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瑜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瑜華
性別
出生1914年
 中華民國陝西南鄭縣
逝世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
  • 1932年底在西安綏靖公署步兵訓練班第二期學習
  • 1937年8月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經歷

杜瑜華(1914年4月—2004年11月20日),陝西南鄭縣陽春鎮瞿義村西溝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生平[編輯]

生於貧農家庭。軍閥吳新田陝南鎮守使期間,其父因交不起苛捐雜稅,被摧款委員抓走抄家封門,讀小學的杜瑜華輟學流浪,後到進駐漢中的馮玉祥西北軍當兵。後在西安考入楊虎城第十七路軍憲兵營當學兵。1933年3月經憲兵營政治教官謝滋山(謝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協助謝做兵運工作。後又考入西安綏靖公署步兵訓練班第二期學習,結業後任憲兵營改編的特務營排長、區隊長。因宣傳共產黨主張,軍法處欲逮捕他,黨組織通知及時轉移。1936年6月謝華領導的中共西北特別支部派遣杜瑜華同沈敏楊江到陝南的安康保安司令部特務大隊何振亞部開展兵運工作,1936年8月該部二次起義,成立中共西北特支領導的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任參謀長。

抗戰爆發後入延安抗大三期學習。後留校工作。隨抗大二分校挺進敵後晉察冀邊區辦學。1943年2月,晉察冀邊區鬥爭形勢極為惡化,抗大二分校奉命返回陝北綏德併入抗大總校。杜瑜華留下來調往一線主力部隊。

1943年1月為粉碎日偽軍「鐵壁合圍」,晉察冀軍區決定將大團精簡成小團,部隊分散活動以保存有生力量;晉察冀軍區騎兵團取消營的架子,改編成4個步兵連,一個偵察連,一個特務連,加上團部,共1225人,實際為步兵團,團長唐子安,政委曾海亭,杜瑜華任副團長。1943年5月初,日軍鐵壁合圍晉察冀三分區機關,騎兵團為保護三分區機關突圍,幾經血戰,於5月7日在完縣馬耳山與日軍3個大隊合圍,團政委曾海亭等400餘人犧牲,杜瑜華帶隊一天連續突圍三次,與戰士拼刺刀、沖山頭,最後跳下懸崖幸被樹木攔住才活了下來,擺脫敵人。[1]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階,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階。[2][3]

參考資料[編輯]

  1. ^ 李亚彬:“逢敌必亮剑:抗日烽火中的晋察冀骑兵团”,来源:《光明日报》2018-02-01.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2. ^ 劉景泉主編; 沈久泉, 王凱捷, 李卓副主編. 中国抗日战争人物大词典. 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9. 
  3. ^ 吳如蒿著; 陳策才, 張光彩, 趙功德等副主編. 中华军事人物大辞典.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