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膺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渭懷簡王朱膺鉙(1463年—1517年),[1]明朝南渭榮順王朱音𡑠的庶次子,曾管理府事,後追封為王。[2]

生平[編輯]

成化元年(1465年)七月賜名。[3]後封鎮國將軍

朱膺鉙的嫡長兄南渭長子朱膺䥯與弟弟們形同仇敵,想毒死他們。弘治四年(1491年)十二月,朱膺䥯以罪廢為庶人。[4]弘治五年(1492年)六月朱音𡑠去世,朱膺鉙管王府事。[2]

弘治八年(1495年)四月,朱膺鉙因父兄所遺宮人多有年少無出者,請求讓她們的親屬收領她們,讓她們有所歸依,獲准。[5]

朱膺鉙與其嫂朱膺䥯夫人胡氏互奏諸不法事,下鎮巡等官勘報,多不實。胡氏父胡海、弟胡元輔、胡元弼擅入王府飲酒,胡元輔又與宮婢嬉戲,教授周大用輔導失職,都獲罪。弘治九年(1496年)閏三月,明孝宗認為胡氏、朱膺鉙互奏不實,本當重治,姑且降敕書切責,朱膺鉙革一半歲祿,胡元輔贖罪後發貴州鎮遠府為民。[6]

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因朱膺鉙上奏自己省躬改過已十年,明武宗將他的俸祿恢復為全額。[7]

正德二年(1507年)十一月,賜朱膺鉙《四書集註》一部。[8]

當時因為寧王朱宸濠請求以其宮人方氏、徐氏為夫人獲准,各王府多引以為例。朱膺鉙和昌化王府鎮國將軍朱成鑇都請求封生母為夫人。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武宗因非祖宗舊制,不允。[9]

正德六年(1511年)八月,因朱膺鉙所請,賜《皇明祖訓》一部。[10]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膺鉙去世。朝廷定由朱膺鉙子朱彥濱襲封南渭王,朱彥濱請求為父親追封。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追封朱膺鉙為南渭懷簡王。[2][11]

先前,朱膺䥯與乳婦尹妙貴通姦生下長子朱彥淤,按例朱彥淤不得請封,但朱彥淤得以受封為鎮國將軍。朱彥淤死後,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胡氏指使朱彥淤的遺孀鄭氏私下入京,上奏說朱彥淤的兒子朱譽梡應該襲封南渭王,卻被朱彥濱謀奪。禮部勘察上奏,明世宗詔命中使送鄭氏回國,並將其親屬鄭昇及南渭王府輔導官交由巡按御史逮捕問訊。[12]

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朱彥濱受冊襲封為南渭王。[2][13]

評價[編輯]

家庭[編輯]

子孫[編輯]

  • 嫡長子朱彥濱
  • 嫡次子朱彥湝,弘治元年(1488年)九月賜名,[14]弘治九年(1496年)五月按制度賜輔國將軍誥命冠服[15]
    • 嫡長子朱譽𣔺,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賜名[16]
  • 庶三子朱彥渤,弘治元年(1488年)九月賜名,[14]弘治九年(1496年)五月按制度賜輔國將軍誥命冠服[15]

參考文獻[編輯]

  1. ^ 《弇山堂別集》卷035
  2. ^ 2.0 2.1 2.2 2.3 《明史》卷一百二·表第三·諸王世表三
  3.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十九》
  4.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五十八》
  5.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九十九》
  6.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一》
  7.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十二》
  8.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三十二》,其中將「南渭」誤作「渭南」
  9.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三十二》
  10.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七十八》
  11.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五》
  12.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六. (嘉靖元年七月)初岷府南渭王嫡長子膺䥯以事廢為庶人,其子彥淤本乳婦尹妙貴奸生,例不得請封,已經奏准令庶長子膺鉙襲封王爵,至是彥淤卒,其嫡母胡使婦鄭氏私詣闕,奏彥淤有子譽梡,當襲王爵,為侄彥濱謀奪,彥濱者,即膺鉙長子也。禮部勘核得其狀。上詔中使伴送鄭氏還,王親鄭昇並該府輔導官巡按御史逮問。 
  13.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三十一》
  14. ^ 14.0 14.1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十八》
  15. ^ 15.0 15.1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
  16.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二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