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拓跋磨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拓跋磨渾(?—?),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拓跋磨渾年輕時為拓跋嗣所了解。天賜四年(409年),拓跋嗣的弟弟拓跋紹殺死魏道武帝拓跋珪作亂,拓跋嗣躲藏在宮外。當時拓跋紹逼迫獵郎叔孫俊做自己的後援,叔孫俊表面順從,內心卻向著拓跋嗣,頻繁的和拓跋磨渾等人勸說拓跋紹[1][2]。拓跋磨渾、長孫翰、叔孫俊等人密謀奉迎拓跋嗣繼承皇位,拓跋磨渾和叔孫俊謊稱知道拓跋嗣所在的地方。拓跋紹派遣手下兩人跟隨拓跋磨渾前往,謀劃殺死拓跋嗣。拓跋磨渾出來後,就將拓跋紹的手下捆綁帶到拓跋嗣那裡殺死[3]。拓跋嗣得到拓跋磨渾相助,非常高興,視他為輔佐。魏明元帝即位後,命令拓跋磨渾、叔孫俊、長孫翰等人在自己左右糾察過失[4][4][5][6]。拓跋磨渾以功勳獲賜爵長沙公,出任尚書[7],外任定州刺史,在任內去世[8][9]

家庭[編輯]

祖父[編輯]

父親[編輯]

  • 拓跋屈,北魏功勞將軍、并州刺史、元城侯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太祖崩,清河王紹閉宮門,太宗在外。紹逼俊以為己援。俊外雖從紹,內實忠款,仍與元磨渾等說紹,得歸太宗。事在《磨渾傳》。
  2. ^ 《北史·卷二十·列傳第八》:道武崩,清河王紹閉宮門,明元在外。紹拘逼俊以為己援。外雖從紹,內實忠款,仍與元磨渾等說紹歸明元。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五》:紹募人求訪嗣,欲殺之。獵郎叔孫俊與宗室疏屬拓跋磨渾自雲知嗣所在,紹使帳下二人與之偕往,俊、磨渾得出,即執帳下詣嗣,斬之。
  4. ^ 4.0 4.1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太宗即位,命俊與磨渾等拾遺左右。
  5. ^ 《魏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太宗之在外,翰與元磨渾等潛謀奉迎。太宗即位,遷散騎常侍,與磨渾等拾遺左右。
  6. ^ 《北史·卷二十二·列傳第十》:明元之在外,翰與元磨渾等潛謀奉迎。明元即位,與磨渾等拾遺左右。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五》:壬申,嗣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興。追尊劉貴人曰宣穆皇后;公卿先罷歸第不預朝政者,悉召用之。詔長孫嵩與北新侯安同、山陽侯奚斤、白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坐止車門右,共聽朝政,時人謂之八公。屈,磨渾之父也。嗣以尚書燕鳳逮事什翼犍使與都坐大官封懿等入侍講論,出議政事。以王洛兒、車路頭為散騎常侍,叔孫俊為衛將軍。拓跋磨渾為尚書,皆賜爵郡、縣公。
  8. ^ 《魏書·卷十四·列傳第二》:子磨渾,少為太宗所知。元紹之逆也,太宗潛隱於外,磨渾與叔孫俊詐雲太宗所在。紹使帳下二人隨磨渾往,規為逆。磨渾既得出,便縛帳下詣太宗斬之。太宗得磨渾,大喜,因為羽翼。以勛賜爵長沙公,拜尚書,出為定州刺史。卒。
  9. ^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子磨渾,少為明元所知。元紹之逆也,明元潛隱於外,磨渾與叔孫詐雲明元所在。紹使帳下二人隨磨渾往,規為逆。磨渾既得出,便縛帳下,詣明元斬之。帝得磨渾,大喜,因為羽翼。以勛,賜爵長沙公,拜尚書,出為定州刺史。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