,一栋长屋里有超过七十五道门是屡见不鲜的事;而现在超过十道门的长屋已经很少见了。[4]

长屋

服饰[编辑]

传统的龙古斯族服装为黑色,上头装饰著价值连城的古董珠。所有龙古斯族的女人都会在自己的手臂、腿、脖子和腰际缠上黄铜线圈,缠在手臂上的线圈多装饰著贝壳。[4]

饮食[编辑]

龙古斯族主要的烹饪方法是炖煮烘烤,因为人民多为渔民和农民的缘故,龙古斯人的主食通常是大米木薯,辅以绿色蔬菜和鱼类。[4]

Tinunuvan soguntung[编辑]

一种烤茄子类的料理,将茄子去皮,浸泡辣椒和柠檬汁后再烹煮,会搭配烤鱼,并以罗勒点缀。[4]

Tinonggilan[编辑]

由玉米制成的起泡酒,类似拉丁美洲的玉米啤酒[4]

传统市场的龙古斯妇女

信仰与习俗[编辑]

信仰[编辑]

龙古斯族传统信仰为泛灵信仰,但近年来受到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影响。当地政府会统计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的小孩,并把他们同样归类成基督徒。但龙古斯人仍保留一些传统信仰的观念,例如他们十分重视掌管水稻的神灵,此外他们相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创造一切事物,并认为鸟类、植物、动物等都有其掌管的神灵。[1]

节日[编辑]

龙古斯族的传统节日为麦嘎华,是一种类似基督教感恩节的日子,于每年的六月举行,许多其他龙古斯的传统节日都出于此。麦嘎华有两个主要仪式,第一个是麦米阿珀米大胡,是一种安抚灵魂的祭祀活动;另一个是吉米普霍,为类似选美的活动,优胜者除了要拥有美貌外,还要拥有智慧、纪律和良好的应对态度等。[5]

艺术与文学[编辑]

龙古斯族的珠饰的工艺水准十分高,传统上他们会使用当地植物的种子和黏土制成五颜六色的串珠项链。龙古斯族的珠饰有各种大小,他们用珠饰拼成各种图像,多是古老寓言和传奇故事里的场景。龙古斯的妇女很擅长编织,她们从小就学习使用传统的织布机,她们在衣服上绣出复杂多彩的衣摆装饰,那些传统的图案和设计被保持至今。[6]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Rungus Dusun. 2016 (英语). 
  2. ^ Rungus. 2016 [2016年3月22日] (英语). 
  3. ^ 加里曼丹岛. 2016 (中文(简体)). 
  4. ^ 4.0 4.1 4.2 4.3 4.4 Rungus People. 2016 (英语). 
  5. ^ Rungus to celebrate Magahau Festival - PressReader. 2016 (英语). 
  6. ^ Rungus Sabah Malaysia. 2016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