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宗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宗翰(11世紀?—1088年),字周翰北宋兗州曲阜縣人,孔子四十六代孫,孔道輔次子。

生平[編輯]

孔宗翰中進士第,知仙源縣,為政有條理,不以私情枉法。王珪司馬光等上章推薦,由通判陵州轉任夔峽轉運判官,提點京東刑獄、知虔州。治理章水、貢水。歷知陝州揚州洪州兗州諸州,有治績。宋哲宗初年,吏民上書以千數,司馬光采閱其中可用者十五人,稱獎二人,孔宗翰第一。宋哲宗元祐初年,召為司農少卿,轉任鴻臚卿。因孔宗翰進言,改衍聖公為奉聖公,不領他職,給廟學田萬畝,賜國子監書,立學官以教誨其子弟。元祐三年進刑部侍郎,得病求去職,以寶文閣待制知徐州,沒有就任就去世了。

後裔[編輯]

孔宗翰的後裔被稱作孔氏四支五位中的侍郎位,其後在明清時分為三派十二戶

  • 孔恢,字宏之,奉直大夫
    • 孔松,宣教郎、僉書泰寧軍節度判官公事
      • 孔班
        • 孔揮,字文發,省委提領監修祖廟
          • 孔元石,省委提領監修祖廟
            • 孔之文,字才叔,權主祭祀事、提領監修林廟,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
              • 孔淑,字世儀,贈中奉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後代為孔氏第十派
                • 孔思遵,字從道
                  • 孔克紹,字勉夫
                    • 孔希先,後代為孔氏第30戶華店戶
                • 孔思迪,字凝道
                  • 孔克昌,字耆夫
                    • 孔希毅,後代為孔氏第31戶古城戶
                    • 孔希彧,字士文
                      • 孔䚸,後代為孔氏第32戶崗山戶
                      • 孔諭,後代為孔氏第33戶魯城戶
                      • 孔言,後代為孔氏第34戶孔屯戶
                • 孔思永,字常道
                  • 孔克康,後代為孔氏第35戶西城戶
                • 孔思禮,字安道
                  • 孔克振,後代為孔氏第36戶舊城戶
  • 孔惇,字厚之,朝散大夫
  • 孔忱,字誠之,儒林郎
  • 孔恂,字信之,奉議郎
    • 孔鏜
      • 孔𤣱
        • 孔櫏
          • 孔元恩
            • 孔之英
              • 孔泗,後代為孔氏第十一派
                • 孔思福
                  • 孔克先,後代為孔氏第37戶呂官戶
              • 孔濱,字魯臣,洙泗書院山長,後代為孔氏第十二派
                • 孔思范,字禹道
                  • 孔克砥,後代為孔氏第38戶林前戶
                • 孔思政,字近道
                  • 孔克淵,後代為孔氏第39戶防西戶
                  • 孔克一,後代為孔氏第40戶林門戶
                  • 孔克中,後代為孔氏第41戶官莊戶

參考文獻[編輯]

  • 宋史·卷297 列傳第56》
  • 《孔子世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