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經權

經權(1883年—1918年)字子衡蒙古族內蒙古薩拉齊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編輯]

光緒九年(1883年),經權生於薩拉齊美岱召村。早年,經權曾經當過私塾先生,擔任過土默特旗煤炭租稅局下屬馬蓮溝稅卡卡長。1907年,山西中國同盟會會員李德懋來到包頭、薩拉齊活動,經權遂參加中國同盟會,自稱「與雲亨樹立了反滿反封建的共同抱負。」[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此後內蒙古西部民眾參加了辛亥革命歸綏的革命黨人在歸綏、薩拉齊包頭間奔走聯絡,策划起義。歸綏、包頭的清軍巡防隊中,部分官兵醞釀反清起義,他們準備在歸綏舉事,占領清朝在內蒙古西部的統治中心歸綏。革命黨人致信駐歸綏的漢軍口外八旗後路巡防隊統領周維藩,勸其率部起義。正當周維藩猶豫之時,其部下張琳曹富章率部於1911年11月9日起義,脫離軍營開出歸綏,沿大青山赴包頭。雲亨王定圻楊雲階等革命黨人趕往包頭,與經權、郭鴻霖等人會合,在包頭、薩拉齊等地策動起義,並且同張琳、曹富章等人取得聯繫,計劃進駐包頭。五原廳同知樊恩慶以及包頭清軍管帶假裝聲稱擁護革命,於12月24日暗中設下「鴻門宴」,導致起義軍在「馬號事件」中覆滅,張琳、曹富章、郭鴻霖等人被殺害,雲亨獲得朋友暗示,迅速脫離危險,倖免於難。[2]

1912年1月11日,閻錫山率領山西革命軍入包頭城,薩拉齊諮議員公推經權、雲亨赴包頭。閻錫山命經權、雲亨回薩拉齊招收人馬,配合山西革命軍攻占薩拉齊。1月17日,山西革命軍攻占薩拉齊城,經權招收的人馬與從監獄中釋放的張萬順等500人組成了敢死隊,經權任管帶,張萬順任隊長。1月26日,經權被任命為歸化城副都統。閻錫山所部在刀什爾遭到挫折後,經權隨軍返回山西。[1]

中華民國成立後,經權出任太原警察籌備處主任。後來,因不滿閻錫山的所作所為,經權回到薩拉齊,繼續反對袁世凱,準備再造共和。革命黨人在經權家中假裝織布,暗中撰寫倒袁檄文,籌備武裝起義。1916年,經權發動兼任薩拉齊、武川二縣警備隊長的滿泰以及安祥劉會文李雨田雲亨發動倒袁起義,史稱「五英雄起義」。因侯憲章告密,起義軍在萬家溝遭到包圍,安祥、李雨田陣亡,劉會文負傷,雲亨逃脫,經權不久便被當局逮捕。綏遠都統潘榘楹親自審問經權,命經權下跪,經權稱:「豈能給國賊下跪,我腿可折,跪麼比登天還難。」不久,袁世凱死亡,經權在被囚禁3個月之後獲釋。[1]

由於在獄中受到折磨,經權生病,於1918年病逝。[1]

如今,經權的陵園位於美岱召大青山下。[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塞外辛亥英烈丰碑永存,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2012-1-19. [201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3). 
  2. ^ 绥远辛亥起义纪实,新华网,于2013-05-28查阅. [201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