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苗可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苗可沛(1909年—1950年12月31日),別名雨若遼寧本溪縣下馬塘苗家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1923年,就讀子下馬塘私塾。稍長入高等小學,1931年考入瀋陽師範學校,期間加入中國國民黨。1934年師範畢業,次年分配到本溪湖大堡學校任教,1939年,轉到下馬塘學校。同年5月,與中國國民黨東北黨務辦事處專員羅大愚取得聯繫,籌建本溪黨部籌備委員會,苗可沛任主任委員,肖承璞李笑如、關庸、魏國新等任委員,在本溪發展組織,進行黨務活動[1]。1941年,他被日偽統治當局逮捕[2]。1944年4月2日,國民黨在本溪的黨員全部被捕入獄。1945年8月,日軍投降,苗可沛獲釋出獄[3]

出獄後,苗可沛等重返本溪,組建國民黨黨部。8月30日,在本溪湖市大堡小學校召開國民黨本溪縣臨時黨部成立大會。苗可沛為書記長,並陸續建立6個區黨部,與煤鐵公司大隊及臨時維持會共同從事黨務[4]。同年9月,中國共產黨軍隊進駐本溪後,苗可沛轉移到瀋陽,幫助遼寧省黨部羅大愚成立復員建設委員會[5]。同年5月,苗可沛隨國民黨52軍重返本溪,組建了本溪縣黨部,自任書記長。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本溪縣黨部以維持治安為名,在本溪湖市永豐保開設建國造槍廠,後就被東北人民解放軍繳獲。1948年10月末,解放軍再次攻占本溪,苗可沛逃往瀋陽隱居,後被查獲。1950年12月31日,被人民政府槍決[3]

參考[編輯]

  1. ^ 本溪市地方志編纂辦公室編. 本溪市志 第1卷. 北京:新華出版社 ,. 1991.10: 427. ISBN 7-5011-1220-7. 
  2.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遼寧省本溪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 本溪县文史资料 第2辑. 1987.12: 41–42. 
  3. ^ 3.0 3.1 劉恆華主編;周憲章等撰稿;本溪市黨史地方志辦公室編. 本溪市志 第4卷. 遼河出版社. 2004.12: 765–766. ISBN 7-80711-085-6. 
  4. ^ 汪之力主筆,中共本溪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本溪縣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編. 解放战争中的本溪. 中共本溪縣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 ,. 1987.05: 67. 
  5. ^ 中共本溪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 纪念本溪解放四十周年专辑. 中共本溪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