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曲殼蝸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曲殼蝸牛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 腹足綱 Gastropoda
目: 主扭舌目 Architaenioglossa
科: 芝麻蝸牛科 Diplommatinidae
屬: Opisthostoma Opisthostoma
種:
曲殼蝸牛 O. vermiculum
二名法
Opisthostoma vermiculum
Clements & Vermeulen, 2008[1]

曲殼蝸牛(學名:Opisthostoma vermiculum[2],又名百轉蝸牛,是芝麻蝸牛科之下的一個有口蓋微小陸生英語land snail蝸牛物種,屬於一類陸生腹足綱軟體動物

分佈及棲息地[編輯]

本物種是馬來西亞特有種,目前只見於霹靂州怡保崑崙喇叭牧區,其天然棲息地為熱帶石灰岩接縫[1][3]

形態描述[編輯]

本物種的螺殼具有四個不同的繞線軸,這在腹足綱所有現生種來說已知是最多。螺殼的螺層英語whorl (mollusc)三度脫落,並在沒有任何支撐的情況下兩度重新連接到前一層螺層。脫落的螺層環繞另外三個次要螺軸,而不是螺殼的主要螺軸。當本物種發現之時,在發現地搜集了38個樣本,而這些樣本間的螺殼在外形上差異很少,並且均有上述三度脫落及兩度重新連接的特徵。不過本物種的體型極為微小,具體大小為1.5公釐(0.059英寸)高、0.9公釐(0.035英寸)寬。

曲殼蝸牛於2008年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種考察國際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ecies Exploration英語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ecies Exploration)及一個由生物分類學家組成的委員會選為「10大驚奇物種」之一[4][2]

保育[編輯]

如同其他同屬物種,發現本物種的地方為石灰岩喀斯特地形;而發現當地亦有相當數量的採礦活動,使本物種的棲息地受到破壞,從而令本物種變得更瀕危。

語源[編輯]

本物種的種加詞vermiculum源於拉丁文,意思就是「似蟲的樣子」[3]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Clements, R.; Liew, Thor-Seng; Vermeulen, J. J.; Schilthuizen, M. Further twists in gastropod shell evolution. Biology Letters. 2008-04-23, 4 (2): 179–182 [2020-03-04]. doi:10.1098/rsbl.2007.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英語). 
  2. ^ 2.0 2.1 美媒体发布10大惊奇物种:幽灵蛞蝓上榜(组图). 新浪科技. 2009-05-25 [2020-03-04] (中文(簡體)). 
  3. ^ 3.0 3.1 Top 10 - 2009: A Snail that's Whorls Apar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ecies Exploration. 2009-05-25 [2020-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英語). 
  4. ^ Scientists announce top 10 new species:State of Observed Species reports 18,516 species new to science in 2007. 2009-05-28 [2020-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8)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