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華民國陸軍軍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陸軍軍歌創作於1965-1967年,何志浩作詞,樊燮華作曲。

來歷[編輯]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並無正式的陸軍軍歌。陸軍長期使用《黃埔軍校校歌》作為軍歌。在抗戰勝利之後,海軍,空軍相繼創作公布了軍歌。

1965年,國軍在台開始正式徵集陸軍軍歌。何志浩創作的歌詞工整平穩,被選中,經總統蔣中正審閱後正式定為陸軍軍歌。1967年,作曲家樊燮華配旋律後正式發布,定為陸軍軍歌。

海軍和空軍軍歌均是在1946年內戰初期創作,國軍尚未遭受嚴重失敗。因此歌詞體現了抗戰勝利的豪邁心情。

然而,陸軍軍歌是在國共內戰之後創作,此時國軍已經遭受嚴重損失。因此,歌詞內容既有對國軍百戰沙場,安內攘外之戰史的總結,也有對國軍機動攻勢之戰術的要求,還有對反攻大陸,縱橫掃蕩,復興中華的期望。歌詞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形勢。

風雲起,山河動,黃埔建軍聲勢雄,革命壯士矢精忠。 金戈鐵馬,百戰沙場,安內攘外作先鋒。 縱橫掃蕩,復興中華,所向無敵,立大功。

旌旗耀,金鼓響,龍騰虎躍軍威壯,忠誠精實風紀揚。 機動攻勢,勇敢沉著,奇襲主動智謀廣。

肝膽相照,團結自強,殲滅敵寇,凱歌唱。

——陸軍軍歌

參考文獻[編輯]

李文堂,台灣軍歌發展研究(1949-1991)

陳明洲,軍歌歌詞之研究, 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