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訥謨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民國之精華》中的訥謨圖照片

訥謨圖(1877年?—?)[1]作霖蒙古族,原籍外蒙古,後入京旗,中華民國政治人物。[2]

生平[編輯]

訥謨圖曾在同文館學習俄文,兼學醫學、算術。爾後,游學俄國法國清朝末期,曾在外務部辦理電報。歷保花翎三品銜員外郎、候選知府、補充京師審判廳推事、署理知縣、辦理歸綏蒙墾事宜。[2]

中華民國成立後,訥謨圖當選為內蒙古烏蘭察布盟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1914年國會解散。民國五年(1916年)八月,國會重開,訥謨圖繼續擔任參議院議員。[2]民國六年(1917年),國會議員紛紛赴廣州參加廣州國會非常會議。民國八年(1919年),在廣州召開憲法會議,訥謨圖參與連署二讀會通過的憲法草案條文。[3]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國會議員王覲彤李安明恩克阿穆爾、納謨圖、王乃昌等人在「佳日」通電全中國,請全中國一致響應北京學生以救中國而誅賣國賊。[4]

1922年8月15日,熙鈺、訥謨圖等蒙古國會議員成立了蒙古議員俱樂部,為國會再複活時期擁護曹錕賄選大總統的第一個政圑。該組織的核心人物為熙鈺、訥謨圖等人,其事務所設在北京福佑寺,黨綱宣言由李景龢易宗夔代擬。該組織因內部意見不統一,後來無形解散,所以在國會內不受重視。[5][6][7]

著作[編輯]

  • 《徵求關於籌劃八旗生計啟事》

參考文獻[編輯]

  1. ^ 《民國之精華》作三十九歲,案1916年39歲,則生於約1877年。
  2. ^ 2.0 2.1 2.2 佐藤三郎. 民國之精華·中華民國議員列傳. 北京寫真通信社. 1916年: 第444頁. 
  3. ^ 二、文献选辑,陕西省地情网,于2013-04-29查阅. [201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2). 
  4. ^ 五四愛國運動(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
  5. ^ 謝彬, 戴季陶,民國政黨史,中華書局,2007年,第96頁
  6. ^ 張玉法,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第142頁
  7. ^ 方惠芳,曹錕賄選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3年,第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