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芝諾效應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量子芝諾效應(也稱為圖靈悖論),是一種量子效應:如果我們持續觀察一個不穩定的粒子,它將不會衰變。我們可以通過足夠高頻率的觀測來使其「凍結」在它的已知初態。

量子芝諾效應的名字起源於古典的芝諾悖論。芝諾悖論提出:一個飛行中的箭矢在任意一個時刻都是靜止在空中的,所以它不可能處於運動狀態。類比於古典芝諾悖論的該量子效應在1977年由George Sudarshan英語George SudarshanBaidyanath Misra英語Baidyanath Misra在一篇文章中提出。[1]

描述[編輯]

不穩定的量子系統在短時間內的表現有可能會不同於指數衰減。[2][3] 這種現象就會使得在非指數衰減期間的高頻率觀測將可以抑制系統的衰減,也就是量子芝諾效應。另外,也有研究指出,過高頻率的觀測也可以導致系統衰減的加速。[4]

量子力學中,所謂的「觀測」將產生古典力學物理量。高頻率的觀測會減緩系統的躍遷。這種躍遷可以是指粒子從一個半空間到另一個(例如原子反射鏡或者原子德布羅意顯微鏡英語Atomic nanoscope[5]),也可以是波導光子從一種橫向模態英語Transverse mode到另外一種,或者是原子中系統從一個量子態轉化到另外一個。

這種躍遷也可以是量子電腦中,系統從一個沒有量子位元去相干損失的子空間,變成有一個量子位元損失的過程。[6][7] 這種情況下,通過判斷去相干過程是否發生就可以進行對量子位元的糾錯。

這些過程都可以被認為是量子芝諾效應的應用。一般來講,這種效應通常只發生在量子態可分辨的的量子系統中,也就是說一般不能在古典或宏觀過程中發生。

不同的實現方法和一般的定義[編輯]

對量子系統進行週期性的觀測[編輯]

我們考慮一個二能階量子系統處於一個量子態A,該量子態是某個測量算符的本徵態。隨著時間的演化,該系統將以一個確定的機率衰退到量子態B。 如果我們對該系統進行週期性的觀測,每次觀測間隔一個有限的間隔。那麼每次觀測將使得波函數塌縮到測量算符的一個本徵態。 在相鄰兩次的觀測中間,系統將從本徵態演化為兩個本徵態的疊加。當我們再次觀測疊加態時,它將塌縮到其中一個本徵態。 但是,如果系統演化的時間足夠短,那麼疊加態波函數塌縮變成另一個本徵態的機率將正比於。 因此,如果相鄰兩次觀測的時間間隔趨近於0,則系統躍遷到量子態B的機率也將為0。

根據量子去相干理論,波函數的塌縮並不是一個瞬時的過程。一次觀測過程等同於將量子系統與周圍的環境進行短時間的強烈耦合過程,持續的耦合過程等同於觀測。 波函數塌縮所需要的時間依賴於量子系統與環境耦合去相干所需要的時間。耦合越強,去相干時間越短,那麼波函數塌縮的就越快。 在去相干的繪景中,一個完美的量子芝諾效應實現方法是,讓量子系統持續的與無限雜亂的環境進行無限大強度的耦合。

實驗和討論[編輯]

實驗上,通過使量子系統與環境的耦合,以抑制量子系統的演化,在多種微觀系統中已經被觀測到。

1989年,戴維·瓦恩蘭和他在NIST的研究小組觀測到了二能階系統中的量子芝諾效應。[8] 約5000個9Be+離子被儲存於圓柱形的Penning trap中,並且使用雷射冷卻致250 mK以下。 實驗使用了共振射頻(RF)來驅動這個系統,在沒有其他雷射的影響下,它可以將全部粒子激發到激發態。 當啟動了射頻之後,實驗進行了對激發態自發輻射光子的監視,以判斷有多少離子處於激發態。 在射頻過程中,離子阱被週期性施加的紫外脈衝「觀測」。 實驗結果與理論模型符合很好,施加的紫外脈衝抑制了量子系統向激發態的演化。 另一篇近期的期刊也描述了該方面的後續結果。[9]

量子芝諾效應也被應用於SERF英語SERF,和鳥類的磁致導航系統(Magnetoreception英語Magnetoreception)。[10]

現在,根據海森堡不確定原理,人們並不確定超高頻率和超短時間的觀測的極限到底是多少。有研究顯示,有限頻率的觀測可以獲得任意強度的芝諾效應。[11] 2006年,Streed 與合作者在MIT觀測到芝諾效應也依賴於測量脈衝的具體性質。[12]

這些「芝諾效應」的實驗解釋有助於理解這一類現象發生的原因,但是這些理論解釋並沒有帶來薛丁格方程式所不能描述的新的量子物理特性。[13][14]

有時,超高頻率的「芝諾效應」實驗觀測,並沒有得到理想的實驗結果。[5]

有研究指出,量子芝諾效應仍然存在於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中(相對於前面提到的波函數塌縮解釋)。[15]

參考文獻[編輯]

  1. ^ Sudarshan, E. C. G.; Misra, B. The Zeno's paradox in quantum theory.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1977, 18 (4): 756–763. Bibcode:1977JMP....18..756M. doi:10.1063/1.523304. 
  2. ^ Khalfin, L.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cay theory of a quasi-stationary state. Soviet Physics JETP. 1958, 6: 1053. Bibcode:1958JETP....6.1053K. OSTI 4318804. 
  3. ^ Raizen, M. G.; Wilkinson, S. R.; Bharucha, C. F.; Fischer, M. C.; Madison, K. W.; Morrow, P. R.; Niu, Q.; Sundaram, B.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non-exponential decay in quantum tunnelling (PDF). Nature. 1997, 387 (6633): 575. Bibcode:1997Natur.387..575W. doi:10.1038/424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3-31). 
  4. ^ Fischer, M.; Gutiérrez-Medina, B.; Raizen, M.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Zeno and Anti-Zeno Effects in an Unstable System.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1, 87 (4): 040402. Bibcode:2001PhRvL..87d0402F. arXiv:quant-ph/0104035可免費查閱. doi:10.1103/PhysRevLett.87.040402. 
  5. ^ 5.0 5.1 Kouznetsov, D.; Oberst, H.; Neumann, A.; Kuznetsova, Y.; Shimizu, K.; Bisson, J.-F.; Ueda, K.; Brueck, S. R. J. Ridged atomic mirrors and atomic nanoscope. Journal of Physics B. 2006, 39 (7): 1605–1623. Bibcode:2006JPhB...39.1605K. doi:10.1088/0953-4075/39/7/005. 
  6. ^ Stolze, J.; Suter, D. Quantum computing: a short course from theory to experiment 2nd. Wiley-VCH. 2008: 99. ISBN 3-527-40787-1. [失效連結]
  7. ^ Quantum computer solves problem, without running. Phys.Org. 22 February 2006 [2013-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4). 
  8. ^ Itano, W.; Heinzen, D.; Bollinger, J.; Wineland, D. Quantum Zeno effect (PDF). Physical Review A. 1990, 41 (5): 2295–2300. Bibcode:1990PhRvA..41.2295I. doi:10.1103/PhysRevA.41.229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4-07-20). 
  9. ^ Leibfried, D.; Blatt, R.; Monroe, C.; Wineland, D. Quantum dynamics of single trapped ion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3, 75: 281. Bibcode:2003RvMP...75..281L. doi:10.1103/RevModPhys.75.281. 
  10. ^ Kominis, I. K. Quantum Zeno Effect Underpinning the Radical-Ion-Pair Mechanism of Avian Magnetoreception. 2008. arXiv:0804.2646可免費查閱 [q-bio.BM]. 
  11. ^ Layden, D.; Martin-Martinez, E.; Kempf, A. Perfect Zeno-like effect through imperfect measurements at a finite frequency. Physical Review A. 2015, 91 (2): 022106 [2017-02-04]. Bibcode:2015PhRvA..91b2106L. arXiv:1410.3826可免費查閱. doi:10.1103/PhysRevA.91.022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12. ^ Streed, E.; Mun, J.; Boyd, M.; Campbell, G.; Medley, P.; Ketterle, W.; Pritchard, D. Continuous and Pulsed Quantum Zeno Effec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6, 97 (26): 260402. Bibcode:2006PhRvL..97z0402S. arXiv:cond-mat/0606430可免費查閱. doi:10.1103/PhysRevLett.97.260402. 
  13. ^ Petrosky, T.; Tasaki, S.; Prigogine, I. Quantum zeno effect. Physics Letters A. 1990, 151 (3–4): 109. Bibcode:1990PhLA..151..109P. doi:10.1016/0375-9601(90)90173-L. 
  14. ^ Petrosky, T.; Tasaki, S.; Prigogine, I. Quantum Zeno effect. Physica A. 1991, 170 (2): 306. Bibcode:1991PhyA..170..306P. doi:10.1016/0378-4371(91)90048-H. 
  15. ^ Home, D.; Whitaker, M. A. B. The many-worlds and relative states interpret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the quantum Zeno paradox. Journal of Physics A. 1987, 20 (11): 3339–3345. Bibcode:1987JPhA...20.3339H. doi:10.1088/0305-4470/20/1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