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河南貢院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河南貢院碑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河南省開封市
分類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
編號5-46
認定時間2008年

河南貢院碑共兩通,分別為《改建河南貢院碑》與《重修河南貢院碑記》,清代勒刻。為河南貢院改建、重修時,時任政府所刻立。現存於開封市明倫街河南大學校內,旁有二層貢院執事房一座,是當時考官辦公和休息的地方,依據舊照片重建。

河南貢院碑旁的執事房位於開封市明倫街河南大學院內

背景[編輯]

河南貢院是河南省舉行鄉試、選拔舉人的場所,清初由明周王府舊址(今龍亭一帶)遷至今址。現僅存兩通碑刻,保存完好,均為清代勒刻。一通為《改建河南貢院碑》,碑文為當時河南巡撫田文鏡撰寫,立於雍正十年(1732年),高2.16米,寬0.96米;另一通為《重修河南貢院碑記》,撰寫碑文的是時任河南巡撫的牛鑒,立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高2.66米,寬1.07米。兩碑翔實地記述了河南貢院遷址、興建、擴建、重修的史實。

歷史價值[編輯]

清代會試,是各省舉人參加、選拔進士的全國性科舉考試,循例皆在北京順天貢院舉行。八國聯軍之役,順天貢院被毀。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三十年(1904年)連續兩次會試均改於河南貢院舉行。之後,清政府宣布自丙午科(1906年)始,所有鄉試、會試一律停止。河南貢院碑見證了中國科舉制度的終結,在中國科舉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編輯]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