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括地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括地圖》是一本漢朝佚名著的志怪小說,原書久佚,作者不詳。

《括地圖》之書名似沿自緯書《河圖括地象》,[1]其書久佚,少數佚文散見於《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等書引文之中。觀其內容很大程度上模仿《山海經》而作,例如穿胸民、奇肱民、丈夫民、大人國、白民、君子民等皆與《山海經》有關連;關於大人國部分,《山海經•海外東經》載:「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然而,《括地圖》所載的大人國特徵在於長壽,曰:「大人國,其民孕三十六年而生兒,生兒長大能乘雲,蓋龍類,去會稽四萬六千里。」清代王謨曾根據這些引用的書籍,將其內容集成一卷。清人黃奭《黃氏逸書考》輯出此書佚文三十六條,附《河圖括地象》書後。學折李劍國以為:「《括地圖》是繼《山海經》之後又一重要地理博物體志怪小說,大大豐富了遠國異民傳說系統。」

注釋[編輯]

  1. ^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中所說:「《括地圖》雖不是緯書,不同《括地象》,但觀其書名,似乎是承襲《河圖括地象》。」袁珂《中國神話史》認為:「《河圖括地象》又名《河圖括地圖》,簡稱《括地圖》……觀其內容性質,二書實在應該便是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