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子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源子邕(488年—528年1月26日),字靈和西平郡樂都縣(今青海海東市)人,北魏驃騎大將軍馮翊惠公源懷之子。

生平[編輯]

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任夏州刺史時,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起兵叛亂,夏州統萬城的亂黨也起事呼應。源子邕據城自守,城中糧盡,留下兒子源延伯守城,自己出城求糧,被朔方胡帥曹阿各拔俘獲,他雖被囚禁,但胡人仍很敬重他的文雅,最終被他勸降。源子邕向大行台北海王元顥陳述諸賊可以消滅的方略,元顥於是給予他兵馬,先行出擊。轉戰九旬,凡數十戰,平定東夏全境反叛。孝昌三年(527年),驃騎大將軍蕭寶夤被叛軍擊敗,大敗而回雍州長安,時子邕新平黑城,遂率兵馬和夏州募義人,出自西夏,至於東夏,轉戰千里,擒賊帥康維摩於鋸谷,破賊帥契官斤於楊氏堡,打通與北魏朝廷的聯絡。除兼行台尚書。復破賊帥紇單步胡提曲沃,受到孝明帝璽書勞勉。子邕在白水郡(今陝西省白水縣)破賊率宿勤明達子阿非軍,多所斬獲。除給事黃門侍郎,封樂平縣公

527年3月,北魏任命源子邕為北討都督,率兵進討葛榮。7月,相州刺史、安樂王元鑒鄴城反叛並降附葛榮。子邕與都督李神軌裴衍先行征討元鑒,8月攻陷鄴城,將其斬首傳送洛陽,以功改封陽平縣公,增邑千五百戶,進號鎮東將軍。11月,葛榮攻陷冀州(治信都縣),俘虜刺史元孚。魏以都督源子邕為冀州刺史,令其繼續進討。孝昌三年十二月戊申(528年1月26日),源子邕、裴衍與葛榮10萬起義軍在陽平郡(今山東莘縣)東北漳水曲大戰,魏軍戰敗,源子邕、裴衍戰死。北魏贈子邕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縣公如故。永安中,重贈司空,諡曰莊穆。

家世[編輯]

子女[編輯]

  • 長子:源延伯,封浮陽伯,與父親一同戰死陽平,年二十四。贈持節、平北將軍、涼州刺史,開國如故。有《魏故使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平北將軍涼州刺史浮陽縣開國伯源侯墓志銘》
  • 次子:源模,字士則。孝昌二年七月十三日早亡,有《魏故尚書郎中源君墓志銘》
  • 子:源士正,與弟士規,並坐事死。
  • 子:源士規
  • 子:源楷,字士質。

參考[編輯]

  • 《魏書》
  • 《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