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牌 (先秦貨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見金一朱」銅錢牌
金版(左)和銅錢牌(右)

銅錢牌,中國戰國晚期楚國鑄行的一種青銅貨幣。銅錢牌整體呈長方版形,通體鑄有捲雲紋,以雲雷紋襯底。銅錢牌正背兩面英語Obverse and reverse的四周都有郭,正面中央有兩個同心的圓形突棱,突棱間有右旋讀的「見金一朱」、「見金二朱」或「見金四朱」的四字篆體錢文。銅錢牌是楚國用來與金版互為兌換的地方性貨幣。

歷史[編輯]

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之一,社會經濟較為發達。貨幣體系與中原各諸侯國有明顯的不同,大致有蟻鼻錢布幣金版、銅錢牌等。其中銅錢牌呈長方形版狀,兩面均有精美的蟠虺流雲紋飾,製作規範,正面中央有大小兩個同心圓凸棱,構成圜錢形狀,凸棱之間鑄有銘文,錢文為篆文,右旋讀。[1][2][3]

在後世錢譜中,清代金石學家、古泉學家劉燕庭曾於道光年間陝西發現幾枚,劉燕庭將其錢文釋讀為「良金一朱」、「良金四朱」。由於出土地不詳,性質無法確定,舊譜多將其列入奇品或無考品。隨著銅錢牌的不斷出土,特別是湖北蘄春「見金二朱」的出現,有學者認為三種銅錢牌存在「子母相權」關係。錢文的前兩個字,舊時有釋讀為「良金」[a]、「白金」、「艮金」的,但後來黃錫全等學者據楚簡文字[b]將之釋為「見金」,其中「見」為通假字,通「視」,錢文的含義為「銅錢牌分別可比照或視同黃金一銖、二銖和四銖。如此,則文義可貫通。」[5]湖北東南部的大冶、陽新、蘄春等地曾陸續出土了少許的「見金」系列銅錢牌,同時還出土了作為斷代器物的戰國青銅器和蟻鼻錢,從而證明了銅錢牌是戰國時期楚國之物。[1][2]

「見金一朱」銅錢牌一般長92毫米,寬31mm-32mm,厚1.5mm-2mm,重34g-39.9g,1983年以來在湖北陽新、蘄縣等地有出土。「見金二朱」銅錢牌一般長為92毫米到105毫米,重59克左右,可兌換黃金二銖;「見金四朱」銅錢牌一般通長為130毫米左右,重120克左右,可兌換黃金四銖。[1][2][6]

注釋[編輯]

  1. ^ 《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中選用了「良金」的釋讀,並解釋為「上等黃金」[2]
  2. ^ 如郭店楚簡《老子》中的「見」字[4]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中國嘉德2013秋季郵品錢幣拍賣會>戰國·楚 「視金一銖」銅錢牌[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2.3 朱活主編.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 21–22. ISBN 9787101012415. 
  3. ^ 细品大冶“良金四朱”. 東楚網-黃石日報. 2013-07-13 [2018-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0). 
  4. ^ 铜钱牌(视金四朱). 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8-02-10]. [永久失效連結]
  5. ^ 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
  6. ^ 張壽來;「良金」銅錢牌初探[J];中國錢幣;1990年03期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