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草鶯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雀眉科 Pellorneidae
屬: 大草鶯屬 Graminicola
種:
大草鶯 G. bengalensis
二名法
Graminicola bengalensis
Jerdon, 1863[2]

大草鶯(中國大陸作南亞草鶥)(學名Graminicola bengalensis),是雀眉科大草鶯屬的一種鳥類。其種小名bengalensis 」意為「孟加拉的」,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2]分布於尼泊爾西部至印度北部、孟加拉國和緬甸北部。[3]


大草鶯體重約14.64克,翼長約56.2毫米,嘴峰長約14.9毫米,喙寬度約3毫米,喙厚度約4毫米,跗蹠長約23.6毫米,尾長約73.8毫米。大草鶯在其分布區內為留鳥,棲息在開放的灌木叢中,食性為肉食性,主要食物來源是陸生無脊椎動物。[4][2]

分類變更[編輯]

根據利雅德所領導的研究,通過基因比對、鳴聲分析,確定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和中國華南地區的大草鶯是兩個獨立的種。[5][6]

參考文獻[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Graminicola bengal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6-1]. 
  2. ^ 2.0 2.1 2.2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大草莺.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Clements, J. F.; Schulenberg, T. S.; Iliff, M. J.; Billerman, S. M.; Fredericks, T. A.; Gerbracht, J. A.; Lepage, D.; Sullivan, B. L.; Wood, C. L. The eBird/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2021.. 2021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2). 
  4. ^ Tobias, J. A.; Sheard, C.; Pigot, A. L.; Devenish, A. J. M.; Yang, J.; Sayol, F.; Neate‐Clegg, M. H. C.; Alioravainen, N.; Weeks, T. L.; Barber, R. A.; Walkden, P. A. AVONET: Morphological,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all Birds. Ecology Letters. 2022, 25 (3) [2022-08-19]. ISSN 1461-023X. doi:10.1111/ele.138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7) (英語). 
  5. ^ 香港發現Chinese Grassbird. [2010-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3). 
  6. ^ 香港觀鳥會. 困扰香港鸟类学者三十年的雀鸟谜团终于破解 (PDF). 香港觀鳥會會員通訊 (香港觀鳥會). 2010, 218: 9 [2012-07-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8-1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