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佐三四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佐三四五(日語:大佐 三四五おおさ みよご Ōsa Miyogo,1899年—1967年[1]:255)是日本的圖書館學家。

生平[編輯]

滿鐵圖書館[編輯]

滿鐵大連圖書館

大佐三四五在1921年3月畢業於同志社大學英文科,4月入職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配屬於滿鐵大連圖書館。滿鐵為了培養圖書館人才,選派職員赴美留學;大佐在1924年通過了滿鐵內部的選拔考試,在1926至1928年被派遣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校學習,獲得了碩士學位,並在畢業後三個月間遊歷歐洲,了解各國的圖書館。[2]:89-90

大佐基於自己所學,提出參照各國近代圖書館的特點,提出了三點主張:圖書購入的協定、目錄作業的中央統一化、綜合目錄的編纂,並在大連圖書館著手實施。[2]:90

1930年,大佐就任滿鐵撫順圖書館館長,並通過圖書目錄的編纂工作,使得一年間該圖書館的圖書借閱本數增加了一半。他提出了當時日本國內所無的「努力改善環境,自然使得讀者閱讀量增加」的觀點。[2]:90

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大佐致力於圖書館之間的協作。在他的影響下,1935年,滿鐵各圖書館(大連、奉天圖書館除外)制定了分野協定,1936年5月,大連、奉天圖書館藏書協定締結。大佐則在1936年2月調任大連圖書館司書係主任。1937年,滿鐵附屬地行政權轉交給了滿洲國政府,大連、奉天圖書館以外的滿鐵圖書館也被移交給了滿洲國。[2]:91,92

1937年,大佐的著作《洋書目錄法的理論與實際》(洋書目録法の理論と実際)發表。該書為日本首部完整而詳細描述西方書籍目錄法的著作,並迅速影響了日本國內的圖書館界。[2]:92,93

戰中圖書接收[編輯]

南京[編輯]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此後日軍占領了中國的多個大城市。滿鐵為了支持日軍,派出了各種專業人士。1938年6月,滿鐵上海事務所的資料係主任向滿鐵本社提出向占領地區派出圖書接收人員的要求,並與大連、奉天圖書館的館長交涉。滿鐵本社指定大佐三四五為圖書接收團隊的負責人,在7月、8月共派遣6人赴任。大作在6月30日到達南京。此後,採用當時尚未普及的NDC(日本十進分類法)對日軍在南京、上海等地繳獲的圖書進行分類。9月8日大佐完成任務歸返大連。整理的中國古籍有約50萬冊。[2]:93

北京[編輯]

日軍在占領華北之後設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進行統治。該政權下有傀儡組織「新民會」從事思想宣傳方面的工作。北京新民會在1938年6月的「剿共滅黨運動中」藉助日本和傀儡政府軍警的力量對公共圖書館、學校、書店等進行了清查。共收繳了約7萬冊的書籍,但並非都是反日、親共產黨、國民黨的書籍。新民會在1939年初向滿鐵提出派遣專業人員整理書籍的要求。大佐三四五參與了該工作,在3月20日到達了北京。[2]:94

關於反日書籍的處理,大佐的意見是作為參考資料使用,不要銷毀或封存。因而此後新民會設立了「抗日圖書庫」管理相關圖書[2]:94,95

離開滿鐵[編輯]

1939年4月,滿鐵「大調查部」成立。調查部認為滿鐵圖書館應服務於調查工作,導致圖書館原有的人員和調查部對立。1940年9月,大佐三四五離任大連圖書館書目係主任,由調查部的石堂清倫日語石堂清倫繼任。1941年2月,大佐從滿鐵離職。[2]:97

1941年2月,大佐入職北支那開發株式會社的北京支店調查部,同年11月調職到東京本社的調查部。1942年4月到12月,大佐兼任文部省圖書館講習所的講師。1943年1月,大佐擔任內閣下轄的研究動員本部資料部主事直至1946年1月。[2]:98

戰後[編輯]

影響[編輯]

大佐三四五在戰後擔任京都府社會教育課長、京都學藝大學附屬圖書館事務長。他在文部省組織的工作中擔任圖書館專業職員的講師、司書教諭培訓講座的主事。關於圖書館學多有著述。[2]:88

大佐在戰後初期的論文是1953年日本《學校圖書館法日語学校図書館法》所參照的依據之一。[2]:88

著作[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

  1. ^ 東條文規. 図書館の近代 私論・図書館はこうして大きくなった. 1999: 304 (日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鞆谷 純一. 満鉄図書館と大佐三四五 (PDF). 日本大學大學院総合社會情報研究科紀要. 2005-02, (5): 88–99 [2020-1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05-16)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