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性無意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適應性無意識最初由社會心理學丹尼爾·韋格納 ( Daniel Wegner)在 2002 [1]年提出 ,這種心理過程能夠影響判斷和決策,但超出意識思維範圍。它具有適應性,因為有助於保持機體活躍。 從結構上講,適應性無意識遙不可及,因為它深藏於大腦的未知部分。這種思維類型比意識更早進化,使思維能夠轉換信息並以增強機體生存的方式進行思考。它對世界進行快速評估,能夠解釋信息並決定如何在意識之外快速採取行動。適應性無意識在日常活動中很活躍,例如學習新材料、檢測模式和過濾信息。它還具有無意識、無意圖、不可控性、高效且無需認知工具等特點。因為適應性無意識包含記憶形成、身體平衡、語言、學習等過程,與一些包括判斷、決策、印象形成、評價和目標追求的情感和個性過程。認知工具的缺失並不會影響適應性無意識相比意識思維的有效性。儘管適應性無意識很有用,但它的一系列過程並不總是會讓機體做出正確的決定。由於適應性無意識受情緒反應、預估和經驗等因素影響,傾向於使用刻板印象和圖解進行決策,從而導致結果不準確。因為適應性無意識缺乏認知工具,它確實有助於決策消除例如偏見的認知偏差。

概述[編輯]

適應性無意識的定義為在諸多方面不同於意識加工。它具有更快、更輕鬆、更專注於當下,和靈活性較差的特點。[2]因為它有助於我們生存,所以其具有適應性。 [3]它在無意識情況下加工信息,然後將我們所需信息輸入到意識大腦中。

其他心理理論認為無意識僅限於「低級」活動,比如執行有意識決定的目標。與之相反的是,適應性無意識現在認為也參與「高級」認知活動,比如設定目標。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爾·榮格關於無意識心理的觀點影響了適應性無意識理論。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心理儲存了大量壓抑的心理內容。然而,適應性無意識反映了這樣一種觀點,即許多在無意識下作出的事實際對機體有益,這更接近榮格的思想。例如,適應性無意識的許多過程通過進化得到簡化,可以快速評估和響應機體環境模式。 [4]

直覺[編輯]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Malcolm Gladwell) 將直覺描述為非常快速的思考,而不是情緒反應。 [5]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發現一輛卡車即將撞向他,他沒時間考慮所有選擇,為了活命,他必須依靠直覺,這種方式能夠用很少的信息做出非常快速的判斷。 [6]格拉德威爾還引用了洛杉磯J·保羅·蓋蒂博物館(J. Paul Getty)收藏的藏品庫羅斯。一組科學家證實了它的真實性,但托馬斯·霍文(Thomas Hoving)和一些歷史學家立刻明白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對這件藏品感到「直覺的排斥」,最終證明是假的。 [7]

直覺來自於適應性無意識。適應性無意識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界限,和經驗、記憶和夢想相關。 在適應性無意識中工作涉及瀏覽一系列感官印象並對情況進行比較,利用過去的經驗來消除感官界限,從而產生直覺。 還有一項研究將直覺視為大腦存儲、處理和使用潛意識信息的結果。[8]當推斷和理性無法快速給出答案時,直覺就變得有用。[8]

內省錯覺[編輯]

內省是否存在的爭論始於 19 世紀末,當時實驗涉及將人們置於不同刺激環境中,之後讓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此後,此類實驗持續進行,總是讓人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而,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他們這樣做時是否正是無意識的,或者這些想法和感受是否只是來自有意識思維。 [3]這讓該領域的研究變得更加困難,引發了關於內省的爭論。

最近,研究表明我們的許多偏好、態度和想法都來自適應性無意識。然而,主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無意識」。[9]人們錯誤地認為他們能夠直接了解自己精神狀態的起源。主體可能會對其行為(例如他們的偏好、態度和想法)做出解釋,但這種「洞察力」往往不準確。心理學家所說的內省錯覺就是主體對自己行為的錯誤解釋。

在一些實驗中,主體將捏造、扭曲或誤解的記憶作為解釋,但這些並非謊言——而是一種虛構現象。這表明內省是一種間接的、不可靠的推理過程。 [10]有人認為,這種「內省錯覺」是自我與他人之間許多感知差異的基礎,因為在形成對自己而非他人的態度時,人們相信這些不可靠的內省。 [11] [12] [13]

然而,內省局限性理論一直備受爭議,而且個人從內省中獲得了多少信息很難明確測出。 [14]理解內省方法的困難導致心理理論缺少發展,並且行為主義理論更為缺乏。有效方法(即並非由患者自述)的困難意味著,直到認知革命,這一領域的研究一直停滯不前。因此,了解無意識心理的需求增加了。心理學家開始關注意識心理的局限性,並開始針對無意識心理進行更多刺激和學習範式的實驗。 [3]這有助於某些人理解內省的局限性 和缺點。

隱式-顯式關係[編輯]

內省理論備受爭議。這是由於研究表明我們的內省報告和影響我們刺激的因素之間存在不同。這個問題導致出現一種利用適應性無意識來研究內省的新方法。這是通過隱式-顯式關係,特別是兩者之間的差異。顯式過程涉及認知資源並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完成。另一方面,隱式流程至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意圖缺乏、管理缺乏、對答覆來自何處的認識降低以及最終的高處理效率。這表明了兩個流程之間發生的差異以及圍繞差異的爭論,因為它們不能歸結為某一特定事物。 [15]隱性因素和顯性因素之間的差異被認為可以用作內省存在的證據。 [16]如果隱式過程變得比顯式過程弱,那麼可能會導致兩者之間存在更大的差異。這會對未來的信息處理和人的全面發展產生影響。然而,如果在正確條件下發生這種情況,它可以允許隱式處理輸出結果進入意識思維。這會讓適應性無意識有一點自我洞察,讓我們能夠更多地理解它。 [17]

這種基於隱性-顯性關係的內省存在獨立性的論證實際上可能比最初想像的更需要條件。該觀點與進入我們的無意識取決於過程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的競爭這一觀點相一致。這些內容提供了我們的刺激與社會某些方面的關聯。例如,如果您在跑步中找到樂趣,那麼在跑步時,您的認知過程(無論是隱式還是顯式)都無意識地會告訴您:您感到快樂,而您卻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正在發生。然後這可以轉化為有意識心理。 [17]

適應性無意識與有意識思維的對比[編輯]

許多人過去認為我們的大部分行為、想法、感受都來自有意識的大腦。然而,隨著理解增長,我們能夠明顯發現,適應性潛意識的工作比我們最初想像的要多得多。我們曾經認為目標創造和自我反思是有意識發生的,但現在我們意識到都在我們的無意識中進行的。我們的無意識和有意識的心理確實協同工作,才能讓大腦繼續有效地運作。我們需要更多了解我們的大腦在適應性無意識和意識心理之間使用的雙重系統。首先分析無意識心理中信息、態度和感受,然後提出我們有意識的版本。 [3]爭論不再是適應性無意識是否存在,而是在我們的日常決策中適應性無意識或有意識的頭腦哪個更重要。有些人會說,無意識似乎比我們最初想像的要重要得多,特別是與我們有意識的大腦相比。我們過去認為我們的適應性無意識的低級處理實際上可能是我們意識心理的工作。 [18]我們的適應性無意識實際上可能是大腦中做出重要決定並掌握重要信息的工作室。它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完成了這一切。

相關詞彙[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Wegner, Daniel W. The Illusion of Conscious Will. MIT Press. 2002. 
  2. ^ Wilson, Timothy D. Strangers to ourselves : discovering the adaptive unconscious.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2. ISBN 978-0674013827. OCLC 433555287. 
  3. ^ 3.0 3.1 3.2 3.3 Wilson, Timothy. Knowing when to ask:Introspection and the Adaptive Unconsciou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3, 10: 131–140. 
  4. ^ Wilson, Timothy D. Anthony Jack, Andreas Roepstorff , 編. Knowing When to Ask: Introspection and the Adaptive Unconscious. Imprint Academic. 2003: 131–140. ISBN 978-0-907845-56-0. 
  5. ^ Piirto, Jane. Creativity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2011: 100. ISBN 9789460914621. 
  6. ^ Gladwell, Malcolm. 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Little, Brown. 2007-04-03. ISBN 9780316005043 (英語). 
  7. ^ Huffington, Arianna. Thrive: The Third Metric to Redefining Success and Creating a Life of Well-Being, Wisdom, and Wonder. New York: Harmony Books. 2015: 133. ISBN 9780804140867. 
  8. ^ 8.0 8.1 Samier, Henri. Intuition, Creativity, Innovation.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8: 9. ISBN 9781786302915. 
  9. ^ Wilson, Timothy D.; Yoav Bar-Anan. The Unseen Mind. Science. August 22, 2008, 321 (5892): 1046–1047. PMID 18719269. doi:10.1126/science.1163029. 
  10. ^ Nisbett, Richard E.; Timothy D. Wilson. 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 Verbal reports on mental processes (PDF).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84 (3): 231–259. doi:10.1037/0033-295x.84.3.231. hdl:2027.42/92167可免費查閱. , reprinted in David Lewis Hamilton (編). Social cognition: key readings. Psychology Press. 2005. ISBN 978-0-86377-591-8. 
  11. ^ Pronin, Emily; Matthew B. Kugler. Valuing thoughts, ignoring behavior: The introspection illusion as a source of the bias blind spo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July 2007, 43 (4): 565–578. ISSN 0022-1031. doi:10.1016/j.jesp.2006.05.011. 
  12. ^ Pronin, Emily.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f bias in human judgmen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January 2007, 11 (1): 37–43. ISSN 1364-6613. PMID 17129749. doi:10.1016/j.tics.2006.11.001. 
  13. ^ Pronin, Emily; Jonah Berger; Sarah Molouki. Alone in a Crowd of Sheep: Asymmetric Perceptions of Conformity and Their Roots in an Introspection Illu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2 (4): 585–595 [2024-01-22]. ISSN 0022-3514. PMID 17469946. doi:10.1037/0022-3514.92.4.5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14. ^ White, Peter A. Knowing more about what we can tell: 'Introspective access' and causal report accuracy 10 years later.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8, 79 (1): 13–45. doi:10.1111/j.2044-8295.1988.tb02271.x. 
  15. ^ Nosek, Brain.A. Implicit-Explicit Relation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16 (2): 65–69. doi:10.1111/j.1467-8721.2007.00477.x. 
  16. ^ Greenwald, Anthony.G; Banaji, Mahzarin.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DF).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102 (1): 4–27 [2024-01-22]. PMID 7878162. doi:10.1037/0033-295X.102.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3-20). 
  17. ^ 17.0 17.1 Hofmann, Wilhelm. Consciousness,Introspection and the Adaptive Unconscious. Handbook of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Measure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0: 197–215. 
  18. ^ Bargh, John. The Unbearable Automaticity of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4 (7): 462–479. doi:10.1037/0003-066X.54.7.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