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寶善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寶善橋

寶善橋位於杭州市下城區,橫跨於東河之上。橋長36.8米,寬32米[1]

歷史[編輯]

乾隆二年(1737年),茅瀚、陸鳧川、宗楷等人修建了該橋[2],因茅瀚晚年皈依佛門,法號寶善,故名寶善橋[1]咸豐七年(1857年)寶善橋坍塌,鄉人「樂成善舉」,重建了寶善橋。同治八年(1869年)洑貽孫等重修,並由俞嘉森撰寫《重修寶善橋記》。光緒八年(1882年)再次重建。1929年第四屆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在杭州大營盤舉行,從梅東高橋至寶善橋路面都鋪成碎石路以通汽車,寶善橋也從拱橋改為平橋。1981年拓寬體育場路時改建成雙曲拱鋼筋水泥橋[2]

參考[編輯]

  1. ^ 1.0 1.1 《杭州地名的历史与文化》. ISBN 7-5034-1823-0. 
  2. ^ 2.0 2.1 《武林街巷志 上》. ISBN 978-7-80758-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