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滿鐵調查部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滿鐵調查部事件(日語:満鉄調査部事件,まんてつちょうさぶじけん)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滿鐵調查部成員被關東軍憲兵隊進行2次檢舉的事件,簡稱為滿鐵事件。1941年發起的合作社事件後,1942年調查部成員被第一次檢舉。在1943年成員被第二次檢舉。

事件經過[編輯]

合作社事件[編輯]

隨著滿鐵調查部從1939年開始擴招人手、在日本國內失利的左翼人士紛紛到滿鐵調查部工作了。他們在滿鐵調查部進行在國內不可能進行的馬克思主義方式的社會調查及分析,這使得以關東軍憲兵隊為中心的滿洲國治安當局對滿鐵調查部進行嚴密的監視。

受到橘樸影響的佐藤大四郎從1937年1月開始在北滿洲的濱江省綏化縣(今黑龍江省綏化市)救援貧農和農事合作社並組織他們提高生產力。這次運動使得很多日本的左翼人士集結到這裡。關東憲兵隊(關東司令官屬下的軍令憲兵,但不受關東司令官的指揮)對有進行共產主義運動嫌疑的佐藤、滿州國協和會鈴木小兵衛和滿鐵調查部的花房森・佐藤晴生等50多名嫌疑犯進行檢舉(合作社事件、1941年11月)。

而在2008年10月,關東憲兵隊特別高等科的下士官所保管的合作社事件的申請書和起訴狀等滿洲國最高檢察廳搜查記錄被發現。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松村高夫、京都大學教授江田憲治等對其進行研究,發現組織和運動存在的證據是由關東憲兵隊一手捏造的。 [1]

滿鐵調查部事件[編輯]

被檢舉的鈴木小兵衛把參與合作社運動的調查部員都舉報了出來,隨後還協助關東軍憲兵隊的調查。以他的提供的情報為基準,憲兵隊開始搜查調查部內的左翼分子,包括大上末廣具島兼三郎野野村一雄堀江邑一、小泉吉雄、渡辺雄二、稲葉四郎、橫川次郎等33名被檢舉(第一次滿鐵調查部事件、1942年9月)。

第一次檢舉後、滿鐵給憲兵隊提供了一份左翼思想分子名單,以此為基準伊藤武雄石堂清倫、枝吉勇等10名被檢舉(第二次滿鐵調查部事件、1943年7月)。

其中,44名中的40名被檢舉人員以違反滿洲國治安維持法(1937年制定)的罪名遭到起訴, 鈴江言一等4名保釋出獄。隨後大上末廣、佐藤晴生等5名在獄中去世、還有伊藤武雄、花房森等15名被保釋出獄。其餘20名則在1945年5月受審判決,與共產主義結社有關的渡辺雄二等2名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其餘的被判處緩期執行。憲兵隊把部分被檢舉的人中組成間諜組織用來監視在滿日本人的行動,拒絕加入這組織的石堂清倫受到了軍隊的處罰。

被檢舉者的取證調查手記及意見書被當時八月風暴行動的關東軍憲兵隊處理掉了。二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人民政府發現了一部分當時的檔案,現在已經公開。

關聯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關東憲兵隊司令部編 《在滿日系共產主義運動》【再版】 極東研究所出版會,1969年。
  • 石堂清倫 《我們的異端之昭和史》(上下), 平凡社圖書館,2001年。ISBN 4582764053ISBN 458276410X
  • 小林英夫福井紳一 《滿鐵調查部事件的真相;話說新發現史料,「認知的集團」的未做完的夢》 小學館、2004年。ISBN 4096260762

腳註[編輯]

  1. ^ 合作社事件捜査记录被发现 矛盾和捏造部分众多. 朝日新聞. 2009年12月28日 [2010年5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3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