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趕苗拓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趕苗拓業,即在武陵山和雲貴高原東部,剿殺、驅趕苗族等原住民,由屯住的官兵、土司、移民開拓家業。東人達認為趕苗拓業「不見於封建正史之中,卻大量存在於武陵山及周邊民族地區的方志、碑刻、族譜與民間口傳史料里」,認為趕苗拓業「首倡於開國皇帝朱元璋,貫穿於整個明王朝統治時期,並延續到清朝」。[1]龔義龍、王希輝《武陵山區歷史移民與民族關係研究》在列舉了一些關於趕苗拓業的記載後說:「『趕苗拓業』是否真有其事,仍需要考證。」又認為趕苗拓業之後,漢人大量遷入,武陵山區的的人口來源,乃是土著居民疊加後至居民。[2]

參考[編輯]

  1. ^ 東人達. 明清“赶苗拓业”事件探究. 貴州民族研究. 2006, (6): 128-133. 
  2. ^ 龔義龍、王希輝. 武陵山区历史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18: 108. ISBN 978-7-105-15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