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卓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朱卓文

朱卓文(1875年—1935年)名仕超,又名式武,字卓文以字行廣東省香山縣張家邊區西椏村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早期飛行員之一。[1]

生平[編輯]

追隨孫中山[編輯]

朱卓文幼時在家鄉讀私塾,喜好武藝,其父朱永康曾先後為他請了幾位教頭教他習武。1896年,朱卓文和同鄉朱會文美國舊金山,追隨孫中山身邊,並受孫中山的鼓勵,在美國學習飛行技術。其間,朱卓文十多年未與家中通信。朱卓文的妻子林麗容帶著女兒慕英、慕菲在村子裡以耕田為生。[1]

1910年1月16日,朱卓文在美國舊金山廣東銀行二樓的紐文西醫診所加入中國同盟會。1910年10月,清朝海軍大臣貝勒載洵訪問美國,朱卓文和香山縣同鄉、旅美中國同盟會會員鄺佐治策劃刺殺載洵。載洵在舊金山屋倫車站下車時,朱卓文、鄺佐治準備開槍射殺載洵,但被美國警探發覺並追捕,朱卓文逃脫,鄺佐治被捕。隨後,鄺佐治被移送法院,被控蓄意謀殺,判處有期徒刑14年,直到唐紹儀就任中華民國首任國務總理時,才向美國方面交涉,使鄺佐治獲釋。[1]

1912年,朱卓文隨孫中山自美國芝加哥英國,轉道回中國,稍後返回家鄉,攜家人來到上海,供女兒及小妹讀書。朱卓文回國之後,曾任南京臨時大總統府庶務司司長。[1]

1911年冬,美國芝加哥的華僑梅倍得知武昌起義成功,極其振奮,乃向洪門籌餉局提議:「撥款購飛機,充革命軍用。」此後,經李綺庵等協助,將飛機運抵上海。其中兩架飛機在1912年2月運抵南京,以年薪一萬美金僱請的美國飛機師威爾霍斯(Wilcos)竟不熟悉此種飛機的駕駛。此時,朱卓文正好在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府擔任庶務司司長,有關方面得知朱卓文曾在美國學習飛機駕駛技術,便請他在南京小型操場試飛,但飛機失事,所幸朱卓文沒有受傷。[1]

拆廟興學[編輯]

1913年,朱卓文回到香山縣西椏村,認為「要維新科學,使之進入先進世界之林,治國之根本是育人」。朱卓文找到堂弟朱學文商量拆廟建學校,並由朱卓文召集村中父老進行商議。會上,朱卓文提出拆除廟宇,以改建為校舍,遭到部分鄉紳反對,並且控告到縣衙,朱學文也避往石岐的親戚家。後經朱卓文斡旋,方才允許拆廟建校。但村民出於迷信而不願動手拆廟,朱卓文便帶頭赴「侯王廟」、「先鋒廟」,搗毀泥塑神像,帶動村民拆除了這兩座廟。1914年,「西椏學校」建成,舉行揭幕會時,孫中山題寫的「子善為師」條幅懸掛在禮堂,朱卓文題寫的「文明進步」四個大字掛在校門。在揭幕會上,朱卓文講話稱:「四十年之後,若沒有人把本校重建一新,我西椏名聲不振矣……」。當時,朱卓文邀名儒毛商衡任該校教師,校長由朱學文擔任,西椏學校一時遠近聞名,附近農村的許多子弟慕名來該校學習。[1]

朱卓文曾寫《正氣常存》一文給朱學文,文中稱:[1]

民二春,卓文罷官歸里為鄉中建設學校,創辦警察,提倡農植等事,均賴學弟臂助。得以底成。癸丑政變,鄉蠹乘機復起,糾紛至三年之久,學弟幾罹於難,鄉中所創事業,其不致於摧殘者,學弟之功不少焉!故書此以為。

廣州時期[編輯]

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但遭到失敗。此後,革命黨人紛紛逃往日本。1915年10月,孫中山與宋慶齡日本結婚時,朱卓文曾經協助籌辦婚禮。朱卓文還曾任中華革命軍廣東全權籌備委員。[1]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自此,孫中山以廣州為基地,繼續開展革命活動。在廣州期間,朱卓文歷任大元帥府航空局局長、廣東兵工廠廠長、中央直轄討賊軍司令、香山縣縣長、廣東省審計局局長等職務。[1]

1920年11月29日,孫中山再次南下廣州整頓軍政,建立航空局,任命朱卓文為航空局局長,組織兩個飛機隊,張惠長任第一飛機隊隊長,陳應權任第二飛機隊隊長。起初,兩個飛機隊擁有水、陸機5架。朱卓文出任航空局局長後,新購水機2架,陸機4架,陳慶雲又奉命赴日本大坂購入寇狄斯雙翼飛機1架。[1]

1921年5且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時,朱卓文撰文祝賀稱:[1]

民國當十年,五月之五日,就是孫總統,榮任蓋時到。凡是民國人,都要恭祝好,因為此民國,是他立建造。迄今十年來,尋復經已酬,都是他毅力,狂瀾挽巨濤。革命的偉人,稱之不為過,今為大總統,定然政治好。使我五族人,安樂享到老,民氣如團結,國家乃鞏固。

同時,朱卓文還書寫了標語「良心上之主張,挽回外溢之權利」。[1]

1922年2月,航空局改組,朱卓文仍然擔任航空局局長,張惠長任副局長兼航空隊第一隊隊長,陳慶雲任第二隊隊長。1922年12月16日,孫中山任命楊仙逸接替朱卓文出任航空局局長。[1]

朱卓文兼任廣東兵工廠廠長期間,領導工廠的技術人員及工人趕製槍械,及時送交革命軍。1922年6月,孫中山得知陳炯明陰謀叛變,便從韶關率警衛團返回廣州準備迎擊。但該警衛團兵力薄弱,孫中山乃將衛士隊擴為大隊。但直到1922年6月15日,陳炯明即將發動六一六事變時,孫中山的衛士大隊的槍械尚未領足,警衛團團長陳可鈺乃攜帶孫中山手諭,率機槍連連長張猛赴石井兵工廠找朱卓文,領到了粵造奧式水機關槍4挺,旱機關槍2挺,步槍500支。當陳炯明的軍隊進攻總統府時,衛士大隊使用剛剛領到的機槍暫時壓制了陳炯明部的進攻,保護了宋慶齡突圍。[1]

主政香山[編輯]

六一六事變後,朱卓文當即回到香山縣,組織「中央直轄討賊軍」,自任司令,開赴廣州,配合滇軍桂軍驅逐了陳炯明。隨後,朱卓文率部回到石岐整頓,委任妹夫鄧鼎封為司令部參謀長。當時,香山縣縣長楊廣達辭職,孫中山便委任朱卓文為香山縣縣長。[1]

在此期間,投靠陳炯明軍的沈鴻英鄧本殷踞守在南部一帶。勾結「義鴻省長」李耀漢,騷擾台山開平恩平等地,窺襲江門。孫中山命古應芬在江門組織「大本營駐江門辦事處」,並命令朱卓文派軍隊前往配合進剿。朱卓文便派鄧鼎封率進剿,在四邑的沙涌和叛軍進行了一場遭遇戰。雖然李耀漢敗走陽江,但鄧鼎封所率的朱卓文部傷亡也很大。朱卓文認為鄧鼎封用兵不當,將鄧鼎封撤職。 [1]

1923年8月,朱卓文任香山縣縣長時,拆城隍廟、拆香山縣城牆,修築馬路,建立了電話系統。宋慶齡曾致信朱卓文,對建立電話系統一事表示祝賀。[1]

晚年生涯[編輯]

1925年廖仲愷遇刺身亡後,朱卓文因涉嫌策划行刺而被通緝,朱卓文遂逃匿,並改名「朱式武」。[1]

1934年,朱卓文任中山縣土地局局長。1935年,因為秘密組織「大同救國軍」,企圖反對陳濟棠,朱卓文遭到殺害,享年61歲。[1]

家庭[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