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徐芳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芳田(1898年10月16日—1976年2月24日)[1],字念軒,祖籍浙江省江山市人。教育家,基礎教學普及專家及史地學專家。一生致力於辦學建校及管理。任職南京中央大學(東南大學)圖書館館長。溫州師範學校(溫州大學)校長。1938年創立瑞安林垟學校。任江山縣立簡易師範學校校長。任杭州女子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教務長。1976年2月24日於杭州逝世。 2018年為徐芳田先生誕辰120周年。

生平[編輯]

1898年10月生於江山,1976年2月24日卒於杭州,享年78歲。先生從小家境貧寒,20歲前一直在家務農,利用農閒時間隨任教私塾的父親學習《四書》,《五經》等書籍。由於天資聰穎,1924年考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現為東南大學)。1928年畢業於該校教育系史地專業 。[2]

1929年春至1931年秋任職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東南大學)區立通俗教育館圖書館館長(該館1930年改為江蘇省立民眾教育館,館址位於南京韜園,期間長子徐韜園誕生於此)。爾後到浙江民眾教育實驗學校(校址杭州新民路)任圖書館長。於1935年至1939年,出任溫州師範學校(校址瑞安鄭樓)校長,該校系現溫州大學前身。在《竺可楨全集》第六卷(日記)中曾有記載:「1936.3.13(南京),接小谷先生函(為其子姚尚午事,請作函與溫州師範校長徐芳田)」。

1935年8月為紀念黃溯初捐出鄭樓小學校址創辦溫州大學,校長徐芳田負責建造溯初亭,並撰《溯初亭記》嵌於亭內,以紀念這一段興學歷史。[3]

1936年任鄭樓實驗鄉長。1938年為增擴學生實驗基地,創建了瑞安林垟鎮溫州師範附屬小學(現為瑞安林垟學校),為普及全民基礎教學做出了貢獻。

1941年春夏之交,曾在浙江處州(現麗水)中學短期任教後[4],到浙贛鐵路任職工子弟教育委員會總幹事工作。1944年夏又到江山肇和中學(校址江山三卿口)及衢州中學(現為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任教,年底出任江山縣立簡易師範學校(校址江山縣河頂)校長。1946年秋至1954年夏,先生在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杭州第一中學)任教,為史地教研組長。1954年秋調至浙江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現杭州第十四中學)任教務長工作,直至1959年退休。

徐芳田先生畢生從事教育工作,辛勤勞作,沉醉其間。在學校師生關係融洽,深得學生愛戴。新中國成立後,先生努力學習新思想,熱愛新社會,嚴格要求子女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多做貢獻。五位子女中,兩位兒子先後應徵入伍保家衛國,另三位也是子承父業任教高等院校,畢生貢獻於祖國教育大業,可謂桃李滿天下。

家庭[編輯]

妻子毛叔昕女士,浙江江山市人。1904年10月4日生於浙江省江山縣清漾村,1994年12月24日卒於杭州,享年91歲。毛叔昕的長兄為著名的國學大師毛子水先生(原為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5]在丈夫任職教務長期間,為教職工家屬開辦文化補習班,可謂相夫教子之楷模。她為人友善,豁達開朗,克勤克儉,撫養五個兒子及其後代成長。

徐芳田先生與夫人故去後,共眠於杭州南山陵園。 徐芳田、毛叔昕夫婦育有五子,依次為:徐韜園、徐重光、徐三光、徐四光和徐五光,他們各自在其學術領域中都有所建樹。

參考資料[編輯]

  1. ^ 浙江圖書館. 《新都胜迹考》:徐芳田及周念行合著。. 南京出版社. 2014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2. ^ 東南大學史料館. 国立中央大学时期. 東南大學. 2012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3. ^ 黃劍萍. 弦歌不绝溯初亭. 溫州網. 2013-04-24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月4日). 
  4. ^ 浙江麗水中學. 浙江丽水中学.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5). 
  5. ^ 宋淑萍. 毛子水先生传. [2012-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