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宇文延 (北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宇文延(?—526年6月6日),字慶壽河南郡河陰縣(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人[1][2],北魏散騎常侍、鎮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都官尚書、兼領左衛將軍、營州大中正、使持節、散騎常侍、定州刺史、襄樂縣開國男、貞惠公宇文福第三子,北魏官員。

生平[編輯]

宇文延身高七尺,體貌不凡,眉目清秀,體力過人[1]永平二年(509年),宇文延以奉朝請起家官,很快轉任直後熙平元年(516年)正月,宇文延出任員外散騎侍郎[1]。因為宇文延父親宇文福年老,皇帝詔令允許宇文延跟隨侍奉父親前往瀛州。當時遇到大乘教教徒攻入州城,宇文延率領家奴迎戰,死了幾人,宇文延自己受重傷,大乘教教徒稍稍撤退,卻放火焚燒齋閣。宇文福當時就在齋閣內,宇文延冒火進入,抱著父親出來,自己的皮膚被燒傷,頭髮全部燒成了灰燼。宇文延統帥部眾與大乘教教徒苦戰,教徒才潰散逃走[3],宇文延因此受到稱讚。神龜三年(520年),宇文福去世,宇文延為父親守喪離職。正光六年(525年),宇文延結束喪期恢復原職[1]孝昌元年(525年),宇文延出任假節建威將軍西道別將,率領宇文氏部落兵和精銳騎兵前往支援關隴地區[1],有戰功,回朝出任員外散騎常侍,轉任直寢孝昌元年十二月,宇文延率領部隊在涇州東北介陽穀宿勤明達的軍隊交戰,大範圍的交戰中立下軍功[1]。孝昌二年(526年)五月,宇文延的軍隊在青狼之坂万俟丑奴的部眾對峙,万俟丑奴詐敗誘敵深入,宇文延率領軍隊追擊進入万俟丑奴的巢穴陝耶,遭到万俟丑奴的重重包圍。宇文延自知突圍無望,嘆息的說:「我世代受朝廷大恩,一直受到皇帝的恩寵,粉身碎骨也不足以報答萬分之一。既然投身軍旅,志在討伐凶暴的賊人,不能最終平定叛亂,以報答職責所寄,有什麼面目苟且偷生?」宇文延抱定必死之心沖入敵軍,短兵相接殺死十餘人。五月十一日(526年6月6日),宇文延在敵軍陣中戰死,宇文延的部下無人投降,全部被殺。魏孝明帝元詡派遣中謁者僕射薛長樂弔祭宇文延,贈予宇文延布帛二百匹,喪事所用都從公費中開銷,又贈予假節、冠軍將軍豫州刺史[1][4][5]。孝昌二年歲次丙午十一月丙申朔廿五日庚申(526年12月14日),宇文延葬於家族舊墓覆舟山之南[1]

墓誌[編輯]

宇文延的墓誌2018年前後出土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墓誌寬80厘米,高80厘米,文33行,滿行33字,首題「魏故假節冠軍將軍豫州刺史宇文公墓誌」,無蓋,與宇文延之兄宇文善的墓誌同樣收錄於鄭州市華夏藝術博物館所編的《聖殿裡拾來的文明》,以及趙文成、趙君平編《秦晉豫新出墓誌蒐佚續編》等書[1]

家庭[編輯]

六世祖[編輯]

曾祖[編輯]

祖父母[編輯]

父母[編輯]

  • 宇文福,北魏散騎常侍、鎮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都官尚書、兼領左衛將軍、營州大中正、使持節、散騎常侍、定州刺史、襄樂縣開國男、貞惠公[1]
  • 河南元氏,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後裔,尚書左僕射、衛大將軍、司州牧、肅公元贊之女[6]

兄弟[編輯]

  • 宇文元慶,北魏東宮直後[2]
  • 宇文善,北魏後將軍、太中大夫、北道都督、襄樂縣男
  • 宇文慶安,北魏平北將軍、武衛將軍

子女[編輯]

  • 宇文仲鸞,東魏武定末年官至齊王丞相府長流參軍
  • 宇文叔鸞,名瑞字叔鸞,西魏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徐州刺史、桑乾悼公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段銳超, 《北魏鲜卑将军宇文延史事述论——以《宇文延墓志》为据》,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05期), 2018年, (05期): 67–75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2. ^ 2.0 2.1 趙君平,趙文成編.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5.07: 63–64. ISBN 978-7-5013-5598-3 (中文(繁體)).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八》:魏大乘余賊復相聚,突入瀛州,刺史宇文福之子員外散騎侍郎延帥奴客拒之。賊燒齋閣,延突火抱福出外,肌發皆焦,勒眾苦戰,賊遂散走,追討,平之。
  4.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善弟延,字慶壽,體貌魁岸,眉目疏朗。永平中,釋褐奉朝請,直後、員外散騎常侍。以父老,詔聽隨侍在瀛州。屬大乘妖黨突入州城,延率奴客戰,死者數人,身被重創,賊乃小退,而縱火燒齋閣。福時在內,延突火而入,抱福出外,支體灼爛,發盡為燼。於是勒眾與賊苦戰,賊乃散走。以此見稱。孝昌中,授假節、建威將軍、西道別將,赴援關隴,有戰功。除員外散騎常侍,轉直寢。與万俟丑奴戰沒。贈冠軍將軍、豫州刺史。
  5. ^ 《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子延,字慶壽,體貌魁岸,眉目疏朗。位員外散騎侍郎。以父老,詔聽隨侍在瀛州。屬大乘妖黨突入州城,延率奴客逆戰,身被重瘡。賊縱火燒齋閣,福時在內,延突火入,抱福出外,支體灼爛,鬢髮盡焦。於是勒眾與賊苦戰,賊乃散走,以此見稱。累遷直寢。與万俟丑奴戰,沒。
  6. ^ 6.0 6.1 6.2 吳志浩, 《北魏<宇文善墓志>考述》, 《洛陽師範學院學報》 (06期), 2015年, (06期): 47–50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