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魯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陶魯笳
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員會書記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7年2月
江蘇溧陽
逝世2011年5月21日(94歲)
籍貫江蘇溧陽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陶魯笳(1917年2月—2011年5月21日),中國江蘇溧陽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民國時期[編輯]

陶魯笳早年讀於江蘇溧陽私立同濟中學、常州中學上海復旦實驗中學,後回鄉教授小學。1936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5月至1937年7月任共青團河北石門市委書記。1937年2月起,任中共石門市委宣傳部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晉冀豫區委委員、組織部幹事、組織科科長。1940年起任昔陽、平定、和順三縣縣委書記。1941年10月,任中共晉冀豫區第二地委副書記,中共太行區第二地委組織部部長、地委副書記兼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43年10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太行區委委員。1945年3月起,相繼任中共太行區第五、第六、第三、第五地委書記兼太行軍區第五、第六、第三、第五軍分區政治委員。1947年6月,起任中共太行區委組織部部長、副書記。1949年5月,任中共太行區委書記兼太行軍區政治委員[1]

共和國時期[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部長。1951年2月至1952年7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二副書記,1952年7月至1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1952年12月至1953年6月,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1953年7月至1965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其間:1953年7月起兼任山西軍區政治委員;1955年2月至1965年12月任山西省政協主席。1958年,在中共八屆二次會議任中央候補委員。1960年,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四年後,首先向毛澤東匯報了大寨陳永貴的事跡,掀起了「農業學大寨」風潮。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3年7月至1975年2月,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75年3月至1977年4月,任國防科委政治委員、國防科委黨委第二書記。1985年2月後曾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顧問[2]。1988年4月,當選為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並當選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1981年,到國家體改委工作,1985年2月,任國家體改委顧問[3]。2011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4]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國人物年鑑》編委會編;李維民主編. 中国人物年鉴 2012. 中國人物年鑑社. 2013: 419. 
  2. ^ 廖蓋隆主編.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总论、人物.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05: 494. ISBN 7-5035-0423-4. 
  3. ^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 1921-2003.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4.11: 694. ISBN 7-80136-946-7. 
  4. ^ 陳元等主編. 中国统一战线辞典.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2.01: 297. ISBN 7-80023-302-2. 
中國共產黨黨徽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高克林
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員會第一書記
1956年8月-1965年8月
繼任:
衛恆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高克林
中國人民解放軍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
1953年8月-1965年10月
繼任:
衛恆
前任:
聶榮臻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73年7月-1975年3月
繼任:
張愛萍
前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政治委員
1977年4月-1980年10月
繼任:
李耀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
新頭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主席
1955年2月-1965年12月
繼任:
衛恆