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川原湯溫泉車站

座標36°32′42″N 138°41′50″E / 36.54500°N 138.69722°E / 36.54500; 138.69722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川原湯溫泉*
車站站房(2021年7月)
車站站房(2021年7月)
日語名稱
川原湯温泉 – かわらゆおんせん – Kawarayu-Onsen
車站概覽
位置 日本群馬縣吾妻郡長野原町大字川原湯日語川原湯234番地
地理坐標36°32′42.00″N 138°41′50.00″E / 36.5450000°N 138.6972222°E / 36.5450000; 138.6972222
車站構造
站體類型地面車站跨站式站房
月台1面2線
其他資訊
電報碼ワユ
歷史
啟用日期1946年(昭和21年)4月20日[1]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18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9
鄰近車站
上一站 JR東日本 下一站
岩島
6.5km
吾妻線
距離澀川37.0km
長野原草津口
5.0km
備註
簡易委託車站
* 在1991年(平成3年)前,車站曾名為川原湯站[1]
車站遠景(2015年11月)
檢票口(2015年11月)
月台(2015年11月)

川原湯溫泉車站(日語:川原湯温泉駅かわらゆおんせんえき Kawarayu-Onsen eki */?)是位於群馬縣吾妻郡長野原町大字川原湯日語川原湯234番地,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吾妻線車站[2]

概要[編輯]

車站位於長野原町東部,車站最接近川原湯溫泉日語川原湯温泉。隨著建設八場水壩日語八ッ場ダム,包括舊站在內的川原湯日語川原湯地區和川原畑日語川原畑地區等一帶將會被水淹沒[3],因此吾妻線的線路需要遷移[3]。在2014年10月,從舊車站向西南遷移約1.5公里,新車站比舊車站的海拔高約70米[4]

隨著建設八場水壩,使車站需要遷移之際,國土交通省已經在1995年,從一名男性地主取得新站用地。在2014年9月毎日新聞報導中,新車站位置沒有替代用地。後來新站用地轉讓給JR東日本。截至2014年,新站的物業稅需要繼續由地主支付,在異常狀況下開設了新站[2][5][6]

歷史[編輯]

  • 1946年(昭和21年)4月20日:川原湯站(日語:川原湯駅かわらゆえき)啟用[1]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營運[7][1]
  • 1991年(平成3年)12月1日:車站改名為川原湯溫泉車站[1]
  • 2014年(平成26年)
    • 9月24日:舊車站大樓結業[4]
    • 10月1日:車站遷移,新車站大樓開始營業[3]。此站編入至東京近郊區間[8]
  • 2017年(平成29年)3月4日:所有特急「草津」均通過此站,當日起只有定期普通列車停靠此站。

車站構造[編輯]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1面2線的島式月台[4]。此站設有跨站式站房。車站大樓與月台之間設有樓梯和升降機連接。

舊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9],兩月台之間設有跨線橋連接。另外,當時設有吾妻線內剩下唯一木造車站大樓。在車站遷移後把舊車站大樓拆毀。

此站是由長野原草津口站管理的簡易委託車站。早上和晚間沒有車站職員當值。

在2014年車站遷移之際,直至八場水壩落成的2020年前。計劃了在車站大樓西邊進行包括復原舊車站大樓在內的地區振興設施[10]

月台[編輯]

月台 路線 上下行 方向
1 吾妻線 下行 萬座·鹿澤口大前方向
2 上行 澀川高崎上野方向

參考[11]

使用狀況[編輯]

根據「JR東日本」資料,在2019年度(令和元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18人[利用客數 1]。在群馬縣JR有人車站中,為最少人使用的車站。

以下為近年乘車人次變化:

乘車人次變化
年度 1日平均
乘車人次
參考資料
2000年(平成12年) 87 [利用客數 2]
2001年(平成13年) 82 [利用客數 3]
2002年(平成14年) 80 [利用客數 4]
2003年(平成15年) 69 [利用客數 5]
2004年(平成16年) 56 [利用客數 6]
2005年(平成17年) 52 [利用客數 7]
2006年(平成18年) 46 [利用客數 8]
2007年(平成19年) 45 [利用客數 9]
2008年(平成20年) 40 [利用客數 10]
2009年(平成21年) 40 [利用客數 11]
2010年(平成22年) 32 [利用客數 12]
2011年(平成23年) 24 [利用客數 13]
2012年(平成24年) 24 [利用客數 14]
2013年(平成25年) 20 [利用客數 15]
2014年(平成26年) 31 [利用客數 16]
2015年(平成27年) 26 [利用客數 17]
2016年(平成28年) 27 [利用客數 18]
2017年(平成29年) 22 [利用客數 19]
2018年(平成30年) 21 [利用客數 20]
2019年(令和元年) 18 [利用客數 1]

車站周邊[編輯]

由八場水壩形成的八場吾妻湖位於車站北邊(南岸)。

在川原湯溫泉車站東邊500米當設有縣道375號,在穿越川原湯溫泉隧道便到達新溫泉街,共同浴場「王湯」在2014年(平成26年)7月遷移並重新營業,而舊溫泉街的商店和旅館也相繼遷移。

舊站設有站前廣場,鄰接國道145號日語国道145号(舊道)。舊站以西約500米的高處設有舊溫泉街。隨著進行八場水壩工程,舊溫泉街的建築物需要拆毀,包括了舊線的路軌與設備。而殘留下來的橋梁會被水淹沒。

另外,舊站本來最接近吾妻溪谷日語吾妻渓谷步行道和樽澤隧道日語樽沢トンネル。在車站遷移後變得較遠,距離為5公里以上,高度差為100米以上。新車站不方便前往該處,鄰站岩島站比較方便地前往上述兩處。

巴士路線[編輯]

曾經JR巴士關東高速巴士上州湯巡號日語上州ゆめぐり号」停靠舊站。在2012年(平成24年)11月1日起隨著改變路線而不再停靠。

圖庫[編輯]

舊車站
建設中的新車站

相鄰車站[編輯]

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
吾妻線
岩島川原湯溫泉長野原草津口

注腳[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JR全駅・全車両基地』 11頁
  2. ^ 2.0 2.1 田中將隆(2014年9月29日). 「群馬・八ッ場ダム建設:國、代替地提供せず 新駅土地を無償貸與、今も稅負擔」. 毎日新聞 (毎日新聞社)
  3. ^ 3.0 3.1 3.2 角田直哉 (2014年10月2日). 「八ッ場大橋・JR新駅:町の新たな象徴完成 記念式典」. 毎日新聞 (毎日新聞社)
  4. ^ 4.0 4.1 4.2 「JR東日本/吾妻線岩島駅~長野原草津口駅間の新線切替/八ツ場ダム建設で」. 日刊建設工業新聞 (日刊建設工業新聞社). (2014年9月26日)
  5. ^ 群馬・八ッ場ダム建設:國、代替地提供せず 新駅土地を無償貸與、今も稅負擔[失效連結](日語) 毎日新聞 2014年9月29日
  6. ^ 八ッ場ダム:國、代替地提供せず 新駅の土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 八場明天之會(2014年9月30日版 2015年1月27日參閲)
  7. ^ 『交通年鑑 昭和63年版』 交通協力會,1988年3月。
  8. ^ 吾妻線にSuicaの一部サービスをご利用いただける駅が増えます (PDF) (新聞稿).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4-05-26 [2020-05-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6-29) (日語). 
  9. ^ 『JR全駅・全車両基地』 24頁
  10. ^ 吾妻線川原湯温泉駅を復元へ. NHK. 2014-09-30 [2020-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2) (日語). 
  11. ^ JR東日本:駅構內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使用狀況[編輯]

  1. ^ 1.0 1.1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9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20-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日語). 
  2.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0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3) (日語). 
  3.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1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日語). 
  4.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2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日語). 
  5.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3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日語). 
  6.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4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日語). 
  7.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5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8) (日語). 
  8.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6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日語). 
  9.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7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8) (日語). 
  10.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8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日語). 
  11.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9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日語). 
  12.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0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日語). 
  13.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1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6) (日語). 
  14.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2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日語). 
  15.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3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日語). 
  16.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4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6) (日語). 
  17.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5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日語). 
  18.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6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1) (日語). 
  19.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7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5) (日語). 
  20.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8年度). 東日本旅客鐵道.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日語). 

參考文獻[編輯]

  • 週刊 JR全駅・全車両基地. 週刊朝日百科. 12號 大宮駅・野辺山駅・川原湯溫泉駅ほか. 朝日新聞出版. 2012-10-28 (日語). 

相關條目[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