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通(?—599年),字悉達河東郡虞鄉縣(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出自河東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洗馬裴,隋朝官員。

生平[編輯]

開皇六年(586年),裴通的舅舅梁士彥想要在蒲州起兵謀反,宇文忻在關中為內應,裴通參與了謀劃,將事情上奏給隋文帝楊堅[1][2][3][4]。裴通後出任潼州海州二州諸軍事、二州刺史,很快出任揚州道行軍總管,封吉陽郡公,在開皇十八年(599年)去世,葬於京兆郡大興縣鄉之原,其墓誌全名《大隋故使持節上柱國懷義公裴使君之墓志銘》[5]

家庭[編輯]

父母[編輯]

夫人[編輯]

  • 隴西辛氏,銀青光祿大夫、雍華秦渭四州諸軍事四州刺史、儻城郡太守、安昌縣開國公辛超之女[5]

子女[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周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閒居無事,恃功懷怨,與宇文忻、劉昉等謀反。將率僮僕,候上享廟之際以發機。復欲於蒲州起事,略取河北,捉黎陽關,塞河陽路,劫調布為牟甲,募盜賊為戰士。其甥裴通知而奏之。
  2. ^ 《隋書·卷四十·列傳第五》:自恃元功,甚懷怨望,遂與宇文忻、劉昉等謀作亂。將率僮僕,於享廟之際,因車駕出,圖以發機。復欲於蒲州起事,略取河北,捉黎陽關,塞河陽路,劫調布以為牟甲,募盜賊以為戰士。其甥裴通豫知其謀而奏之。
  3. ^ 《北史·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閒居無事,恃功懷怨,與宇文忻、劉昉等謀反。將率僮僕候上享廟之際以發機。復欲於蒲州起事,略取河北,捉黎陽關,塞河陽路,劫調布為牟甲,募盜賊為戰士。其甥裴通知而奏之。
  4.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忻欲使士彥於蒲州起兵,己為內應,士彥之甥裴通預其謀而告之。
  5. ^ 5.0 5.1 王其禕 周曉薇, 《长安地区新出隋代墓志铭十种集释》, 《碑林集刊》 (00期), 2013年, (00期): 43–51 [201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